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理寺卿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理寺卿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离开长安城地界,禄东赞一行人朝着陇右方向而去,到了一个驿馆便下马住店休息。

深夜时分,禄东赞一行人酒足饭饱正歇下休息,就听到有人走入驿馆的嘈杂声,以为是远道而来要去长安的商队。

禄东赞一开始也没在意,直到自己的房门被人打开,一阵冷风倒灌进来。

刚刚睁开眼的禄东赞就看到一个麻布袋子迎面而来,紧接着就是棍棒不断打在身上。

驿馆内一片叫骂与喊叫声,乱成了一团。

驿馆的人第一时间叫来官府。

听到是吐蕃使者禄东赞被人打了,而且还是吐蕃的大相,行凶之人都已经逃了。

此刻看着遍体鳞伤的一群吐蕃人,赶来的县丞眼前一黑,叫来县衙的文吏,“此事我们管不了,马上把消息送到长安。”

禄东赞浑身是伤,连下地走路都困难,县丞找来了大夫前来医治。

再看房间内被翻得一团乱,很多财物都不见了,县丞做了结论,“此事多半是劫财的劫匪所为。”

禄东赞咬牙切齿,“如果只是劫财,为何要拿走卷宗,那是要交给赞普的!”

县丞又道:“或许是他们顺手拿的。”

“此事一定有人事先预谋。”

“使者何出此言。”

禄东赞眼神阴翳,“如若劫匪,为何只劫了我的房间,其余人的房间没有劫掠?”

县丞闻言又道:“已经把此事写下送信去长安城,说不定明日就有朝中官员前来查问,还请使者等候一日。”

天色已经亮了,禄东赞心中有了担忧,就怕是不能活着出关,低声道:“此事交给大唐查问,我们就不久留了。”

忍着伤痛,禄东赞让他的仆从扶着离开驿馆,便继续赶路离开。

吐蕃使者禄东赞就这么离开了,而使者遇袭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长安城。

事关使者体面,李世民也下旨让大理寺查办。

大理寺戴胄经过几番查问也知道了禄东赞临行前去过骊山,见过张阳。

戴胄带着大理寺的官兵走到礼部前。

此刻张阳坐在礼部内和李泰两人吃着茶叶蛋。

整个礼部只有三人,其余人都不在这里。

李百药正在写着文书,而张阳与李泰吃着茶叶蛋有说有笑。

戴胄拄着拐杖,板着脸走入其中,“见过魏王殿下,见过张尚书。”

张阳先是抬眼看了眼前的老人家,起身行礼道:“敢问当面是……”

李泰连忙行礼,“见过大理寺卿。”

戴胄抚须道:“不知道禄东赞遇袭的事情,张尚书可否听说了。”

仔细剥着鸡蛋壳,张阳不解道:“没听说呀,遇袭了?他不是昨天才离开长安城吗?”

“正是如此,得知离开之后与张尚书见过一面,特来相问。”

大理寺的动作很快,李泰心虚地低着头,额头流下些许汗水。

张阳笑着讲道:“不知道吐蕃使者眼下如何?可有性命之忧?”

戴胄沉声道:“倒是没有性命之忧,眼下赶往吐蕃了,当地的县衙经过查问说是劫匪所为,可事有蹊跷,不排除所有人蓄意为之,张尚书主持礼部更经常与外臣使者来往,是否知道禄东赞与长安城什么人有过节?”

张阳思量着,“没有印象,我们平时都不关注外臣平时做些什么,总不能一直找人盯着他们。”

戴胄看张阳神态自若便带着人又离开了。

等人离开之后,李泰坐在了地上,“这个戴胄还真是不简单,这么快就来礼部查问了。”

张阳思量着,“既然是劫匪所为,怎么会怀疑有人蓄意为之?”

李泰咬着指甲琢磨,“估计是手底下人没有做好事情。”

“以后这种敲闷棍,揍人的事情可以交给处默,他的人更加专业。”

“失策了。”李泰使劲挠着头。

“事主禄东赞已经离开,本就不好追究,揍了就揍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听完一番话,李泰镇定了许多,“姐夫,你是礼部尚书,事涉外臣你也可以插手的吧。”

张阳点头,“你放心,我会让处默尽可能帮你收尾,把一些蛛丝马迹都擦去,以后做事不要冒冒失失,要谋定而后再行动,这个戴胄是什么来头。”

问到这话,李泰诧异道:“姐夫任职礼部尚书也有些日子,还不认识戴胄?”

“我平时和其他官吏没有来往,也没有接触。”

李泰盘腿坐好,低声讲着,“听说这个戴胄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可是生于乱世,父皇以前讲过如果戴胄再晚出生几年,眼下一定也是治世良才,只是可惜如今也是一大把年纪了。”

“当年这个戴胄在王世充手下办事,后来做了父皇的参军,父皇登基之后便让他担任了大理寺卿,历任户部,吏部,封为郡公。”

张阳笑着,“难怪觉得他的名字有些耳熟。”

三日后……

因为禄东赞的案子,戴胄也被李世民召见。

对这个朝中老臣,李世民亲自给他搬了一把椅子,让他老人家坐下。

“陛下,老臣还是先行礼禀报。”

“不用,戴公坐着禀报即可。”

戴胄的手还撑着拐杖,“禄东赞遇袭一案经过大理寺查问,遇袭地界没有劫匪出没,而遇袭的驿馆距离长安城也就一天的脚程,老臣以为是有人等着禄东赞离开,一路跟着,等离开长安城之后就动手。”

“老臣还以为行凶之人一定是长安城权贵或者朝中官吏,若是寻常人在长安城或许就动手了,对方等人离开之后一定是在顾虑,或者是顾虑动机,又或者顾虑自己的身份,按照禄东赞离开前的行址,老臣也查问了几家权贵,除了张尚书,没有人与禄东赞有过节。”

“张尚书口口声声说不知道,但老臣在外几经查问得知禄东赞和张尚书一直都有矛盾,等老臣还要继续追查,就发现有人提前抹去了蛛丝马迹,就连遇袭驿馆的伙计都离开了。”

李世民拍案道:“好大的胆子!”

见皇帝生气,戴胄就要站起身行礼。

看他又要站起来,身体还有些哆嗦,李世民连忙搀扶,“朕都说过了戴公不用行礼。”

戴胄又是点头,“老臣怀疑张尚书。”

李世民闻言点头,“朕以为这件事不会是张阳所为,此子虽然年少轻狂,但行事十分谨慎,若是他动手不会留有这么多痕迹让大理寺去查。”

注意到戴胄的神情,李世民又道:“戴公不要误会,朕不会想要包庇他,想到了当初的事情……”

将张阳买下高昌的事情和戴胄说了一遍。

戴胄抚须道:“用一文钱买下了高昌,既能避开律法,又能名正言顺地拿住高昌,还能再与陛下做交换……”

再是一番思量,戴胄点头道:“老臣想错了,看来此事不会是张尚书所谓,若是张尚书所谓,想来禄东赞多半会死无全尸。”

听到这话,李世民一阵诧异,好像这种结果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戴胄接着讲,“眼下看到禄东赞遇袭这件事多少有点孩子气的意思,老臣无能,没有找到真凶让陛下失望了。”

李世民点头道:“无妨,您老年事已高,不如回家休养,朕安排其他人查问。”

在戴胄见过李世民之后便他辞去了大理寺卿一职。

以为这件事过去了,只是刚刚过去了一个月,六月中旬,消息送入了朝中,戴胄过世了。

李世民批阅着奏章,听到这个消息半晌说不出话。

李君羡解释道:“已经让太医署的人去看过,走得很安详。”

扶着额头,李世民皱眉沉声道,“传旨,追赠尚书右仆射。”

“喏。”

“慢着。”李世民再次叫住他,“追封道国公,谥号为忠!”

能给谥号朝中重臣不多。

李世民因此罢朝三日,朝中也有不少人为戴胄送行。

张阳领着李泰来到戴胄家门前,“不知魏王什么作何感想,听说他临终前还在查着你的案子。”

好好的一个人上个月刚刚见过,还是活生生的,现在一看只有一个灵位。

李泰抹了抹眼泪,一句话不说朝着朱雀门方向狂奔而去。

看来这个小舅子还算是有救。

张阳站在戴胄府邸前,从这里正好可以看到灵位,朝着灵位躬身深深一礼。

“张尚书为何不进去?”

听到问询声,张阳抬眼看到是唐俭,又直起身,“没脸见他老人家。”

留下话语便匆匆离去。

唐俭欲言又止,看着张阳的背影又觉得莫名其妙。

李泰一路飞奔冲入朱雀门,又冲过承天门,一路跑进甘露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父皇,儿臣来认错。”

李世民稍稍看了自己这个儿子一眼,“哭过了?”

李泰又抹了抹眼泪,“禄东赞是儿臣让人揍的。”

“朕早就知道了。”

“父皇……”

“你以为这些事情瞒得住朕?”

李泰又是低下头不言语。

李世民继续批阅奏章,“你放心,朕上月让人将这件事告知了戴公,他临终的半个月前就知道了。”

“那为何不拿下儿臣?”

李世民搁下手中的笔,“你现在不是自己来领罪了吗?”

李泰跪着不言语,莫名感觉到脊背一阵发寒,这就是父皇的打算吗?

父皇一开始就在等着,故意不让戴胄捉拿,若是自己不来,会是什么后果……

“是张阳领着儿臣去了戴公府邸前,也知道了他的死讯。”

李世民点头,“看来是张阳拉了你一把,这小子也不是一无是处,也算是个好男儿。”

“儿臣自领面壁圈禁半月,为戴公戴孝半月。”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不必了,你把骊山拥有造纸术的经过给朕写下来,现在就写。”

这里是半章,明天再补一章,

写得太晚,困得不行,作者先休息了,明天接着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