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真乃小人也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三百一十五章 真乃小人也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张阳看着他的模样接着讲道:“为何要还?”

那利大声喊道:“天可汗呐!看看这个狂徒!”

王珪的神色越发愤怒,“张阳,你见他这般模样此刻作何感想。”

“没什么太多的感想。”张阳揣着手淡然道。

“你何来的这般底气?”

王珪挥袖质问。

“可能诸位对西域并不了解。”张阳讲述着,“西域是一个野蛮的地方,在那里没有这么多的道德,一切以实力至上,奴隶买卖更多。”

“当他们手中有了武器,首先会想着保全自己,之后再想着怎么除去危及自己的存在,当高昌认为龟兹是一个威胁的时候,攻打龟兹便是一件迟早的事。”

重新看向众人,张阳朗声道:“自汉以来安西四镇便一直我中原的领地,敢问使者那利,当初我与你讲述让你将安西四镇交还大唐,你言辞躲闪,是何意思。”

那利又怒又恨,现在已经是浑身颤抖。

再次面对李世民,张阳的话语依旧,“从来没有我们是否攻打龟兹的说话,大唐只是拿回了安西四镇,也与前隋要拿回辽东四郡之地一样。”

“就没有大唐要还龟兹的说法,也没有所谓的使臣,龟兹盘踞安西四镇已久,并且否认中原领地,这些都是事实。”

“中原拿回安西四镇理所应当,是龟兹王霸占了安西四镇。”张阳躬身道:“臣将以礼部的名义,让西域于阗,疏勒,焉耆三方交还安西四镇所有领土,之前臣不是礼部尚书,自然不能这么做,现在臣会让礼部向西域宣告大唐的主张。”

张阳走到那利身边笑着讲道:“不仅仅是你们龟兹,西域各地皆要交还,龟兹的王室才是真正的反贼,而你是反贼的爪牙,你可承认。”

“你这个魔鬼!我不承认!”

那利大声道。

张阳面对朝中众人,“不知交还西域诸地的事情,诸位感觉如何?”

见众人没有说话,张阳接着讲道:“陛下,臣现在请命,令高昌兵马所部进攻西域各地,阿史那杜尔携突厥兵马直取焉耆,扫平一切不肯臣服大唐的势力。”

长孙无忌站出朝班,“陛下,此举是否为时尚早了。”

李世民闻言点头,“这件事确实要细细商议。”

长孙无忌接着道:“礼部可以拟定国书,向西域宣告交还安西四镇之事,并且兵部踌躇人手安排使者前往西域。”

张阳拱手道:“陛下,臣以为这件事让户部尚书唐俭去正合适,让他跑一趟西域吧。”

话音刚刚落下,年过四十的唐俭急眼道:“张阳,老夫何曾得罪你!”

张阳笑着,“我就随口一说,朝堂上我也没几个认识的人,正好记得您。”

唐俭又急眼有话想说也说不出来。

李世民站起身看了眼使者那利便转身离开了。

群臣也三三两两散去,只留下那利一个人还跪在太极殿。

许敬宗低声问道:“张尚书,此人作何处置?”

张阳思量了片刻,还没说话,就见长孙无忌走来,“押入驿馆好好看管,等龟兹王室押到长安城,一起论处。”

俩人向长孙无忌行礼,“赵国公高见,礼部一定照办。”

长孙无忌沉声道:“王珪是个正直之人,此人恩怨分明,疾恶如仇此番定是受了小人挑拨,在朝堂上的争辩看来是他考虑欠妥,这件事还望你们不要太在意。”

许敬宗堆着笑脸,“赵国公放心,改日下官定当去拜他老人家。”

长孙无忌叹道:“不必了,此人一大把年纪,你要是去了他多半会气死。”

一个老太监小步走来,“张尚书,甘露殿请见,走一趟吧。”

先是向长孙无忌行礼,张阳跟着这个老太监走去。

一路走着,越看越眼熟,张阳问道:“这位公公,我们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见过?”

老太监解释道:“张尚书的上任旨意,还是老奴念的。”

“原来是这样。”张阳一回神,“我家的封地什么时候交付呀,你这都拖了三天了。”

老太监干笑沉默着,加快了脚步。

“我问你话呢?”

“……”

“你怎么不说话了?”

“……”

“你倒是给个日子,我好做准备。”

说话间已经走到了殿前,老太君躬身道:“陛下就在殿内,张尚书请进。”

看着他,张阳欲言又止,一边走向甘露殿嘴上嘀咕着,“这宫里的人都什么德行。”

站在殿外的老太监闻言剧烈咳嗽起来。

走入殿中,张阳面对李世民行礼,“陛下,都已经问清楚了,这件事永宁郡公王珪受了小人挑拨,我们长安城民风淳朴,会有老臣受小人挑拨也是难免的。”

李世民嘴里嚼着果干,给一旁的宫女示意。

宫女提着一篮子枇杷而来。

伸手接过枇杷,张阳不解道:“陛下这是何意?”

李世民瓮声道:“你不是喜欢吃枇杷吗?”

“这枇杷吃多了也腻,不过聊胜于无,下次有桃子就更好了。”

李世民冷哼道:“朕给的东西,你也敢嫌弃,当真胆子大。”

张阳笑道:“陛下说过我们是自家人,既是自家人,我怎么好意思客气呢?”

“呵呵呵……”李世民干笑着,“安西四镇的事情你是什么看法?”

“陛下不是说过了吗?要从长计议。”

“朕让你说说看法。”

李世民吐出几颗果核,果核落在一个铜盆中声音清脆。

“陛下,臣以为拿回安西四镇之前有一件事需要准备。”

“讲。”

“要提防吐蕃,朝中不出兵也就算了,一旦出兵就要防备吐蕃会不会堵截。”

李世民点头道:“照你的意思,朕需要答应吐蕃尚公主的事情,安顿好吐蕃之后再去收回安西四镇,防止吐蕃反复?”

先是思量,张阳又揉了揉自己的眉间无奈道:“为何要和亲?和亲是最不牢靠的联盟,有些时候觉得联盟早晚都会有一天撕裂,和平也早晚会结束,历来和亲结果都不是太好,所以臣作为礼部尚书是坚决反对和亲的。”

李世民迟疑道:“就算是群臣进言和亲,你也会反对?”

张阳站得笔直,“臣反对到底。”

吃了果干,李世民喝了一口茶汤又开始吃着糕点。

从进入甘露殿开始,这个皇帝的嘴就没停过一直吃着东西,难道皇帝没有吃早饭的习惯吗?

李世民咽下糕点又是喝了一口茶水,然后打了一个饱嗝,接过宫女递来的干枣又吃了起来……

“朕听闻玥儿收了一个弟子,一直养在你们家中?”

“确实是这样,是武士彟的女儿,很是聪慧。”

李世民稍稍点头,“那你是再娶了这个女孩子?”

张阳一恍神不确定刚刚的话语,再问道:“陛下刚刚说什么?”

李世民吐出枣核,落在铜盆中又是清脆一声。

“皇后看过这个女娃娃,她说过只要稍加管教,好好引导这孩子早晚也是一个才女,你要是能娶她作为妾室也不错,若是别的驸马也就算了,你是骊山令虽然不在三公九卿之列,收个妾室朕还是允许的。”

“我为什么要娶小武。”

李世民闻言笑道:“如此好苗子,不娶了实在可惜。”

张阳再是行礼,“就因为是好苗子就要娶了人家吗?我不会娶小武,她有天赋有才华,应当好好发挥她的天分,不该为这种嫁娶之事所累。”

“是女子都会为嫁娶之事所累,就算你不娶她,她是你养大的,你让她以后如何嫁人?”

张阳揣着手一脸发愁,“太为难人了。”

李世民又道:“也是玥儿不懂事,如果皇后遇到这等才女,若也能谋算为皇后所用,她会毫不犹豫地让朕娶了她。”

见张阳不说话,李世民问道:“你在想什么?”

张阳惆怅着,“陛下见我就是聊这种家不长里不断的事吗?”

李世民点头,“朕与宗室中人也都是这么谈话,你是朕的自家人。”

“对,自家人就该聊家长里短。”

见张阳点头了,李世民又道:“这一次见你也是皇后的意思,她看着小武也不想耽误了,让朕告诫你这个女孩子已经嫁不出去了。”

“原来是皇后吩咐的,臣自当谨记。”

李世民点头摆了摆手,示意可以出去了。

看张阳还站在原地,李世民不解道:“你还有事?”

“礼部运作打探消息需要银钱,朝中能给支一些钱吗?不用多先来个一千贯就够了,总不能一直是我自负盈亏吧,都是为了社稷呀,嗯。”

李世民沉默着没答话。

“陛下,你还欠我三千亩地呢?”

“呵……”李世民轻蔑一笑。

“陛下不会赖账吧。”

李世民沉声道:“来人,叉出去。”

“哎?”张阳感觉自己身子一轻,便被刚刚进来的殿前侍卫给架着手臂一抬,就这么被拖出了殿。

想要再进去,又被他们拦住。

张阳站在原地朝着殿内喊道:“陛下不要忘了,我下次再来提醒。”

说完又看了看殿外的老太监,张阳笑着拱手,对方也是笑着还礼。

离开这里,心里挺矛盾的,他是不是真要赖账了。

等张阳走远,老太监匆匆走入殿中,回禀道:“陛下,张尚书已经走了,这一步三回头看来是心里惦记。”

李世民看着奏章,“朕也知道他惦记,这三千亩教朕如何给他?”

老太监也是无奈摇头,然后安静地站在一旁。

一路走着张阳脱下自己的官帽,这唐朝的官帽戴着怪难受的,又不透风。

路过礼部的时候特意看了一眼,忙碌的文吏问道:“张尚书可有要事?四位侍郎都已出去办事,如有要事下官可以代为转达。”

张阳一手提着官帽,“倭国人的那些货物到哪儿了,过关了吗?”

文吏回话道:“上一次上来的消息是就快到渭南地界了。”

张阳点头,“盯紧点,这可关系到我们礼部的运作银钱,好好办事,但凡事情办得漂亮,给你们发奖金。”

一听奖金,礼部内几个文吏脸上都带着笑容,“多谢张尚书。”

“客气了,客气了。”

在众人的一片赞誉声中,张阳也离开了礼部。

做个礼部尚书哪儿哪儿都要花钱。

打探消息要钱,安置人手要钱,布置细作更要钱。

李世民不给钱只能自己来干。

仇家和仇家特别容易遇见,就像是有过节的人时不时狭路相逢,恨得牙痒痒。

禄东赞微笑道:“张尚书朝堂争辩,实乃精彩。”

张阳冷哼道:“说得你好像在现场一样。”

禄东赞跟上脚步,“将龟兹的事情归结到安西四镇,如此一来张尚书不仅无罪还是名正言顺。”

“你是吐蕃的大相,这文化知识看来也不多。”

“此话怎讲?”

“自汉安西四镇便是中原领地,历代皇帝也都在为了收复安西四镇努力,本来就是我们的,我们只是收回来而已,麻烦您有空多去看看书。”

禄东赞又道:“外臣还是很佩服你。”

张阳苦笑道:“我也佩服你,连我们的永宁郡公都能挑拨,暗地里下手段,真乃小人也。”

“让张尚书见笑了。”

“我要去买菜了,你还跟着吗?”

禄东赞在原地站定,向着张阳的背影稍稍一礼。

骊山村,上官仪啃着一张饼,桌子上放着一大堆的书卷,手中还拿着一卷正目不转睛看着,看了一会儿便提笔做好笔记,然后搁下笔。

又啃了一张饼继续看着,神色中带着一些疲倦,眼神中带着血丝。

武士彟见状劝道:“如此刻苦,十数年苦读还不够?”

上官仪又啃了一口饼,“骊山令给的图纸很是深奥难懂,要多看看营造建设相关的书籍,以前这种书籍看得太少,为了建设,不能辜负了这番重任。”

要说各类诗书经纶对上官仪来说自然是不在话下,可这种建设营造相关的书籍懂得不多。

骊山要建设的地方太多了,一千亩地呢。

上官仪看完一卷又拿起一卷,“以往杀猪羊皆要磨刀,如今恶补之,又何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