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二百七十五章 禁书红楼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二百七十五章 禁书红楼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见李泰哭着一张胖脸,上官仪又问道:“魏王殿下觉得呢?”

“是本王好心做了坏事,还处处为你们考虑。”李泰用力跺脚转身就走,嘴里一边还叫骂着,“都不是什么好人。”

上官仪还想再对武士彟说什么,却听见了李泰的怒骂声。

“你们都是坏人!”

一边骂着,李泰掩面而泣越跑越远。

上官仪解释道:“魏王殿下还小,都是无心之言,还望应国公不要见怪。”

“魏王殿下能如此直爽,喜怒皆溢于言表,乃性情中人,嗯,不虚伪。”武士彟倒是多了几分欣赏。

加入骊山村的建设,武士彟也开始忙碌起来,除了工坊的建设,他统筹了整个村子的人口,开始安排工坊的建设,村子中的壮汉分为三队,一队准备石料,一队准备木材,一队用来建设工坊。

这里的大部分汉子以前就是跟着牛闯修造房子的老手,用起来也非常得心应手。

加上牛闯的主持,建设效率很快就上去了。

李泰看着这些工坊一个个有了雏形,心中大喜,“你们知道本王看着工坊像是在看什么吗?”

他身后的一群侍卫摇头。

“银钱!很多很多的银钱。”李泰仰天大笑。

图纸是张阳早就做好的,武士彟观察图纸发现整个工坊只有空壳,到目前还是没有见到真正能够改变生产方式的工具。

想问上官仪,此刻他又不在。

来了骊山村之后,武士彟发现上官仪时常会离开村子,也不说他去做什么,每每到了傍晚时分才回来。

而且还有牛闯,这人手艺确实好,在村子里也有号召力,可他的嘴也很严,不该问的不要问。

身处此地才知晓这里有很多的秘密。

骊山的发展模式很奇怪,等到了夜里上官仪回来了,武士彟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老夫去过不少地方,有些地方以农桑为重,有些地方以耕种更是重中之重。”

正吃着饭,上官仪狼吐虎咽,“这里的葱油鸡很好吃,你该好好品尝,这个月好不容易轮到我们吃。”

武士彟瞧着眼前的食物没什么胃口,“骊山村宁可牺牲开垦出来的田地,也要建设工坊。”

上官仪啃着一张饼,卷着鸡肉用力在嘴里嚼着,好不容易咽下去又灌下一口鸡汤,舒坦地长出一口气,“应国公的这个问题,在下很早以前就想过。”

“你有什么结论?”

“应国公与在下一样,当年也都是出自名门之后,您比我在下年长几岁,想来更明白,种田可以养活自己也可以养活家人,可养不活一个读书人。”

说完话,上官仪已将一只葱油鸡吃得就剩下一只鸡腿,“这鸡腿便留给应国公了,饭后在下还要去教书,您自便。”

武士彟拿起鸡腿,滑嫩的肌肉入口顿时后悔了,“怎么鸡肉会如此好吃?”

“过了九月,西域的棉花就该到了,听说这一次特别多,早些准备,会更忙的。”上官仪临走前嘱咐道。

武士彟渐渐习惯了这里的日子,村子里有几处房间与禁地一般,未经公主与驸马许可不能入内。

田亩的水稻一天天地拔高,张公瑾每天都会来看看水稻的长势,看到这种傲人的生命力让他总想着多活几年。

一队兵马护送着两驾马车来到村前。

武士彟倒也还好,早早便来村口迎接自己的家人。

李泰硬拽着上官仪,“本王一番好意,你不能辜负了。”

前一架马车中走下来的是武士彟的家人,他的妻子牵着一个小丫头,背着行囊正好奇地看着四周。

见到了武士彟,她才放下心走上前。

“起初也害怕,这些拿出印信说是魏王的兵马,官府也不敢拦着,我们就被带来了。”武士彟的妻子杨氏解释着。

武士彟一边安慰着,一家三口走到一旁低声细语说着现在的近况。

又一个女子从另外一驾马车中走下来,她有些胆怯,看着这个陌生的地方站在原地,衣裳简朴背着行囊。

李泰用力推了一把上官仪。

被推了一个踉跄,上官仪三步并两步上前,稳住身形后看着这个女子。

“上官公子。”此女稍稍一礼躬身道。

“当年指婚一晃这么多年,十多年过去了,你竟没有改嫁他人?”

“本事两家婚事,当年战乱您父亲罹难,不知你在何处,更不知你死活,家父早年前立下婚约自不能轻易再改,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才能再嫁他人。”

从当年十三岁指婚到如今已有十六年。

当年战乱颠沛流离,上官仪躬身道:“我已年近三十,怎敢再来娶你。”

她笑得有些苦涩,低声道:“若不想娶,还请给封休书,好给家中一个交代。”

上官仪愣在原地,看她的笑容,一时间做不下决定。

“上官仪!你要是不是男人!”李泰突然大喊道。

“我……”

李泰一挥手,让人给这个姑娘搬行李,就这么半推半就地请进了村子里。

走到上官仪身边,李泰低声道:“好好过日子,这样守诺的好人家不多了,不在乎你现在一贫如洗,不在乎你过得如何,一守就是这么多年,是个男人就把她娶了,敢写休书别怪本王看不起你!”

“一把年纪的人了,三十岁不成家像什么样子,还不如姐夫。”李泰骂骂咧咧。

等李泰回村子里,魏王的侍卫对他道:“近日魏王就是这样,总是喜欢骂人,府邸中的下人每天都要被骂一遍,还不是这该死的生意害的,生意都停了一个夏天了。”

上官仪摇头叹息。

“上官兄弟,你要是敢写休书,我们也看不起你。”几个侍卫达成共识,纷纷对其投去警告的眼色。

“何至于此。”

长安城内,李玥扫完地刚刚坐下,就见几片木屑落在地上。

她目光看着一片片木屑落在地上,迅速移开目光,专心给李丽质改作业。

过了半个时辰,木屑逐渐堆高眼看没过了膝盖。

李玥沉默不做声,拿起扫把安静地把这堆木屑倒入一个大木桶中,收拾完刚刚坐下,削木头的声音再次响起。

人都是有忍耐极限的,李玥拍案而起,“你欺负人!”

张阳仔细看着自己削平的木头,“愿赌服输。”

“半个月了,你每天就没停过。”

“生产要抓紧,我们家已经很久没有进项了。”张阳在木头上画好尺寸,拿出凿子小心翼翼敲打出孔洞,再把这根木头扣在一块木板上,用铆钉固定。

拉动的时候木板上的压模也跟着往下。

尝试了好几次,肥皂的压模装置算是完工了。

家里放着一大堆木头,被张阳打磨成了一个个古怪的装置。

“公主殿下,工部的人来了。”

李玥看向自己的夫君,“工部的人把东西送来了。”

张阳走出家门,笑道:“麻烦诸位把东西送到村子里去,我这里还有一些,还请帮忙搬一下。”

说完话,张阳又拿出一块银饼悄悄塞给对方,也不能让别人白干活。

虽说有些心疼,这是给媳妇说了多少好话,这银饼是给她做了几顿酒酿圆子换来的。

一个人自然做不了这么多的东西,把大部分繁重的工件都交给了工部,阎立本也乐意帮忙。

用他的话来说,他也能从中学到一些。

“驸马这一身穿着真别致呀。”来人好奇道。

“这个是围裙,这个袖套,担心弄脏了自己的衣服,你们工部也可以准备一些。”

张阳还戴着自己做的皮革手套。

“那这个帽子……”

“这个帽子把头发全部包住,也是为了防止木屑飘到头发上。”

“确实是巧思,我们这些工匠也是,最烦的便是木屑飘到头发上,洗起来都麻烦,干完活之后头发上衣服上满是木屑,很是挠人。”

“可以和你们阎尚书提一提这件事,也要关心一下人家的工作环境。”

“那是自然,回去就和阎尚书说。”

让这些工部的工匠把家里做好的东西也搬走,全部运到村子里,原本木材等杂物成堆的院子总算是空了不少。

张阳放松着发酸的手臂疲惫地坐下来,“媳妇,扫地了。”

“噢!”李玥委屈地站起身,拿着扫把安静扫着,一阵风吹过好不容易扫成一堆的木屑又被吹得到处都是。

她的目光再看张阳只见夫君脱去了外衣,走入了屋内,很快就传来了水声,夫君竟然愉快地洗澡去了。

心中万般委屈,李玥深吸一口气用力握着扫把,此刻很想把扫把甩在夫君的脸上。

张阳洗完澡心情愉快地哼着歌,收拾自己的图纸。

朝着屋外的院子看了看,“咦?媳妇你怎么还没扫干净。”

李玥扫地的动作停了停,压着就要爆发的情绪。

张阳又道:“要不你歇息一会儿?”

“嗯,我歇一会儿。”李玥放下扫把坐下来,拿起一壶白开水就往嘴里灌。

“对了,休息好了记得打扫干净,不要偷懒。”

话语又从屋内传来。

“你!”李玥刚想发怒,又咬牙忍了下去,愿赌服输,愿赌服输……

张阳忙了一天又是打磨铁料,又是削木头,李玥也扫了一天的地。

到了傍晚总算是把院子里的木屑都打扫干净,夫妻俩坐在椅子上一起看着天边的夕阳。

院子里放着一个摇篮,这是要送给皇后的。

“外面有城墙挡着,看不见日落。”李玥低声道。

“马上入秋了。”

“嗯。”

扫地的时候很委屈,现在和夫君并肩坐在一起又觉得不委屈了,都是为了将来的日子能够更好。

这些工部的工匠拉着车一路走出长安城,领头的人低声嘱咐道:“按照阎立本的吩咐,将这些都画下来送入工部,但凡张侍郎所造之物,工部皆要记录下来。”

几个工部匠作应声点头。

仅仅三个月,被士族和世家抵制的红楼还是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关中,有了之前上卷的铺垫,红楼下卷传播的速度更快。

不仅仅是在读书人之间传播,还在寻常人之间流传,饭后或者劳作之后的议论声时常会有,一些情节会被人拿出来反复说着自己的看法。

儒家典籍不会被全民议论,但红楼这种稀奇的故事最是吸引人,传播之广,传读人数之多让人瞠目结舌,尽管有人不识字,可人家也能听懂,只要几家人一起出钱雇人念书,十几个人就可以围在一起听。

李世民意外发现最近开办的官学顺利与红楼有很大的关系,有人为了读红楼才去识字。

官学的开办顺利对科举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在一份份奏章之中,李世民还是看到了不和谐的声音,中书侍郎杜正伦写得奏章,将红楼列为**,以安抚世家与士族的不满。

让弘文馆与国子监不收录红楼不行,还要将其列为**。

“区区一册红楼让世家如此着急,是朕始料未及。”李世民扶着额头一脸愁容。

“陛下,宫里也有宫女在偷偷看红楼。”一旁的小太监低声说道。

李世民沉下脸,“召房玄龄,长孙无忌来甘露殿议事。”

“喏。”

夫妻俩经常一起去宫里,各部官吏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今天张阳抬着一个摇篮,惹得四周的人纷纷看过来。

送媳妇到立政殿,张阳把摇篮放下,自己再到东宫跟着李承乾听魏征讲课。

魏征一手背负一手拿着一出,人们皆在议论,人们讨论狠毒之辈,细数权贵眼中不值钱的人命,太子以为此书所表露出来的丑恶是正道吗?”

李承乾一时间无言,“孤确实看过红楼,只是……”

张阳连忙回话道:“太子看过红楼,可太子看红楼也只是为了了解红楼,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

魏征又道:“若世人皆唾弃红楼,你当如何?”

张阳思量半晌,“回郑公,红楼写得是世间百态,就算是唾弃人们也只会唾弃那些狠毒之辈,两卷红楼已经全部卖出去,是非对错自有人点评,有人抵制红楼,说明怕了,他们越抵制越说明他们的丑恶不想被世人看到。”

魏征的神色多了几分赞赏,“你要借此传递反抗世家之念?”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