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纲的嘱托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纲的嘱托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李世民闭上眼按着眉间,神色苦恼,“这么说来如今红楼传遍了整个关中?”

李承乾回话道:“父皇,一开始儿臣以为红楼只堪堪印了上百册,坊间人看此书也不过是图个消遣,只是此书有人抄录,也有人传阅,如今此书早已传出了关中。”

“李纲老先生的身体如何了?”李世民不想再谈论红楼,转而询问李纲的情况。

“老先生已经接连几日卧床不起,儿臣每日都有探望,说是已经时日无多了,就在这几日。”

李世民叹道:“活了八十多岁高龄,他老人家这辈子也挺不容易的,你与玄龄代朕去探望吧。”

李承乾躬身一礼,“喏。”

天空很阴沉,下起了细雨。

长安城除了热闹与繁华,今日长安城的权贵圈显得很沉默。

家里的屋顶上修好了一个平台,是用砂石浇筑而成的,张阳扛着一根柱子走入房间中,因为这些日子还要重新改建屋顶,家里乱糟糟的一堆木材,连个落脚地都没有。

家中房间也重新分了几个,还加了一堵承重墙。

“姐夫!”

李玥正整理着家中,听到李泰的喊声向外看去。

“姐夫,姐夫!”李泰慌张跑来,“出事了。”

外面下着小雨,李泰身上湿漉漉。

李玥皱眉道:“出什么事了。”

李泰缓了一口气,“李纲老先生去世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

“昨夜夜里。”

还没从这个消息中回过神来,家门口又来了人,来的是东宫的侍卫。

瞧了眼李泰有些慌张的神情,张阳走到家门口,“不知几位所来何事。”

“太子殿下说是李纲老先生临走前给驸马和公主留了东西。”

张阳回头看向李玥和李泰。

一时间相顾无言,张阳又对侍卫道:“还请稍等,我们收拾一番便过去。”

“喏。”

李玥回到自己的房间换了一件颜色比较素的外衣。

张阳挑了一件白色的衣袍。

让两位婶婶照顾小熊,夫妻俩人带着李泰走出家门。

跟着东宫的侍卫,一路穿过朱雀大街,在朱雀大街的后方走过一个个宅院,沿着朱雀大街住着的都是权贵,在这里不远处就是赵国公府,再走几步就是郑国公魏征的府邸。

来到李纲的宅院前,门前站着不少人。

跟着侍卫走入这座府邸,夫妻俩见到了李承乾。

李承乾穿着丧服,亲自给李纲戴孝。

“太子殿下节哀。”

“皇兄节哀。”

夫妻俩行礼。

灵堂内还有李纲亲卷的哭声,李承乾闭眼低声道:“老师生前对你的评价很高,你的红楼老先生也看过,也因为你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番话中求学问道的意境颇有赞赏。”

那是为了勉励自己的媳妇学习才会写出来的话,想到后世读书时人人都会背诵的话语。

张阳远远地朝着灵堂行礼,“老先生谬赞了。”

李承乾拿出一卷书信,“这是老师临终前让孤交给你。”

张阳接过李承乾递给来的书信,想到几天前还在崇文殿去前见过一面,转眼他老人家已经过世了,仿佛见到他严肃的神情还在昨日。

与李纲没有交集,也没有谈过话,对方临终前竟然还有东西交给自己。

打开这份书信,看着上面的内容。

李玥小声道:“老先生在信上说了什么。”

“让我做太子殿下的伴读。”张阳只是看了一眼就将书信收了起来。

李玥不解地愣在原地,匆匆一眼书信中的内容很多,不仅仅是这么一句简单的安排才是,再看夫君的神情,信中一定有很多的交代,只是夫君这个时候不愿意说?

按照李纲的遗愿,丧事简办。

前来悼念的人很多,还见到了高士廉和颜师古,杨师道。

李纲的亲卷抱着灵位,起棺送行,一路上送行的很多,连秦琼他们都来了。

众人送行直到长安城前,长安城也传来了李世民的旨意,赐李纲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贞”。

自从李世民招李纲入长安城,一直都在教导李承乾。

至此还给李纲赐开府仪同三司,再次谥号,这是当朝丞相才有的待遇。

给李纲送行的都是他老人家以前的好友与亲卷,还有太子殿下,夫妻俩只好停步不送送行的队伍。

直到看不见送行队伍,众人这才散去。

回头一看李泰这个小胖子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夫妻俩回到家中,李玥便不解道:“李纲老先生的信中都写了什么,为何临终给夫君留了书信?”

张阳把书信交给她,便坐在一旁愁眉不展。

李玥拿着书信看了许久,“天下士子十数有九出五姓,太子乃储君,当扶立寒门学子……”

怔怔念完书信中的内容,李玥若有所思喝下一口茶水,“老先生是希望太子与五姓保持距离,并且在东宫任职时刻提醒太子,红楼传阅之广之快闻所未闻,其中内容势必为世家所不容。”

张阳扶着额头苦恼道:“老先生是把我绑在与那些大世家做对抗的战车上。”

李玥苦涩地笑了笑,“家里这么多事情忙不完,还要应付五姓七望……”

“咱们小家小业的哪里是人家世家大族的对手。”张阳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我们印红楼的事情老先生说不定知道一些端倪,或许欧阳询老先生也已经看出来了。”

“夫君是说造纸术和印刷术?”

“嗯,改日去看望欧阳询老先生,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知道,掌握的信息越多,我们就越有把握,也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

“嗯。”

李玥重重点头。

扫了一眼狼藉的家中,张阳道:“先把家里收拾一下吧。”

再怎么说要面对五姓这种事情还是太远,印刷术和纸张的事情肯定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那些做了学问大半辈子的人,写字大半辈子的人难道看不出来这种纸张与市面上的不一样吗?

不要小看天下人,在这个娱乐活动缺乏的年代,总是会有一些人他们一门心思投身一份事业中,然后绞尽脑汁想要把这份事业做好。

李纲过世后的第三天,长安城一切照旧,这个老人家过世没有引起太大的动静,走得很安静。

再次走入朱雀门,张阳绕开秘书监,对秘书监这个地方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尤其是唐观这个家伙,整日就守在门口。

独自一人来到崇文殿前,张阳推门而入。

在一些前隋书籍中也有对李纲的记载,本以为自己和李纲从来没有交集,也不会有太多的纠葛。

打开一份记录,这是前隋文吏对李纲的记录。

从宇文宪时期就投军,再到被诬陷一直都没有屈服,又到了宇文宪被杀,跟随隋帝的这些日子,担任太子洗马,可那时候又被杨勇,杨素他们刁难。

直到杨坚在位,李纲一直都是一个被排挤被针对的人。

这老人家倒是身骨子硬始终没有屈服。

在前隋为官总是被小人针对。

直到李世民把他老人家召回来,他教导李承乾的这些日子才算好一些。

收起这份桉卷,张阳抬眼看向崇文殿门外,魏征就站在屋檐下,他看着漫天的雨水发愁。

“郑公。”张阳行礼道。

“李纲过世了,八十岁的高龄也值得了。”魏征缓声道。

站在魏征身边,张阳不解道:“郑公我有一事不解。”

魏征抚须道:“你不解的事情,不用问老夫,老夫来这里只想躲个清净。”

张阳搬来了一把小凳子,让魏征坐下,“我与李纲老先生从未有过交集,甚至没有讲过话,突然把一件事交付与我,郑公觉得我该如何?”

“交给你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算是好事,再者是他临终前交付,我也不好推诿,我该把书信交给陛下,去东宫任太子的东宫舍人,当个太子伴读?”

魏征呼吸着这里的空气,也是沉默了良久,“老夫行事只问对错。”

张阳苦笑道:“您老坦率。”

魏征了然点头,“自当坦率。”

“当年郑公也是寒门子弟,自幼孤苦贫寒,年轻时善读书写文章,大业年间才到武阳郡为官。”张阳说完看了看魏征的表情又解释道:“这都是崇文殿的隋书有记载的。”

“这里的书籍你都看了多少了?”

“我都是有目的去看的,想要知道什么事情就去看什么书。”

魏征点了点头,“你是一个好学的孩子。”

“郑公对五姓七望如何看?”

魏征双手放在膝盖上,端坐看着雨景,“陛下大力推行科举制也是为了牵制这些世家大族,让朝中有所平衡,现在的朝中世家大族中人并没有什么优势,陛下也一直都在避着他们。”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张阳站在一旁,“高门大族是否也有蔑视科考制而秉持旧贵族观念的?”

魏征缓缓点头。

张阳又道:“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尤恶进士?”

魏征长出一口气,“这些你都是如何知道的?”

张阳接着道:“当初南方士族衰落,那时候有魏一朝以四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仍然以门第自矜那是数百年的沉淀,除却陇西李氏关陇门阀,四姓为代表的士族高门仍不把当今天可汗放在眼中,为了保持他们的地位,他们用内部通婚的方式,拒绝与外姓联姻。“

魏征皱眉道:“这些都是你在书中所见?”

“郑公,您这是好事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