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二百三十二章 这日子让不让过了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二百三十二章 这日子让不让过了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老夫希望你以后也能保持这份心,不要忘了你今日说过的话语。”魏征低声讲道。

“老先生的话语在下一定铭记在心。”张阳躬身行礼。

魏征满意点头,“中书省还有要事,老夫不便久留,崇文殿就暂且交给你。”

“老先生慢走。”

年近五十的魏征看起来精神头不错,走路的脚步也非常稳健。

李玥站在一旁,“魏老先生似乎非常看重夫君。”

张阳叹道:“其实老先生是想要我成为他们心中那样的人。”

李玥挑选着书卷,把自己想要看的书卷放入她的大书包中,“那是什么样的人。”

“应该就是太子那样的人,懂礼节也能忠君之事,一心为民为国。”

李玥温和地笑着,“那夫君想要成为那样的人吗?”

张阳摇头道:“不想。”

夫君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不喜欢别人要求他活成什么样,至少在老师的教导和孔颖达夫子平日里的嘱咐下,他从来没有改过自己的脾性。

如果有一天夫君不想着挣钱了,或许夫君才算是变了。

收拾了一番,已经到了黄昏。

这个崇文馆的书籍也才收拾出一小半。

正如太子所说,这里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在这里一整天也没有见到有人来崇文殿。

嗮好的书卷堆放进殿内,张阳擦了擦汗水,夫妻俩正打算先歇息一会儿,一位穿着襦裙的宫女走来。

“驸马,公主殿下,皇后召见。”

俩人对视一眼,李玥入宫的消息肯定瞒不住皇后,说不定也是太子说给皇后的。

李玥喝下一口水,用竹筒做的小杯子重新用木塞盖上,然后缓缓站起身,“我们这就去见皇后。”

看李玥的神情,张阳咧嘴笑了笑。

夫妻俩跟随这个宫女离开崇文殿,一路上看着皇宫内的模样,当初身为礼部侍郎,都是走在皇城,皇宫之内的情况并不熟悉。

就连立政殿的路都不认识。

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很陈旧,李渊拿下长安城便称帝了,李世民手握兵权算是平定中原内乱。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huanyuanapp 】

一直以来李世民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憩。

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很陈旧,像是很久没有修缮一般。

走到立政殿就看到一群玩闹的公主皇子。

皇后站在门口迎接,“知道你们二人来了,宫里特地准备了饭食,留下来用饭如何?”

李玥笑着点头,眼神干净只是听从自己母后的安排。

媳妇答应了自己也不好拒绝。

走入殿内,这里显得很拥挤,有一种乱糟糟的感觉,有不少孩子的衣物,还有一些绸缎凌乱地摆放着。

看起来就像是照顾孩子们的母亲,忙碌得没时间抽出身来收拾。

饭菜上了桌桉,夫妻俩坐下来看着菜色,大多数还是以素菜为主,稍稍加了一些肉沫。

在皇后的目光下,李玥尝了一口芹菜,“嗯,菜很嫩。”

听到李玥中肯的话语,皇后脸上又有了笑颜。

正吃着饭食,忙完了一天政事的李世民和李承乾来了。

张阳放下碗快行礼。

李世民很随意地在一旁坐下,“你不用多礼,知道你来看望皇后也是孝心,既然来了也不用拘束。”

说完话,李世民揉着自己的眉间,神色尽显疲惫。

李承乾低声道:“因为封国公的事情,父皇听了文臣武将们一整天的争论。”

盘腿坐下来,李承乾忧心道:“不知道你可否有分忧之策。”

张阳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在下才疏学浅,能有什么办法,太子殿下说笑了。”

“这里是立政殿,不是太极殿,你随意说便是。”李世民不耐烦道。

张阳拱手道:“我觉得其实可以转移矛盾。”

李承乾不解道:“如何转移矛盾?”

“我经常上街买菜,常常和一些摊主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

“太子殿下请听我说完。”

李承乾稍稍点头。

张阳继续讲道:“比如说一家卖芦笋的摊主卖的是十文钱一根,我希望他的价格是八文钱,可对方不肯降价,这就是我和摊主之间的矛盾。”

李世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朕的驸马也会为了两文钱和别人吵架?”

“陛下,这是勤俭!对,嗯……”张阳话语顿了顿,“要的不是和对方吵架,要的讨价还价的精神,这才是人间烟火气呀,陛下。”

李世民重新沉下脸。

张阳又道:“如此一来我与这卖芦笋的摊主有了矛盾,我希望对方降价,可是对方不愿意,如此一来我需要转移矛盾逼迫对方妥协,通常我会货比三家,我会和他说别人家的芦笋多好也更便宜,这样一来矛盾就转移到了别的摊主,对方会和摊主做比较,这样才容易做出妥协。”

李世民沉声道:“市井小民的伎俩也能用在朝堂之上吗?”

李承乾也是沉默不语。

张阳摆了摆衣袖,重新坐正,“这不是市井小民的伎俩,这是来自民间的智慧,就像是朝堂之上有很多大臣阻止陛下册封国公,可是陛下需要册封国公来拉拢那些大臣武将的忠心。”

李世民睁眼缓缓看向张阳,面对朕的眼神这小子一口将朕的心思说穿,还能如此不卑不亢?

“如果陛下加大册封范围,将那些弹劾陛下册封国公之位的人也加以册封,给一些勋爵就算是不世袭也可,如此一来矛盾就从陛下和大臣转移到了大臣与大臣之间。”

说完张阳的话语又顿了顿,“在下随口一说,还望陛下不见怪。”

李承乾连忙道:“父皇,此策或许可以一试?”

“哼,难道朝中那些人看不穿此等伎俩?”

“在下唐突失言,陛下见谅。”

翁婿间的话语就此结束,李玥和皇后说了不少体己话,天色已经入夜。

临走前李玥将第一卷印出来的红楼送给了皇后。

像朝中要了刻字的工匠总要作出一些事物出来。

这卷书就是成果,也算是给宫里一个交代,要来的刻字工匠帮着在印书。

出了皇宫,夫妻俩走在回家路上。

张阳背着李玥的背包,背包沉甸甸,媳妇的收获不少。

接下来的日子,朝中新任朝议郎,驸马张阳每天都去崇文殿当值,只是当值也就算了,每天当值都带着公主殿下,夫妻俩总是同进同出。

“总算整理好了!”

夫妻俩站在殿前看着殿内一个个大书架上的书卷感慨道。

李玥看着成果眯眼笑着,“夫君辛苦了。”

“你也辛苦了。”张阳帮她擦着汗水。

打开李玥背包,里面准备了饭食,几个锅巴包着的饭团,外面的锅巴是焦脆的,内部的黍米饭是柔软的,还点缀了一些野菜。

还有做好的腊肉和饺子。

正好李承乾和魏征也来了。

李玥递上饭团,“魏老先生,你也吃点吧。”

魏征接过饭团倒也没拒绝,“坐在一旁安静地吃着。”

倒是李承乾的狼吞虎咽丝毫没客气,张阳心想东宫的伙食很差吗?

以前听李泰说过宫里给他们皇子的用度一减再减少,李泰的日子有生意撑着,现在那小胖子的日子也潇洒。

倒是李承乾的生活全靠他父皇和母后给的用度,想来生活质量应该也不高吧。

魏征低语道:“看书这么久,你对当今天下万民如何看待。”

这个问题有点负责,见媳妇看着自己,张阳喝下一口凉白开,“魏老先生我不懂什么大道理,我倒是知道一个故事。”

“故事?说来听听。”

看来今天魏征的心情很不错。

“从前两个妖,它们盯上了一个僧人的肉,可是那个僧人有一个很厉害的护卫护着,这天两个妖正在商量它们要不要趁着护卫离开,吃了这个僧人,如果护卫回来了,它们两个妖必定会死在护卫手中。”

“其中一个小妖,不想冒风险,如果那僧人的护卫回来了两人都会死在那里,它建议去吃山下的黔首民户。”

“另一只小妖道:那些民户的人不好吃。”

“为何不好吃?”

“那小妖道:黔首们过得太苦了,那些人的肉不好吃。”

一个简短的故事,却刺痛了李承乾心中薄弱的地方,战乱平息这才多少年,天下人太苦了。

魏征长叹一口气,便转身离开。

习惯了崇文殿的日子,其实朝议郎是一个很闲的官职,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向你的上官讲述,你要是不想太上进,就算不去当值都没事。

从崇文殿带了一些书籍,李玥每日都在看,看完这一批改日去崇文殿重新换一批。

也不用每日去那边打卡,张阳意外地发现根本没有人管着,就算是在崇文殿睡一天觉,也不会有人来喊你。

关中临近十二月,北方的冷空气压向了整个长安城,今日便不去当值,张阳来到村子里还要对印书的流水线做一些安排,地里种着的棉花也能收了。

刚进村子里就被李孝恭给拦下了。

“河间郡王有什么吩咐吗?”

李孝恭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瓮声道:“棉被还有没有?”

原来是棉被的事情,第一次做出来的棉被给村子里的孩子们用了,看来效果还不错。

连李孝恭知道了棉花的好处。

“棉花不够呀。”

“老夫这就让人去西域再去采买。”

“那就有劳河间郡王了,其实棉花不仅仅可以用来做棉被,还可以用来做抵御寒冷的衣物。”

“如此甚好,老夫这就再派人去西域,你要是早这么说老夫就多派些人过去。”

张阳苦笑道:“当初在下说了,您不是没当回事吗?”

李孝恭笑道:“以后还有这种好东西,多和老夫提点几句。”

棉被的事情村子里人都在议论。

先是找到了牛闯,让他找村子里的人安排印书的事宜。

“牛大哥,这件事要找你觉得比较踏实的人,嘴巴要严,最好先把这件事说出去。”

“小张兄弟放心,某不会让外人靠近村子,村子里的人都信得过,全听小张兄弟的安排。”

张阳把挂在肩膀上的大包袱递给他,“这里面都是纸张,大概有三百张,先用这些纸来印书啊,就印红楼,先不要印别的书。”

“某明白的。”

印红楼这种书是最合适的,如果要印论语或者儒家典籍迟早要出事。

红楼顶多算是杂书,风险也没这么大。

来到棉花地,一株株棉花长得不高,雪白的棉花倒也可以收了。

两三亩地的棉花产量不高,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张公瑾就站在这里,他看着这些棉花赞叹道:“能长出如此洁白的之物倒是少见。”

收获的时候,总是让人高兴的,张阳一边采摘棉花道:“把今年的种子再好好培育一下,来年的收成会更好。”

“听说这一次魏征举荐你。”

“我也不知道这位老先生为何举荐我,难不成他看我骨骼精奇。”

张公瑾坐在一旁的石头上,“你和魏征有相同的地方。”

“老师,人和人都是一样的,我也是一双耳朵,一双眼睛,一张嘴。”

“老夫的意思是你和魏征一样,在朝中都会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孤臣。”

张阳停下采摘棉花的动作,站在原地思量好一会儿,“我在朝中有朋友,比如许敬宗。”

张公瑾无奈摇头道:“许敬宗和你终究不是一类人,如果你能继承魏征的衣钵倒也是一件好事。”

“魏征是一个不要命敢指着皇帝鼻子骂昏君的人,我成不了这样的人。”避开张公瑾尖锐的目光,张阳妥协地长长一叹,“老师,你知道我,我志不在此,我的志向也不在朝中。”

“一个皇帝没有人管着也会成为一个昏君,陛下想要做一个明君,他需要魏征这样的人。”

“老师也说了,魏征是皇帝想要做一个明君才需要的,如果他不想要做明君了,是不是也把魏征砍了,难不成我也要像魏征那般管着皇帝?天天骂皇帝?皇帝但凡要做一件什么事情我就要跳出来反对?这未免也太为难人了。”

张公瑾反而笑了,笑得很舒心,“有老夫做你老师,再有魏征做你的引路人,以你的天赋只要有你上进心,你也能到魏征那样的位置。”

张阳惆怅道:“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