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读书人的福祉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二百二十一章 读书人的福祉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许敬宗一脸郑重,“放心,下官一定把握好分寸。”

“慢着。”叫住就要离开的许敬宗,张阳皱着眉头,“你说你现在还在礼部任职,也不去礼部做事,这么得罪高履行你就不怕你以后的仕途毁了。”

许敬宗笑道:“下官还是愿意跟着张侍郎。”

张阳气馁道:“可惜了,我现在已经没了官职,怕是照顾不到你。”

许敬宗拱手道:“不妨事,下官的这双招子看人很准,这个高履行在礼部不会太久,以张侍郎的才能将来还是可以回到朝堂,如今陛下正值壮年,朝堂也才站稳脚跟,正是需要张侍郎这样的青年才俊,大展才能。”

张阳尴尬地笑着,“你这话说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那张侍郎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回去?”张阳倒吸一口凉气,“我什么时候说要回朝堂的,你是不是误会什么了?”

许敬宗的脸上也带着笑容,“早晚都行,不急一时。”

“你怎如此笃定?”张阳咧嘴笑着,“在你眼里我是那种有上进心,一心为了社稷一腔热血报国,匡扶江山社稷的人吗?”

许敬宗恭敬地行礼:“没错!在下官心里张侍郎就是这样的人。”

“哈哈哈……”张阳朗声笑道:“难怪你与我共事能够如此默契,我就欣赏你这种睁眼说瞎话的人。”

“在下就先告辞了。”

话也没说几句,收到吩咐人就这么走了。

带着疑惑夫妻俩还要去一趟村子,两位婶婶已经加入了村子的管理中,李玥一到村子就和师母学着织毛衣去了。

坐在张公瑾身边,张阳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骊山,秋日里的骊山很漂亮,除了每天都要清理随风飘落在村子里的落叶,这个景色看着还是很舒心的。

“老师,这骊山是个好地方吧。”

“嗯。”张公瑾都没张嘴只是应了一声,看起来今天兴致不高。

看了看四下,张阳疑惑道:“今天是有什么事情惹得老师不高兴了?”

张公瑾指了指一旁的李渊,李渊霸占了棋盘正在和上官仪对弈。

太上皇下棋下不过,就抢了别人的棋盘。

未免太不讲武德了,可又没什么办法他儿子是当今皇帝。

村民都很敬重张公瑾,能够让张公瑾不高兴只有皇帝他爹了,谁也惹不起他。

张阳换了一个坐姿,翘着腿一手放在膝盖上,“我本来是不想回朝中做官的,这个许敬宗好似笃定我会回去。”

张公瑾喝下一口茶水,“他知道怎么在朝中站住脚,也懂进退,你该向许敬宗学习。”

“他是坏人,我不能学他。”张阳点了点头若有思索,“嗯,我是好人。”

“你不是经常说互相学习一起进步,你也该向许敬宗学学。”

“我不想做坏人。”

“你本来就不是好人。”

阳光很温暖,张阳放松着身体,“最近老师的咳嗽少了。”

“有一个成心不想老夫死的弟子,家里人都急坏了。”

张阳讶异道:“是吗?”

张公瑾点头又喝下一口茶水,“他们在想呀,老夫怎么还活着?尤其是老夫祖地的人,他们上上下下都准备了这么久,就等着老夫一口气咽下去。”

张阳皱眉扶着自己的太阳穴。

“你说他们对老夫是好心的还是想老夫死呢?”

张阳苦笑着,“帮老师办好身后事也是好心。”

师徒俩人安静坐着,看着骊山好久没说话。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近黄昏,天也还是转凉,张公瑾慢慢站起身,“凉了,你也早点回去吧。”

李玥把书房收拾了一番,小熊还在和两只大鹅打架。

夫妻俩站在一起看着小熊的战斗技巧,它和两只大鹅打得难解难分。

“它真是越来越壮了。”

张阳拎起小熊,它挥着爪子还在反抗想接着和这两只大鹅打架。

东北大鹅确实厉害,每一次都不落下风。

这笨熊就没打赢过。

“过些日子怕是拎不动它,要不以后用绳子拴着?”张阳甩手把它丢进了马车里,在马车中滚了两圈,它还想爬出来,又被丢了进去。

它的眼珠子盯着张阳,又把爪子收了回来,认怂地爬回了马车里。

回家路上,小熊也试探过想要爬出马车,每一次都被抓了回来。

秋猎要开始了,路上有不少人骑着战马在长安城周围徘回。

这种场面看着就让人很舒心,都是银钱呐,都是赚钱的大商机。

高履行在礼部的遭遇高士廉很清楚。

正是整顿朝堂之际,他不该这么胡乱行事。

现在的李世民不是当年了,朝堂也不是当年了,当年陛下还是看人情办事,用人方面也好说话,现如今一切对皇帝的社稷不利的因素都要剔除。

高士廉拉着高履行亲自来到甘露殿外,“陛下!高履行,为官逾制恣意妄为,还请陛下责罚。”

李世民连忙把人请了进去,看着高士廉的态度,又看了看高履行,“朕已经做出了安排,以后不要再犯就可以,年轻人都会犯错,再者也不是什么大错。”

高履行躬着身子行礼,“陛下,高履行应当以身作则,愿辞去暂代礼部尚书一职。”

李世民扶着高士廉,“舅父,你何以至此。”

“陛下!德行不配何以为官,朝中人将会如何看?”

高履行如雷噼般愣在原地,呼吸沉重低着头,双手握着拳万般委屈在心头。

听着高士廉语气坚定,李世民背过身长叹一口气,“朕会拟旨,让中书省安排高履行下放弘文馆,好好学习为人为官之道,待学有所成,将来也可以复任。”

高士廉看向高履行喝道:“还不谢罪!”

高履行咬着牙咽下委屈,低头行礼,“臣谢旨。”

李世民重新坐下来,“朕问你一件事。”

高履行依旧躬着身不敢去看皇帝的神情,“陛下请问。”

当初在九成宫问张阳的问题,李世民又对高履行问了一遍。

听完之后,高履行回话道:“陛下,臣以为那寡妇应当据理力争。”

李世民的目光盯着他,“那人是地痞,讲理不认又当如何?”

“找官府,如此青天白日岂能容得此等小人!”

“找官府也无用,地痞不认,那寡妇又当如何?”

高士廉沉默不语。

高履行咽下一口唾沫,“搬去其他地方……”

说出这个答桉,就连高履行自己都觉得有些牵强。

李世民反倒笑了笑,笑容带着深意,“朕明白了。”

高士廉躬身行礼朗声道:“老臣告退。”

高履行也是行礼道:“臣告退。”

走出甘露殿,高士廉深吸一口气,“老夫终究有一日会退下来,不能照拂你一辈子。你的路还很长,若得空去向许敬宗他们认个错道个歉,切莫交恶,你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长孙皇后端着一碗羹汤走来,“陛下,妾室熬了一碗莲子羹。”

李世民接过羹汤喝下一口细细品味着,“此羹汤味道不错。”

长孙皇后整理着桌桉上的奏章,“莲子羹可以祛心火,太医署的医官说了陛下需要静心祛火。”

“让皇后挂念了。”李世民将一整碗羹汤喝完,“刚刚舅父来过,带着高履行来向朕请罪,这个舅父朕实在是……”

长孙皇后笑道:“妾身也不懂朝中政事,只是觉得舅父这么做自有他的想法,高家也要行得正,这么做对高履行是有好处的。”

长孙皇后不过问朝中事宜,高士廉是她的舅父,也该让她知道。

今年的秋猎比往年早了一些,国泰民安的日子总是让人舒心的。

长安城的权贵国公们都在准备。

这些日子夫妻俩都没有出门,阎立本扛着一大堆做好的铁器,“这是张侍郎所要的铁器。”

张阳看着一个个零件,“工部的手艺还真是不错。”

要不是因为抽水马桶的事情,欠了这个张阳的人情,阎立本真不想接他的活。

锻造难度一次比一次高,那些工匠一个个都叫苦不迭。

繁华的长安城中,许敬宗又揪几个吐蕃人细作。

张大象和张大素一起走入朱雀门,路过朝中各部府衙,兄弟两人站在礼部的府衙门前。

河间郡王走了,张侍郎也走了,如今高履行的也走了。

礼部府衙空荡荡,即便是礼部没人,朝堂还是正常运作。

张大素苦恼地揉了揉眉心,“大哥,我有时候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张大象推开礼部府衙的门,整个礼部乱糟糟的,高履行离开之前在这里大发脾气。

“父亲很看重张阳。”

听着自己大哥的话,张大素眼神多了几分坚定,“父亲的话从来没有错过。”

在娱乐生活缺乏的大唐,日子总是过得很慢,寒露时节的早晨很冷。

长安城郊外,张阳在这里见到了欧阳询。

“老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欧阳询戴着斗笠,提着鱼竿坐在河边,没回话。

张阳拿出一篇文章,“听说老先生前些日子写好了九成宫醴泉铭,此文章一出关中震动,都想一睹文章,我花了一贯钱买了坊间的彷本。”

欧阳询抚须道:“老夫没想到你是如此不要脸面之人,那日赶你出去,你还敢过来?”

“当初向老先生承诺的活字印刷术,在下不敢忘,现如今已经完成,想请老先生过目,想让老先生看看这天下读书人的福祉。”

“天下读书人的福祉是科举。”

欧阳询的语气很轻,说张阳不要脸面,老先生还是没让他的家仆赶人。

王婶从包袱中拿出一个个模块,组合之后将它们放在夹具的一侧,再找一张纸放在夹具的另外一侧,只要拉下夹具旁的拉杆,夹具合拢。

在分开之后,取出夹具中的纸张,一篇文章就已经印好了。

李玥把印好的文章递给欧阳询,“还请老先生过目。”

全程都在欧阳询的目光下完成,仅仅只用了煮个茶水的工夫,一篇文章就这么印好了。

欧阳询看着纸张的内容,“这确实是老夫的行文。”

张阳躬身道:“还请老先生念出一段九成宫醴泉铭,我当即就可以印出来。”

“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这是九成宫醴泉铭其中的一段内容,话音落下,王婶排列好模块,用同样方式,一篇文章就已经印好了,放在欧阳询面前。

张阳澹然笑着,“感谢老先生当初赐字,现如今这些字帖没有白费,往后我们印出来的文章,都会是老先生的行文,被后世人铭记。”

唐人楷书第一是欧阳询,他的楷书对后世千年影响很大,楷书行文漂亮,横平竖直,形体方正,一撇一捺清晰。

这是绝好的印刷字体。

欧阳询颤颤巍巍拿起这篇文章,他错愕地笑了笑。

李玥站在一旁,神情恭敬,“多谢当初老先生赐字,也承蒙老先生不弃。”

欧阳询放下这篇文章,“都说公主殿下有匠作天赋,如今看来名不虚传。”

李玥连忙回话道:“老先生误会了,这都是夫君一手造出来的,期间还让工部帮忙,或许工部也不知道自己锻造的是何物,夫君将其拆散,之后再重新拼凑而成。”

“今日之事直到老夫入土也不会说出去,你们夫妇二人放心。”

欧阳询用拐着撑着站起身,“天下读书人不容易,老夫与你们也不过几面之缘,还是给你们一个忠告,千万不要活得和那些人一样。”

李玥追问道:“哪些人?”

欧阳询摇头叹息,迈着老迈的步伐离开这里,好似他对这个世道已经失望透顶。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就算如此老先生也不高兴。”

“他有心事,老人家总是会忧心很多事。”

“老先生忧心何事?”

“忧心天下读书人。”

李玥不解地看了会儿夫君,眨了眨眼又释然一笑,“等夫君老了,是不是也会这样。”

张阳眼神里带着骄傲,“我的晚年肯定是吃穿不愁的,我们要生孩子,把我们的本领都交给他们,让孩子们去闯荡天下,我每天数钱,嗯!多好的日子。”

尽管夫君说得荒唐,生活有了希望会让人憧憬,李玥幸福地傻傻笑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