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二百零八章 欧阳询的逐客令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二百零八章 欧阳询的逐客令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匆匆来到甘露殿,阎立本又是行礼又是主动认错。

李世民很苦恼,现如今如厕都不能这么文雅了,“你都是按照张阳给的图所做出来的?”

阎立本躬身低着头,“回陛下,都是按照张侍郎给的图所做。”

李世民扶着额头,“那现在宫里又是怎么了?”

阎立本回话道:“因为水越积越多,底部的积水便会返上来,已经让工匠们去重新刨土挖坑了。”

李世民想起那股味道心头就是一阵不舒服,“朕还要忍受多久?”

阎立本又是行礼连忙讲道,“已经安排人手,两天之内可以安置好。”

看来这个马桶也并不是这么好用,就像是之前做的大孔明灯一样,看似有用,用处又不是太大,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

夫妻俩每一次来国子监看书,张阳也不来听课,孔颖达也忙得没有去管。

等这对夫妻离开之后,弘文馆的人便来了,说是为了编撰括地志来拿一些典籍。

孔颖达带着几人走入房里很昏暗,驸马和公主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每一次离开的时候都会把这里打扫的很干净。

就连书籍也都是放在原位。

孔颖达很喜欢这种习惯,看着这些弘文馆学士走入架上乱翻,原本整整齐齐的书架要变得乱糟糟。

人与人的区别很大,公主与驸马都是爱读书的人,这类人往往都是最爱护书籍。

再看眼前这些乱翻的人,书卷丢在地上都没有去捡,孔颖达一声叹息,他们不过是为了完成魏王的事情,并不是真正来看书的。

看着这些人带着一堆书籍离开,也不知道有用没用,下一次来还要这么乱哄哄的。

孔颖达心中隐约还是后悔当初答应李世民。

孔颖达重新走入书房吃力地捡起一卷卷,眼前出现一双手将低声的书卷捡起。

抬起头孔颖达见到的是张阳。

“驸马不是已经离开了吗?”

张阳解释道:“落下东西了。”

说完拿起一团棉线,帮着孔颖达把这里的书卷整理好。

“这年头像驸马和公主殿下用心的人可不多了,老夫还听说公主殿下学识不错,不光是数术而且还懂一些工匠之术,当初也听长孙无忌讲过,说是汝南公主可比之鲁班。”

“哪里比得过鲁班。”张阳整理好这里之后,便转身离开。

看着这个年轻的背影,孔颖达抚须笑着低声喃喃自语道:“谦逊,有礼,还爱读书,多好的孩子呀,可惜了。”

张阳拿着棉线团走出国子监,李玥和杨婶就等在门口。

“带回来了。”张阳把线团放进李玥的背包中,棉线团是很重要的东西,关系以后的产业。

回到家中,王婶带来了一箱子活字印刷的模块。

李玥好奇地一个个看着,如今这些模块上还没有刻字,只是一个个用陶土做的小方块。

只是现在拥有的土地并不多,如果土地足够大,张阳坐下来喝下一口茶水,想到了后世的产业集群的概念,其实最早在宋时就有这种概念了,只不过那时候并不是多么重视,知识意识到了产业集群带来的好处。

产业集群是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

这种群体产业所拥有的优势和其他产业是无法比拟的。

需要造就这么大的产业集群,除了需要更多的人力,还要更多土地,光是村子这么小的一块土地实在显得太过拙荆见肘。

说来还是缺少土地。

王婶说着宫里的事情,李玥捂嘴笑着,“那宫里岂不是臭味阵阵?”

王婶又讲道,“还听说宫中的妃子为了掩去臭味还用了不少香皂,一时间香臭混在一起。”

李玥的目光看向张阳,“这就是给你父皇直管马桶的原因?我记得我们的家的马桶下面是个倒弯。”

原本中世纪的时候,最初造出来的马桶确实是直管的。

那时候的人们也有如今李世民遇到的麻烦。

后来有一个家伙想到了u型管。

u型管中间留下的水流可以阻隔臭味,也可以防止管道底部的污秽物反上来。

“我当初就和阎大匠说过马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他非要扛着马桶走,我有什么办法?”

“嗯,那咱们家的马桶管道可不能给阎立本发现。”

这种事情坑了就坑了,只要夫君不会有事,李玥也不愿意去掺和。

王婶也打听清楚了欧阳询的住处。

夫妻俩收拾好之后,出门拜访欧阳询老先生。

欧阳询老先生就住在朱雀大街以东,天子脚下住着不少的大老。

书法大家欧阳询老先生一生也很坎坷,准确的来说发迹于乱世的人经历都挺坎坷的。

隋炀帝在位期间,欧阳询就已经小有名气了,出身名门年纪轻轻就被杨广看重。

后来天下大乱,宇文化及自称天子,欧阳询想要跑还是被宇文化及拿下了。

因为窦建德攻破了聊城,又落到了窦建德手中。

最后李世民在虎牢关大破窦建德,河北平定之后欧阳询与李渊交好,这才安定下来。

直到现在,欧阳询在朝中历任太子率,又在弘文馆任职,李渊给封了县男,这才一直留在了长安城。

期间欧阳询也几度想要告老。

王婶说着欧阳询大半辈子的经历。

对李唐江山来说,欧阳询和孔颖达一样都是值得拉拢的人,这种人可以让朝堂在士林中有不少的威望。

夫妻俩来到了欧阳询府邸的门前,对门前的侍从说明了来意。

之前就和欧阳询有约好,夫妻俩一起走入这个显得有些破败的府邸。

欧阳询正坐在家中吃着一碗稀粥,一旁还有一小碟苦苦菜。

“见过老先生。”夫妻俩一齐行礼。、

欧阳询缓缓放下勺子,“你看到了吗?老夫连勺子都拿不稳,以后还谈何写字?”

一个对书法有大造诣的人,年纪越大手就越不稳,握笔的手不住颤抖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这一次来见老先生在下是想和老先生说之前合作的事情。”

欧阳询叹道:“老夫反悔了,不想与你合作了。”

听他这么一说,张阳愣了愣,“老先生何故出尔反尔?”

欧阳询笑道:“老夫愿意和虞世南他们来往,因为他们的品行端正。”

因为礼部的事情,确实让名声臭了,张阳惺惺地摸了摸鼻子,“在下知道一种活字印刷术,可以让……”

“不必了。”欧阳询深吸一口气,“老夫不想与你合作,倒是听说你教给张公瑾一种叫做太极拳的拳法?此拳法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这都是谁在外面散播谣言?

不是李泰这个小胖子就是李孝恭这个大嘴巴。

张阳躬身道:“哪里有什么延年益寿之功效,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拳法而已,老少皆可练,而且还能练气息,练心神,没这么玄乎。”

欧阳询抚须道:“老夫就是这么认为的,真要是有什么延年益寿的法子,这世道还不乱套了?”

“老先生说得在理。”

欧阳询的目光又看向李玥,“老夫还听闻汝南公主通晓数术,还有精通匠作之道,改建了水车甚至还能把作出一种叫做水轮车的东西?”

李玥礼貌地行礼,“这都是夫君传授的。”

“公主和驸马也别见怪,与老夫有所交谈的人,家中下人都要去查清楚,老夫这么多年不问世事,这不去打听也罢,这一查竟知道和老夫想合作的就是那个臭名昭着的礼部张侍郎。”

臭名昭着?张阳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老先生,这个评价是不是有待商榷?”

欧阳询冷哼一声,“你这样的人在士林之中就是臭名昭着的,如今已经传遍了你的事迹,要不是听说你收复了河西走廊,老夫真不愿意再见你。”

又看了看李玥,欧阳询又讲道:“既然公主殿下有此造诣,应该多多钻研,有朝一日大成,或许也能名留史册,而不是像驸马这般,身负社稷重任整日为了蝇头小利。”

李玥尴尬地笑了笑,“其实夫君没有老先生说的这般,其实……”

“行了不用多言。”欧阳询打断李玥的话语,“合作的事情就不用了,这一次让你们来拜访老夫,也是因为之前的牙刷之情,如今老夫也见过你们了,你们可以离开了。”

张阳站在原地,“老先生,当真不再考虑了吗?我有一种可以让书籍快速印制的方法,此乃活字印刷术,凋版印刷一直以来使用起来不方便,若有一个错字,整个凋版皆废。”

“在下的要求不高,想用老先生的字体来为了的印刷做模板,但凡所印皆有老先生之名,只要老先生允许便可。”

欧阳询笑道:“此等名传后世的大好处,老夫何德何能,老夫给你一副字帖便是,以后就不要再来见老夫了,也不用冠以老夫之名,老夫受不起。”

他走入了房间,让家里的下人拿了一叠厚厚的字帖。

字帖很厚重,字迹也都写在厚厚的布匹上。

欧阳询都下逐客令了,俩人也只好带着字帖离开。

他虽然没有答应,但也给了字帖,对字帖的用意他也没有说。

不想冠以欧阳询之名,可这楷书第一个人写的字天下人谁又不认识。

终究还是被赶出来了。

李玥看着大门深深一礼,“老先生还真是谦逊又古怪。”

表面不欢迎,口口声声下了逐客令。

老先生还是给了厚厚一份字帖,这份字帖也足够临摹了。

张阳感慨道:“老先生属实有心了。”

李玥心里明白,夫君因为礼部的事情导致在朝中和士林之中的名声不好,而且还有士林中人在故意拉踩这种名声。

欧阳询也是士林中人,他一边下了逐客令还给了字帖。

“看来老先生对夫君不讨厌,因为老先生是士林中人,不得不下了逐客令。”

这一趟来见欧阳询的目的算是达成了,几卷布匹垒起来足足有半人高,这上面写满了字。

回家看了之后,初略一算这上面最起码有近万字。

这几乎是欧阳询几年的积累了。

说不定老先生保存了很久这才把字帖拿了出来,为了让天下有更多的读书人,也为了让更多的人练字。

与在仁寿宫的态度截然相反,却完成了当初的约定。

李玥将这些布匹挂在了墙上,琳琅满目地字看得让人一时间眼花撩人。

按照墨色来看,这些字都是在不同时期写的,一些墨迹比较澹的字应该是早年前写的。

这些更像是欧阳询的草稿,往往草稿才能体现字迹最开始的精气神。

或许现在的欧阳询已经再也拿不起笔了,这些草稿的价值非常大,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张阳笑道:“老先生放心,我会让这些字帖的价值更大,您的楷书名传千古。”

有了欧阳询的字迹来给活字印刷做临摹是最好的,漂亮工整的楷书看着就让人感觉很舒服。

李玥的字本来就很漂亮,可她临摹了好一会儿,也只能写出其形。

有了字体的印刷就有了灵魂,也有了更大的价值,老先生一边赶人一边还被字帖给交付了出来,草稿不同于正式的字帖,从草稿中更能看得出字体的变化,看到欧阳询的写字时的心路历程。

欧阳询的字帖挂满了整一面墙,张阳笑道,“咱们家终于又多了一件传家宝。”

李玥闻言看了看四周,“我们还有其他的传家宝吗?”

张阳咧嘴笑着,“其他的传家宝都在你我的脑海中。”

幸福地笑了笑,李玥明白了话语中的意思,数术,公式,图纸设计和科学,这都是传家宝,这些知识要一代代传下去。

“以后我和夫君有了孩子,我一定把一生所学都教给孩子们,在此之前我一定好好学,将夫君的知识掌握。”

把科学知识当作传家宝确实有些不要脸,科学知识是一种不断完善的结果,学无止境。

张阳铺开一张图纸,缺土地!实在是太缺土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