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耽美同人 > 赤色黎明 > 第90章 最期(一)

赤色黎明 第90章 最期(一)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26 来源:88小说

如果一袋化肥从出厂开始到农民手中要经七八道手,农民到底要承担多大的负担是可想而知的。这就是供应短缺必然带来的结果。即便是人民党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在供应渠道上下了大功夫,完善制度,强调纪律,有些地方闹得过分,那也只能杀一儆百。好在中国狂修铁路,政府还出面组建了物流企业,并且允许私人介入物流行业,这才算是勉强撑住了。

为了能从根子上解决化肥问题,中国投入巨大的人力与物力,12.5万吨的合成氨生产线刚完成,新的15万吨、20万吨的生产线试运行就开始了。甚至30万吨的合成氨生产线也按照计划开始设计。不仅仅是合成氨,氮磷钾肥料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都投入巨大。中国是誓要解决这个短缺的现状。

但是在日本,封建山头林立,更没有相对完善的制度来协调此事。陆军部经过一系列的把戏,暂时把合成氨给控制在手中。日本军部没有中国那样投入巨大的资金,利用整个产业的科研力量推进合成氨以及化肥产业的能力,更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军部利用化肥的匮乏,以及民众对化肥的渴望,把原本在日本社会中根本没有地位的日本农民分成三六九等。凡是退役军人家庭,并且在投票中支持军部人选的,就可以得到比较优先的购买权,并且可以得到比较廉价的价格。不是军人家庭出身,但是支持军部的人,则可以得到次之的待遇。至于不支持军部的,那就哪里凉快到哪里去。

如果军部这样的做法真的能够得到彻底贯彻,北一辉也就不说什么了。根据北一辉的调查,事实完全不是军部设想的那样。军部自身就不是一个统一的集团,更没有政治纲领下的纪律。想有效的区分到底谁是军部的支持者,好歹也得有强大的基层力量。军部就把自己的基层力量定位军人以及退役军人。这下就等于军部把基层完全交给了自己分封出去的那些人。掌握了这些分封到的权力之后,这些家庭首先考虑的是怎么维持住与化肥有关的“特权”。其次就是通过这个“特权”赚取好处。

于是一道道环节,一件件欺上瞒下的事情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化肥在基层的买卖混乱不堪,这与军部曾经吆喝的“为农民谋福利”的口号背道而驰。

然而军部那些上层好像并不在乎,他们追求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在选举中让军部指定的人能够当选。在陆军部看来,合成氨是陆军部手中的一张牌,一张非常重要的牌。想让这张牌发挥作用,就必须让这张牌有着足够的吸引力。维持合成氨肥料的供应短缺,是给这个产业增加影响力的最佳方法。虽然陆军部很厌恶财阀与商人,但是他们这做法与垄断集团的恶德商人没有任何区别。

通过画地为牢的方法割据一方,然后用手中拥有的东西来要挟别人。农业国的封建制度因为生产力不够发达,交易范围不够大,所以还有那么一丁点“温情脉脉”的话。工业国的封建制度就完全将封建制度最残暴的一面给表现出来。

为了小集团的利益,人民请去受苦吧!为了小集团的利益,不肯依附这个集团的人请去死吧!为了能够爬到分封权力的最顶峰,任何手段都不是问题。

北一辉对这样的军部已经绝望了。

与军部相比,现任日本首相高桥是清在日本算是个真正的“走资派”。资本主义固然比封建制度要先进,却也没有先进到哪里去。更不用说日本的资本主义制度距离真正的资本主义制度差了好远。

北一辉好歹也是东京地方上的议员,他手下的公社借着最初化肥的影响力扩大了不少土地。集约化的经营使得公社的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比日本其他的小规模的经营者更有力量。加上北一辉开办的连锁产业也有产供销一条龙的规模效应,于是北一辉就成了诸多势力的攻击对象。种地的指责北一辉仗势欺人,做买卖的抨击北一辉廉价销售,欺行霸市。连帮会成员都在反对北一辉,因为北一辉支持高桥是清强化治安,打击黑帮的行动。

至于北一辉在日本发动的“五成税”的政治努力,最后在政府的强制打压下落得无疾而终。政府是绝对不可能减少人民的赋税。他们永远只会感觉税收的不够多。

总之,北一辉作为众多反对者反对的焦点。集结了种种恶德与缺点,随着不同人的需要,北一辉的形象被塑造成“社会主义者”“丧尽天良的大商人”“黑帮份子”“反黑帮份子”“权贵”“**暴徒”……

北一辉倒不是很在意这些批评乃至谩骂,面对的局面只是让北一辉更加坚定了革命的态度。没有一场彻底的摧毁,就绝对不可能有新的日本。

所以高桥是清询问北一辉中国方面同意了出售旧机床的消息时,北一辉尽管知道人民党一定在其中有阴谋,却根本没有提及这方面的事情。他只是很认真的问道:“高桥阁下有什么顾虑么?”

高桥是清的确有顾虑,他曾经希望能够模仿中国的“科技树计划”,但是日本的现状让高桥是清认识到这法子没办法在日本推行。所以高桥是清想推行工业卡特尔。既然日本的主要企业都是小型企业,那么不妨由一系列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构架成自己的组织,集体行动的生产者,这样能够控制其产量。至于生产企业的定价问题,高桥是清希望能够由政府来给出指导性价格。这与日本传统的行会制度也有很好的衔接。而且这还能让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有一个议价机制,不至于让大企业独大。

为了能够尽可能提高中小企业的实力,让它们在与大企业议价的时候有一定能力,高桥是清才费心思从中国进口旧机床。他原本以为中国会不同意,或者设置障碍,没想到事情发展的远比想象的要顺利的多。中国方面居然就同意了。解决了旧机床的来源,高桥是清就开始为怎么分配这些机床感到为难。

合成氨企业在军部的控制下闹出的那些幺蛾子事情,高桥是清非常清楚。但是高桥是清并不想去管那么多。一来是军部有了一些自己的事情,他们也能少惹点别的事情。二来是高桥是清好歹留了一手,把一些合成氨生产线控制在国家手中,这些合成氨生产线是为工业服务的,总算是保证了工业部门的需求。军部那帮人固然蛮横无理,军部与财阀却是敌对立场,有军部在却也能威慑一下国内的那些财阀。

可这些中国的旧设备怎么使用,高桥是清还是心里面没底。到底是分给日本的中小企业,还是干脆建立新的国有企业,这让高桥是清举棋不定。

分给中小企业看似不错,只是天知道中小企业会如何处理这些设备。现在中小企业生存不易,若是他们把这些设备变卖筹集资金,那还不如直接卖给大企业。至于组建国有企业,这个说着容易。可国有企业找不到优秀的负责人,那还是浪费。另外,直接建立国有企业,自然要抢走财阀的一部分订单,财阀们是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的。

说了自己的担忧之后,高桥是清问道:“不知道北君怎么看待此事?”

北一辉认为哪一条路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日本的现状是消费力极端不足。日本社会的生产资料全面私有化,越是扩大产能,局面就越糟糕。找不到销路的话,生产越多,意味着越多的资金被压在生产领域中。钱都在这些生产与投资领域中,人民哪里会有钱去消费?

“高桥阁下,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决定去办吧。很多时候经验更准确。”北一辉答道,“但是最重要的在于淘汰,采用了新设备的企业,就必须淘汰旧设备。”

就在高桥是清与北一辉谈论机床分配的时候,陆军部也好,各大财阀也罢。这两大势力虽然没有互通声气,却都达成了同样的想法,“一定不能让高桥是清得逞!这些设备必须由军部(企业)来掌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