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耽美同人 > 赤色黎明 > 一四七 划地和份额

赤色黎明 一四七 划地和份额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26 来源:88小说

1911年10月10日,内阁总理严复与英国特派代表在北京签署了《中国贸易框架协议》的1912年审定稿。这个消息震动了整个远东,甚至波及了欧美。贸易框架协议之所以是“框架”,也就是说什么都能往里塞。英国方面干脆派遣了特派代表常驻北京。令人感到意味深长的是,副代表则常驻武汉。

在这个协议中,北洋方面是最高兴的是框架协议中将关税的10%直接划拨财政部户头,随时可以取用。历史上清末民初,关税被英国人管住,这笔实实在在的现金流是政府的救命稻草,也是英国控制中国的政府的最大利器。能有10%随意支取的权力,北洋总算是有了活钱可以使用。

框架协议确定了中国“贸易平衡”的进出口理念,也就是说,英国方面、北洋方面、人民党方面,三方银行支持贸易平衡理念。中国进出口额度必须平衡,进口多少,就要出口多少。英国方面当然是极为高兴的,其他各国就极为不高兴。英国有中国需要的商品,中国也有英国需要的商品。既然英国银行承担了金融服务,等于是英国卡了别国的脖子。

北洋政府的外交部立刻热闹起来,各国公使纷纷约见北洋外交部部长。此时外交部长唐绍仪已经动身去了德国,各国公使转而求见内阁总理严复。

不过到了10月12日,内阁总理严复放出了新消。每年将在天津、连云港、芜湖、武汉轮流举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凡是在这四个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确定的订单,将得到优先通关的待遇。

各国公使对这个政策代表的意义极为清楚,这是贸易管制模式。严复在公告中说的很清楚,贸易平衡政策最终是进出口金额的平衡。严复没有言明,而各国公使都弄明白的要点在于,只有这四个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确定的订单,新的贸易体系才会支持。其他的注定会遭到各种刁难。

上海素来是中国乃至远东的贸易中心,可是因为上海现在既不归人民党管,也不归北洋直接管理,所以新的贸易协议直接把上海排除在外。想得到官方支持,就必须主动加入贸易框架协议里面才行。

严复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日理万机,且不说复杂的民政,光这次贸易问题就引发了无数的事端。北洋内阁号称内阁,实际上更像是一个争夺自身利益的会场。不仅工商民部在争夺这方面的利益,民政部、司法部、甚至陆军部与海军部都试图插手其中。海军部部长萨镇冰直接请求南下广州,在广州建起一个新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联省自治的话,广东愿意不愿意参与这件事那是广东自己的问题。哪里轮到海军部靠武力去联合广东地方人士参与这类行径?

萨镇冰和严复是老战友,他一计不成又出一计。福建省很快委托萨镇冰向内阁申请,在福州开辟一个全新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严复不清楚萨镇冰是不是在玩以退为进的把戏。在11月3日,也就是萨镇冰提出新建议后的第三天,福建国会代表便以“严复老乡”的名义亲自进京,到内阁门前求见“严复总理”,希望通过游说,让严复为福建家乡父老造福。

这就是权力的威力,严复一句话就能决定很多人的命运。可是接连三天,福建国会代表都没能见到严复。严复被俄国、德国公使缠住不放。

日本公使倒不是不想参加这件事,只是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深深的得罪了北洋与人民党。日本方面有点不能理解,为什么北洋与人民党之间最后居然能够达成妥协。作为中国文明圈的一员,现在主弱臣强的局势下,势必引发一场最高领导权的斗争。理论上,即便袁世凯不愿意战争,人民党却一定会愿意的。

现实中的结果是,袁克定消失,他的门客同样消失的干干净净。北洋方面大肆搜捕与日本合作的中国人。这些人被捕后也都消失了。行动里面搞的这么狠烈,在情报上却毫无消息。日本公使求见严复,严复冷着脸也都见了。双方的对话中,严复冷漠严谨的一句“一切按照框架协议来办”。就把日本公使打发回去了。

日本公使转而求见袁世凯,袁世凯根本不见。侍从的话是“此事由内阁负责”。这下日本方面终于着急了,袁世凯现在不怎么缺钱,人民党的工业品,例如纯碱、工业酸,小五金,还有各种染料甚至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入日本市场。日本能卖给中国的不过是煤炭,纸等商品。这一实施了“贸易平衡”之后,英国人在经济上完全不支持日本的主张,这可是把日本给难为坏了。

正因为明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又失去了英国的支持,日本公使脸皮再厚,也没办法全面发动自己的影响力。

美国公使没有在这件事里面掺乎,他们最大的贸易对象并不是北洋,而是人民党。与人民党在合成氨方面的合作,给美国财团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人民党开始大量进口美国的机械设备。西海岸的石油也开始大量向根据地销售。同样,人民党的生丝等产品也大量向美国销售。人民党现在掌管了进出口贸易定额的极大决定权。

美国公使干脆跑去会见陈克。事情果然让美国公使相当满意,人民党除了保证维持现在的进出口不受影响之外,又提出了进口菲律宾椰子的问题。

菲律宾俗称千岛之国,无人的大小岛屿众多,这些岛屿上密布着椰子树。美国的工业品越过太平洋运到中国,除了机械设备和大宗商品还有利可图之外,很多商品在中国根本没有销路。反倒是中国方面的商品直接运去菲律宾更便宜。

“我们想试试看椰子买卖。这东西只要运输及时,也就是两三天就能运到中国。”谈判代表王斌被美国方面认为是“qin美派”,他很认真的提出了建议。

“两三天能够运到中国么?”美国公使对菲律宾情况并不太熟悉。

“这东西在菲律宾要多少有多少,也不用运到武汉,直接运到广东就行。”

“你们要椰子做什么?”美国驻华公使并不想让功劳被美国的菲律宾总督抢去。

“吃。”王斌给除了简明扼要的答复。

面对如此直率的态度,美国驻华公使在这件事情上屈服了,“好吧,我会联系此事。王先生,贵方对使用英国银行的服务很满意么?”

和人民党打交道多了,美国方面很喜欢人民党坦率的交流风格,王斌开口谈钱,闭口价格,完全对上了美国公使的胃口。美国的外交官有一个特点,都是各大家族派出来的,外交官么,一来镀金,二来赚钱。人民党大谈买卖,驻华公使,特别是主管接洽人民党根据地事物的美国武汉与芜湖领事馆的官位已经卖到了相当的高价。能与人民党谈买卖的三等参赞,也卖到了两万美元一个。至于领事馆头等参赞,要价从五万美元起,还不打折。

“贵方的意思是?”王斌问。

“我看过《中国贸易框架协议》的全文,里面并没有规定一定要采用英国银行的服务。我们美国银行同样是很有信用的。我们国内认为,关于美国与贵党之间的贸易,无须在这个总定额之下。”

王斌心道,“果然来了。”他脸上没有表情,只是继续静静的倾听。

美国一度主张中国市场“门户开放”,轮到他能在中国市场中大把赚钱的时候,美国方面立刻把“门户开放”的原则抛到了九霄云外。对于已经占领的人民党市场牢牢抓住,不肯让别的国家染指。

十分坦率的阐述了自己的立场之后,美国代表等着王斌回答。

“我认为这个可以从长计议,毕竟商品还是需要竞争的,有竞争才有进步。”王斌慢吞吞的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人民党不想被掐脖子,定额贸易协议执行中,很多东西肯定会变成zheng治斗争。人民党内还算好些,外国人利用垄断优势在价格上掐脖子的话,这就赔大了。特别是根据地自身重工业很落后的当下,人民党需要的恰恰是外国商品之间的竞争。

美国公使自然不肯放弃,他背后的金主是美国波士顿银行。在这次的贸易中,波士顿银行不仅希望能够承担人民党根据地在美国的金融业务,更希望能够讲美国与根据地的贸易从英国人的控制下解放出来。

对于公使先生的努力游说,王斌有点招架不住。他换了一个话题,“公使先生,您考虑过椰子贸易么?”

公使对菲律宾一点都不熟悉,看王斌又提起这个话题,他只得礼貌的答道:“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吧?”

王斌慢吞吞的说道:“假如一个椰子卖一美分。我们买一亿个椰子的话,这就是一百万美元。如果我们买十亿个椰子的话,那就是一千万美元……”

1911年的一千万美元到底有多少呢?大概相当于2011年的五十亿美元。历史上杜邦公司在一战中大发战争财,被美国人骂做良心泯灭的战争贩子。他在整个一战中赚了一亿美元。

美国公使当然不知道几年后杜邦公司打发战争财的事情,他沉默不语,大脑飞速运转。和人民党的贸易与私人贸易不同,这种合同规模大,时间长。如果真的能够达到每年十亿个椰子的贸易量,就是每年稳稳的有一千万美元的流水账目。即便是刨掉了所有的指出,五百万美元的净收益还是有希望的。公使先生自己如果能够作为联系人,抽10%的好处费,一年就是五十万美元。三年就是一百五十万。

“王先生,您觉得这个贸易的确可以达到这个数量么?一年十亿个?”波士顿银行的事情是大事,时间长,利益大。当然谈判起来也会格外艰难。反倒是公使先生眼前的利益很有点短平快的意思,公使把波士顿银行的事情往后推,为更加现实的眼前利益开始谈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