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名门闺杀 > 第六十七章 赵家是非

名门闺杀 第六十七章 赵家是非

作者:面北眉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3:37 来源:顶点小说

红衣姑娘看见三娘与王璟也是一愣,随即柳眉一竖。

“黑炭脸怎么会在这里?”

“放肆。”刘氏喝道:“这是你表哥,谁教的你没大没小?”

一旁的赵慧儿闻言,撇撇嘴道:“她平日里对我这个表姐也是这般没大没小的。”

刘氏眼风凌厉地瞪向赵慧儿,赵慧儿吓得下意识往赵凡身后躲。

“娘,您别生气,仔细着别又气病了。”赵秀娘急急上前,帮刘氏揉了揉胸口。

“月娥!还不快过来给你表哥赔罪。”赵秀娘朝沈月娥喊道。

沈月娥本是不服想回嘴,可一抬头看到刘氏手又不自觉地抖了抖,咬了咬唇,朝着王璟就是干脆利落的一个鞠躬。

“对不起,表哥,都是我的错。”

王璟被她没头没脑的动作吓得后退了一步。

刘氏见她声音僵硬,不由得无奈得摇了摇头。

“你这又是哪里的礼数?好好的上前跟你表哥表姐见个礼。”

沈月娥听话地上前,跟王璟与三娘见礼。

“你们是在哪里见过?”刘氏看向王璟问道。

王璟闻言摸了摸头,看向三娘。

三娘见赵秀娘有些担忧地看过来,朝着刘氏一笑道:“进府的时候遇到的,哥哥因不认识表妹,冒犯了。”

王璟闻言没有出声。

刘氏看了三娘与王璟一眼又看了看低头玩手指的沈月娥,终究是没有再追究。

刘氏又拉着三娘与王璟在榻上说话,没说几句就听到外头有人报说大爷回来了。

不多会儿就看到李氏与一个方脸浓眉的男子走了进来,三娘与王璟知道这就是舅舅了,便又上前去行礼。

赵守业笑着问了王璟的功课,又问了三娘平日里的消遣。

“娘,厨房已经备好菜了。”李氏上前陪着笑道。

刘氏淡淡点了点头道:“摆饭吧。”

饭厅就设在刘氏院里的前厅,一张可围坐二十人的红木镶大理石镙钿圆桌上摆了各色菜式。

“明日将桌子换了,换个小一些的,坐着热闹。”刘氏指着桌子对李氏道。

李氏笑道:“媳妇也早想着要将这桌子换下来了,媳妇记得秀娘住着的院子里有一张紫檀木云蝠纹圆桌,比这个小一号,放在那院子里空着也是浪费,明日媳妇就让人换到这里来。”

刘氏淡淡道:“秀娘住着那院子,怎么就浪费了?她就用不着?”

李氏小心看了刘氏一眼道:“瞧我糊涂了,媳妇是想现在秀娘还住着肯定是用的着的,等她回了家就又闲着了。那院子本是要给慧儿住的,她一个小丫头用不上那桌子,放着倒是浪费了。”

刘氏闻言却点了点头道:“那院子是大了些,慧儿一个小丫头是暂时用不着,就还是留给秀娘和月娥吧。”

李氏闻言一愣,急道:“媳妇说的是桌子,并非是院子。”

刘氏却装作没听见,牵着三娘与月娥往桌上坐了。

李氏朝赵守业使了使眼色,赵守业却正好低头与赵凡说话,李氏气得差点扯烂了手中的帕子。

赵秀娘一直低着头没有说话。

赵家像是没有男女不同桌这么一说,一家人就这么围在了一张桌子上吃饭。

三娘坐在刘氏身边,刘氏手里不停往三娘碗里夹菜,三娘一声不吭,刘氏夹什么她吃什么。

一顿饭下来,三娘觉得自己有些撑了,刘氏却很是高兴的样子。

吃完了饭,赵守业略坐了会儿外头便有管事来找他商量查账的事情,李氏多陪了一会儿也带着两个孩子走了,孙氏院子里就剩下三娘王璟与赵秀娘母女。

“娘,吃一颗银杏丹吧,您今日情绪起伏大了些。”赵秀娘找出一个药瓶对刘氏道。

“你只会天天盯着我吃药!生死富贵皆是命,有什么看不开的?”刘氏瞪了秀娘一眼。

赵秀娘闻言却是忍不住捂嘴低泣了起来。

“娘,您就当是为了我与月娥,好好仔细着身子吧。您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与月娥还不如随了您去了。”

“胡说八道!”刘氏闻言举起了手中的拐杖就往赵秀娘身上招呼,眼见着要打到赵秀娘身上了却是一偏,敲在了地上。

“把药拿来吧。”最终刘氏气呼呼道。

赵秀娘上前伺候了刘氏吃了药丸。

“听说那位治好了太妃娘娘中风之症的蒋太医跟着礼亲王来了兖州,若是能请到他给娘看诊,说不定娘的病就能好了。”秀娘将药瓶收到了自己怀里。

刘氏摇头道:“我们又不是皇亲国戚,高官显贵,太医哪有这么容易请的?何况传闻这位蒋太医虽称为国之圣手,却是只顾埋头钻研药理,不肯轻易看诊。上回两广总督的父亲生病要去请他看诊都找不到人。”

三娘在一边听着却是暗暗挑眉,这位蒋太医上回在普集镇的时候她也是听过的。

“你放心吧,我这条命还能熬上好几年,死不了。”刘氏顿了顿,道:“听说今日沈家来人了?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赵秀娘闻言低头不语。

刘氏见状又要举起手中的手杖。

“外祖母,他们是来给我和娘送衣物的,顺便告诉我们,原来我们住着的院子已经挪给新婚的三堂哥用做新房了,要我们回去之后住到后偏院里去。”沈月娘压抑着怒火道。

刘氏闻言闭了闭眼:“沈家老太太去世的时候沈二郎若是不与大房的人闹翻,如今也不至于如此。”

赵秀娘又是忍不住低泣:“那也是大房的人欺人太甚,将老太太留给二郎的首饰铺子偷梁换柱。若非他们如此作为,二郎也不会为了争一口气坐船出海去行商……呜……”

刘氏叹了一口气,伸手摸了摸赵秀娘的头发:“这都是命,你命不好。当年你与你大姐出嫁前,我给你们算了卦,竟是无一好卦,求的签文也都是下下签。”

屋里气氛正不好,赵氏身边的曾嬷嬷来报说王家来人来接少爷和小姐了。

因张嬷嬷派人来报信的时候就说过三娘与王璟将会住到王家的别院里,因此刘氏听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叮嘱路上要小心,马车赶慢一些之类的。

三娘与王璟都耐心地听了,直到刘氏再也想不出要注意什么,才作罢。

曾嬷嬷笑道:“老夫人您快别舍不得了,让小少爷和小小姐赶紧回去歇着,他们今儿赶路也累了。明日他们还会来看你呢。”

“你们明日不用急着来,睡醒了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什么时候来。早了我也没起身呢。”刘氏立即道。

好不容易等刘氏交代完了,曾嬷嬷送三娘与王璟出刘氏的院子。

“嬷嬷找个小丫鬟领着我们出去就行了,外祖母身边还需要人伺候呢。”出了刘氏的院子,三娘道。

“是啊,伺候外祖母要紧。且这一路上道儿也黑,您年纪大不方便看路的。”王璟也道。

曾嬷嬷闻言看了王璟一眼,柔声道:“小少爷和小小姐都是好性子,和当年的大小姐一样。”

三娘道:“嬷嬷在外祖母身边想必有很多年了吧?”

“是啊,我是陪着老夫人嫁进赵家的,后来我的女儿又伺候了大小姐。只是她年纪大了大小姐三岁,不能陪嫁,便一早配了人。”曾嬷嬷感叹道。

曾嬷嬷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丫头刚从外边进院,便朝她招了招手,那丫头很快走了过来。

“莺歌,这是王家五少爷和三小姐,你来见个礼。”曾嬷嬷道。

莺歌闻言,忙屈身行礼。

三娘见她面容十分清秀,尤其是一双眼睛,虽不大,在明亮的灯盏下却很是清澈。举止也很大方沉静,不由地对她很有好感。

“莺歌是我的外孙女儿,我那苦命的女儿只留下了这么一个孩子。”院门十尺,都被灯笼照的亮如白昼,曾嬷嬷的声音让人听着很是萧索。

“莺歌,你领着五少爷和三小姐出去。”曾嬷嬷很快就收敛了情绪,对莺歌道。

“是的,嬷嬷。”莺歌点头应了,领先半步,侧身带路。

三娘与王璟别了曾嬷嬷带着丫鬟们跟在了莺歌后面。

三娘与王璟身影渐渐被远处的黑暗吞没,曾嬷嬷却站在原地一直没有挪步。她略微暗沉干燥的嘴唇紧抿着,面上却是一丝表情也没有。

“你是在哪里当差的?”三娘问莺歌道。

“奴婢是在老夫人房里管着老夫人的四季衣裳的。”莺歌笑道。

三娘微微惊讶,一般来说管首饰衣裳的都是房里的大丫鬟,莺歌才十岁左右的年纪就做着刘氏房里大丫鬟的差事,倒是难得。

不过想想她的曾嬷嬷的外孙女,性格瞧着也沉静讨喜,便觉得到也合理。

到了二门,马车已经候着了,来接人的是张嬷嬷。

莺歌见人已经送到,便行了一礼回转了。

三娘与王璟上了车。

一路上,王璟显得有些沉默,三娘多看了他几眼,也不贸然相问。

最后王璟自己憋不住,抓了抓头说道:“妹妹,你说的对,我今日不该不问青红皂白就去说人不对。这事不是月娥表妹的错。”

三娘笑道:“那你以后做事是不是会三思而行?也不会贸然出头?”她最怕王璟的直性子会给他带来麻烦,这种性格很容易被人利用。

王璟连连点头:“妹妹放心,我以后定不会再这么冲动了。”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