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名门闺杀 > 第四百三十章

名门闺杀 第四百三十章

作者:面北眉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3:37 来源:顶点小说

宣绍的父亲面上看着吊儿郎当,有时候做的事也却是是幼稚得令人发指,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也一直坚持自己的教法。

宣绍五岁的时候学泅水,别人家的父母定是担心得一直守在孩子身边手把手的教。可是世子大人却是对宣绍说完了泅水的诀窍,并亲身示范了一遍之后,就将五岁的宣绍扔下了河,让他自生自灭。他自己在岸边悠闲地啃西瓜,无视围观群众们愤怒的眼神。

宣绍八岁开始,世子就带着他上山打猎,下河摸鱼。甚至他潜入北疆沙漠腹地之时,也带着宣绍。虽然世子很少说教,他也没有太多的耐性手把手的教,但是他都是将自己一身的本事教给了宣绍。

可以说,宣绍的这一身本事是他实践中得来的,而不是如别的世家公子哥儿们那般的,在温室中,在师傅们的围绕下学会的。

所以即便当年,宣绍年纪还那么小,他也能带着自己的母亲从北疆安然回到京城来。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位世子爷的教育方法还是成功的。当然,也都亏了他生了一个聪明的儿子,若是是愚蠢的,怕是早就被他玩死了。

王璟是很有天赋,也足够努力。但是他的生活经历还是太过于简单。他又是出生文官家庭,在军中也没有太多的裙带关系。所以要想在军中生存,并不容易。

“你应该听说过镇北将军孟擒虎吧?”宣绍低头朝三娘道。

三娘点了点头:“听说过,出身平凡,能有今日是他自己拼搏得来的。”对于孟擒虎这种白手起家的人,三娘心中还是尊敬的。

“他的次子在一次边境的小冲突中死了。”宣绍淡声道。

三娘闻言便提起了精神,这件事情她曾经听说过,还是从沈凤娇那里听到的。沈凤娇听到了沈维幕僚的谈话。当时还说那位小将军的死有些蹊跷。

而宣绍既然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情,那必定是这件事情真的有不寻常之处了。对于这些猫腻,三娘还是想要听听的。

宣绍看着三娘在黑暗中,突然闪闪发光的眼睛,不由得失笑。忍不住勾起手指去刮了刮她的鼻子。

“我应该早就知道的,你喜欢听这些。”

三娘闻言气的踹了宣绍一脚。

宣绍忙抱紧了她哄住:“咳,我的意思是,多知道一些事情,没有坏处。”

说着不等三娘闹,赶紧转入正题:“孟擒虎的儿子我曾经见过,功夫极好,兵法攻略也学得不错,虽然比不上他兄长出色,但是他年纪毕竟还小。缺乏的仅仅是阅历罢了。可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是枉死在了一场小冲突中。”

“你是说枉死?”三娘果然被转移了视线,惊讶道。

虽然有了这个想法,但是真的从宣绍的口中听到,她还是觉得有些惊悚。

战士死在战场之上,敌人手中,这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死法。这样也就称不上是枉死了。宣绍既然说这位孟公子是枉死,那么他定不是死在敌人手中的。

宣绍轻轻拍了拍三娘的背,叹息:“当时他接到线报,有一小股蒙古兵出现在了不远处的村庄。便带了自己身边的人赶了过去。正好与劫掠完了要回营的蒙古兵对上了,双方免不了一场搏斗。不过孟家公子在专心对付自己面前的一个蒙古官兵的时候,一支箭从后方射来,将他射中了。这支箭虽然不足与致命,但是拼斗之时,一点疏忽都是能致命的。孟家公子因分了心,被对方一刀割下来半个头。”

三娘听着心中不由得有些发冷。

战场之上,背后射出来的箭,她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之后呢?没有人查出来吗?”三娘皱眉道。军队中战场上,出现这种对自己的同胞手足下手的害群之马,实在是应该军法处置!不然真是让人心寒。

宣绍摇头:“这事儿不好查,当时孟家公子身后全是他自己带去的人,事后没有一人承认,也没有人看清楚是谁下的手。到后来,朝廷派了人去查探,有人为了立功,也有人为了报私仇,竟互相攀咬起来。整个镇北军差点因为此事,而成了一盘散沙。”

三娘讽笑道:“这还真是能笑掉人的大牙,几万军队没有被蒙古兵打败,却是溃败在内斗之中。”

宣绍心情也十分沉重,不过他还是带着些敬意道:“说起来,镇北侯孟擒虎将军真的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他见场面不可控制,便召集全军,说孟公子的死是他自己学艺不精,在与那位蒙古将领缠斗的时候被对方所杀。还特意向皇上上书说,在北疆的战争结束之前,求朝廷不要再追究他儿子惨死之事。”

三娘心中更是有些难过:“当时不追究,等到时过境迁,又能查出什么来?这位孟公子真是枉死了。可惜啊,看他父亲的为人,这位孟公子想必也是一位可造之材。”宣绍说他本身天赋就很好,加上家教严格,这样的人比较不容易长歪了。

宣绍叹息:“我与你说这些就是想要告诉你,即便是战场上也不是凭着本事和身份就能生存下去的。王璟他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他若是真想走这条路,我会让人好好教他的。”

三娘抱住了宣绍的腰,仰头朝他笑:“我明白你的苦心,哥哥他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也能明白你是为了他好的。其实我也觉得以他现在的阅历,上战场还不成熟。”

若是王璟真的只是平常人家出身的倒也还好,偏偏他出身王家,家世不凡,可是在军中又没有根基。这样的人很容易被人嫉妒欺负的。

王璟这些年来,阅历长了不少,三娘是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成长的,但是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三娘相信,宣绍会好好将王璟教出来的。等到那时候,她也就不用总是为王璟担心了。

宣绍见三娘精神越来越好,便又与她说起了那位蒙古二王子的事情。

虽然宣绍没有明说皇帝之前对他说的关于对付蒙古方面的想法。但是三娘对这种事情有一种天生的敏锐,她从宣绍的一些轻描淡写的描述中就猜到了一些。

“这次蒙古二王子进京,是为了寻求盟友哦,不,盟友他还不够格。”

“是为了寻求后盾来的?”三娘眨眼道。

宣绍真不知道,娶一个太过于聪慧的妻子,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头疼了。

只是三娘既然已经开口问了,宣绍也不隐瞒,将朝廷的打算对三娘说了。宣绍知道三娘不是那种不知世事,不知轻重的女子,她永远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只能是夫妻两人的私下之语。

所以与三娘说话,他觉得很轻松。而且这么多年,他有什么事情从来都是自己琢磨,自己背负,没有人能让他毫无戒心毫无负担的将所有的事情都拿出来分享。三娘的存在,让他心中也十分的惊奇,却是感觉这种心情也十分舒畅。

三娘听了宣绍的话,在心中琢磨了良久:“这么说,皇上与二王子两人是郎有情妾有意?就差捅破那一层窗户纸了?”

宣绍:“”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比喻?

宣绍心中十分无奈,苦笑道:“皇上也并不是非二王子不可,若是乌思其不可用,那便罢了。”

“乌思其?”三娘饶有兴致地叫着这个名字,“我最近有在琢磨蒙古语言,这个名字么”

在宣绍离开京城去北疆的这段时间,三娘对蒙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她试着想要学一学蒙古的语言。只是因为资源实在是匮乏,她想学也没有门路。

不过今日宣绍将之前世子留下来的一本笔录拿给了她,她翻开看了之后,惊叹之余,笑了整整一日。

说起来这位从未谋面的公公,那可真是一个人才。

他记笔录的方法硬是与别人不同,上头除了他飘逸洒脱的草书之外,还有一些他画的图。三娘一开始看到的时候,还以为这位世子爷是穿来的。因为他有时候叙事,使用与现代的漫画相似的手法。

不过仔细看了之后,三娘便否定了这个想法。世子的画风还是很古人的,也没有出现过什么令她惊悚的词句。

只有可能他脑子的回路长的与别人不一样,所以笔记记得十分有趣。让她看着都不想放下来,在宣绍回来之前,她一直在看那本笔录。

还有就是,那本册子上涉及到一些蒙古人名,和名词以及一些奇怪的风俗习惯。这位世子都很八卦地给了详细地描述,有时候甚至有些本末倒置了。

不过却是让人能感觉到,世子大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自得其乐的。

对于三娘地好学,宣绍很是有些惊讶,不过知道三娘喜欢他也没有什么话说:“你若是要学,我以后可以教你。”

三娘闻言眼睛一亮,这倒真是个大好资源,不过她要说的不是这个:“师傅,这可是你说的。那你告诉我,乌思其这个名字是何意?”

对于三娘的称呼,宣绍哭笑不得:“乌思其忠诚的意思。”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