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名门闺杀 > 第一百零四章 蹊跷

名门闺杀 第一百零四章 蹊跷

作者:面北眉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3:37 来源:顶点小说

常嬷嬷将那红线织成的手串交给走过来帮忙的白英,示意她扔了出去。

“老夫人,六小姐的手伤了。”常嬷嬷检查了一下六娘红肿的手腕,禀道。

孙氏转过头来,皱了皱眉:“去请大夫来给六丫头看看,甘松,你把六小姐送回秋衡院。”顿了顿又道:“带她到菩萨面前上一柱香,磕几个头。”

甘松赶紧上前拉了六娘没有伤着的那一只手,护着她去了。

“哥儿们几个都去学堂吧,元娘,三娘,四娘,五娘留下。”孙氏见孙儿孙女几个都坐在八仙桌上不敢出声,有些疲惫地吩咐道。

王玬几人对视了一眼,起身上前向孙氏告退。

孙氏揉了揉眉心,看了孙儿们一眼,见他们正要转身,突然出声道:“这一个月你们都不要在手上绑红绳和带响的物事。”

“是,祖母。”几人虽是不明所以,但还是恭谨地躬身回道。

“你们这些孩子不知道轻重,房里的人难道没有一个知道轻重的奴才?什么东西都敢往身上招!”孙氏却突然发起火来。

屋子里还是没人敢吭声。

“老夫人是为了少爷和小姐们好,这时节在身上带红绳和铃铛是会招来不好的东西的。”常嬷嬷忙笑着想缓和一下气氛,也帮孙氏为刚才的行为解释。

王玬几兄弟出门去了学堂,三娘与元娘几人留在孙氏的正房里糊纸封,写包衣。等到了晌午,才各自回了各自的院子吃饭。因六娘伤了手,姐妹几个便商量了让六娘休息,今日晚上由三娘带了五娘先来孙氏房里,明日晚上再换了元娘与四娘。

回了荷风院。三娘见赵嬷嬷也准备了好些裁好的白纸,一些锡箔还有彩纸,正带着三七和一个小丫鬟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忙着。

“嬷嬷这是?”三娘拿起一个刚被三七用锡纸叠成的小元宝问道。

赵嬷嬷将嘴对准那已经叠成船型的锡箔纸的一角。鼓起腮帮子往里头吹了一口气,那只“小船”便像气球一样被吹得鼓了起来,赵嬷嬷又将它好好地捏了捏。一只银元宝便出现在赵嬷嬷的手中。

“这是中元节要烧给夫人的。”赵嬷嬷摩挲着那只锡箔做的元宝,叹气道。

“祖母那里也要我们姐妹帮着写包衣呢。这些不都是府中准备么?”三娘又拿起一旁的一张紫色的彩纸看了看,猜不出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你这孩子!老夫人还健在呢,哪里能让长辈给晚辈烧纸钱的?给夫人的自然是我们院子里自己备了。”赵嬷嬷瞪了三娘一眼。

三娘点了点头,接过了小丫头手中的一张裁好的小锡纸,跟着一旁的三七认真叠了起来,三七看到了三娘的动作,便特意放慢了手中的动作。一步一步示范给她看。赵嬷嬷见她要动手也不阻拦,只由着她去了,见她折的不对还会提醒一声。

不过,过了一会儿……

“不对,不对!你折反了!”赵嬷嬷实在是看不下去,接过了三娘手中半成型的锡纸,亲手示范给三娘看。

“这回记住了没有。”赵嬷嬷将手中的元宝放到了三娘面前,问道。

三娘看了看赵嬷嬷折好的那一只,又看了看与赵嬷嬷的那一只摆在一起的自己刚才跟着三七折的那一只,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果然。从小就手工作业不及格的人还是不能对自己折纸技艺抱太大的希望。

“哎哟,小小姐诶。刺绣和打络子怎么学都学不好也就罢了,怎么连折纸也学不会?以后可怎么办哟?”赵嬷嬷语气有些无奈又带着些亲昵。

三娘见白英在一旁有些憋笑,三七则一直心无旁骛地做着手中的事情。刚刚坐在三娘这个位置的那个小丫头已经让赵氏打发去做别的了,知道赵嬷嬷也是见身边都些亲近之人才这么说的。

只是手艺被如此鄙视,三娘心中还是有些郁闷的,打络子她是学不会,可是绣花她好歹还会绣几针吧?

“小姐她现在已经学会了好几种针法了,刺绣在配色上连大小姐都要夸赞的。”白英忙收敛了笑帮着三娘辩白了几句。

三娘见赵嬷嬷眉头一皱,像是要长篇大论的样子,忙指了石桌上的彩纸问道:“嬷嬷,这个是用来做什么的?”

赵嬷嬷知道这是三娘想转移话题,也怕自己再说下去真的臊了她,便顺着她的手指看了看桌上的彩纸。

“这是用来做冥衣、纸牛、纸马的。你等下就帮忙画一画衣服的样子吧。”赵嬷嬷知道三娘写字和画画还是能拿得出手的,也想给她挽回些颜面。

三娘忙点头应了。

“对了,嬷嬷,往手上绑红绳和铃铛是有什么忌讳么?”三娘看着三七剪裁那些彩纸,想起了在孙氏房里的事情,问赵嬷嬷道。

赵嬷嬷闻言眉头紧皱:“你从哪里听来了?这是一种招魂的邪术。”

三娘想了想,便小声将孙氏房里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只是没有说孙氏当时大发脾气将六娘推倒在了地上。

赵嬷嬷闻言沉默了很久,问三娘道:“老夫人要你们用过晚膳之后去她房里写包衣?”

三娘点了点头。

赵嬷嬷皱了皱眉头,却没有再问什么了,只认真地叮嘱三娘,如果晚上听到背后有人叫名字千万不要回头也不要应声,不要靠着墙站,晚上累了就要休息不要熬夜写字损耗精气……

原本三娘没想那么多,可是赵嬷嬷一番叮嘱下来到让她心里发了毛。

好在,这时候又刮起风来了,抬头一看天上乌云翻滚,眼看着有要下雨。三娘甚至感到已经有一两滴细小的雨滴滴到了脖颈里。

“嬷嬷,又要下雨了,赶紧将这里收拾了进屋吧?”三娘提醒着不放心地仍对着她唠叨的赵嬷嬷。

嬷嬷这才注意到,才一转眼天就变了,愣了愣,赶紧招呼这白英和三七将桌上的东西往屋子里搬,又朝远处的两个小丫头招了招手让她们过来帮忙。

“造孽哦!不知道是犯了什么邪祟。”赵嬷嬷小声嘟哝,却让站得近的三娘听到了耳中。

刚将桌上的东西搬到正房的明间,外头便铺天盖地地下起了瓢泼大雨。

这雨,一下就是一下午,一直到三娘用过晚膳要去孙氏的院子雨都没有停下来。

“小姐,来将这个穿在面上。”赵嬷嬷拿着一件带帽的长斗篷走了过来。

三娘顺从地让她将自己从头到脚包了个严实。

“我让白芷带了件干净的衣裳去,要是等会儿衣裳还是淋湿了,你就将身上的这一身换下来,一定不要让自己着凉了。”赵嬷嬷指了指白芷手上的包袱道。

三娘也点头应了。

“小姐。”眼看着三娘要往外走,赵嬷嬷又追了上来:“要不,要不你就说你病了,不去了吧?”

三娘无奈地看向赵嬷嬷:“嬷嬷,我这是去给祖宗写包衣。”

“哦,哦,对,瞧我老糊涂了。列祖列宗莫怪莫怪,是奴婢糊涂,我们小姐可没有轻慢之心,你们可要好好保佑她,别让邪物近她身。”赵嬷嬷当即对着屋子拜了起来。

三娘有些奇怪,今日赵嬷嬷怎么这么神神叨叨的?

“小姐,你将这个带在身上,别拿下来。”赵嬷嬷从衣袖里掏出了一张黄色的平安符递到了三娘手上:“这次上回我从寺里求了来,放在佛龛前供奉过了的,你别让它离了身。”

三娘接过后当着赵嬷嬷的面将平安符小心地收到了荷包里。

赵嬷嬷见实在是没有什么要嘱咐了的,便只得让三娘去了。

白果提了一盏气死风灯,白英帮三娘撑伞,白芷抱着个包袱,几人缓缓走进了雨中,朝孙氏的院子里去了。

因为下雨,天色黑得晚,但是府中各条道路上每隔几步远就有一盏气死风灯立着,一路走来到也亮堂。

几人快走到孙氏的院子里的时候,白果突然停下脚步,将手中的灯笼举得高了一些,朝着稍远处灯光照不到的地方喊了一声:“什么人在那里?”

三娘停了下来,顺着白果的目光往暗处看,却只见在这边亮光的衬托下,那边的昏暗处显得更加的伸手不见五指。

“怎么了?没有人啊?”白芷狐疑道。

白果偏了偏头也有些疑惑:“我刚刚明明听到那边有声音的。”

“你听错了,快走吧,别让小姐淋湿了。”白芷将手中的包袱紧了紧,走得离前面的几人近了些。

正在这时——

“扑楞扑楞”

“这是?”三娘皱眉。

“是鸟挥动翅膀的声音。”白芷松了一口气。

白果拍了拍胸口,显然刚也被吓了一跳。

“好了,快些走吧。别自己吓自己了。”三娘摇头道,几人都被赵嬷嬷吓到了。

“玎玲玎玲……”

“玎玲玎玲……”

刚走了几步,又一阵清脆的声音想起。

几人顿了顿,却是再也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加快了步伐。

好不容易进到了孙氏的院子,几个丫鬟竟然觉得有些气喘吁吁了。

在松龄院被灯笼照的恍如白昼的廊下,白果白英几人你看我我看你,皆从他人的眼中看到了恐惧。

“刚刚那是?”

“是铃声。”三娘朝着院外的黑暗处看了一眼,淡淡道。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