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 第四章 不教双眼识玄都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第四章 不教双眼识玄都

作者:中原五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6 03:22:32 来源:顶点小说

少年读书自立,颇有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的气节。请大家搜索(品%书¥¥网)!更新最快的小说

因此为家务操劳,缩衣节食,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亦没有自怨自艾。

只是自半月前,他天天晚上都梦到一个情景,好似有一座山,山很高,团团云雾缭绕,其间有一个高台,明月如水,披洒在道人身上,幽远飘渺。

他就坐在道人底下,那道人化出一面水镜,上面居然有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情景,其中一个美貌少妇和一个儒雅男子,带着一个幼儿,过得极为幸福。

直到后来,那男子有一天得了暴病,很快就逝去。

妇人最后亦改嫁他人。

种种场景,如露亦如电,变换极快,到后来幼儿渐渐长大,分明就成了他自己的模样。

偶尔一梦还算不了什么,连续半月皆是如此,少年不得不心生疑惑。

对应种种,加上近日在邻里间旁敲侧击,心中有了猜疑。

只是他性情沉稳,没有表露。

今日如往常一样,做完手上的活计,才从从容容入堂询问母亲。

他之前毫无异样,突然发问,王氏自然掩饰不住,眉宇间生出异色。

王氏见到少年不急不迫,十分镇定,心想到:到底是他的种,即使长在寻常人家,这份气度风采,亦不是乡野小儿,可以比拟。

她说道:“你既然听到了什么风声,那我也不妨告诉你,你本来姓周,名元亮,远祖周斌还做过大夏朝的宰相,数百年来你周家败落,直到你高祖周秦的时候,在关中清水县做了县丞,定居那里,你祖父你父亲亦在清水县。你生身母亲生你时难产去了,后来便是我嫁给了你父亲周宏文,后来因为一些事故,不得不举家搬到这蜀中,只是在你两岁的时候,你父亲就得了急病走了,他走之后。咱们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只好带着你嫁给了朱家。”

王氏说来简略,落在周元亮耳中,不吝于九天霹雳,原来梦中所见,无一不是真的。

当然他也没氏抛弃他没有成功的那些事,王氏自己也没说。

他只知道王氏虽非他生~母,却带着他改嫁,着实难得,这份恩情。这份养育之恩,重于泰山。

同时亦知道自己不是朱家的子孙,更不知如何自处。

他心中伤感,戚戚之情,王氏亦能感觉到。

当时即使有抛弃他的心思,可是这么多年下来,早就将对方视如己出了。

周元亮默然而退。第二日终于做了决定,说要外出游学。

王氏心里知道留不住,也随他去了。

周元亮孑然一身出了朱家,只感觉天地茫茫,无一可容身之处。

他想到了那座山,山上那个道人。

到底他是有根性的人物。心中隐约知晓恐怕那道人跟自家干系不小。

他读书过目不忘,仔细回忆那山情景,以及山中草木,对应从前见过的荒经,发现那山极有可能是五台山,起初又叫做太乙山。

只是这一路千山万水,他不过十二三岁。要去那里,可谓艰难险阻。

他心中不免道:“亦未必是那里,怎么能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就千山万水而去。‘

心中另外一个声音道:“你已经破家出门,难道就这样灰溜溜回去。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他长在蜀中,当然耳濡目染下,知道大儒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的故事。

那篇文章讲道:蜀中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南海?”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瓶子和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要雇船顺江而下,还没能够去成呢,你能凭借什么去南海?”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

蜀国边境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的路,富和尚没有到南海,穷和尚却到了。人们立志求学,难道还比不上蜀国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周元亮此去即使找不到那位道人,但是一路游历过去,行万里路,对胸中见识岂无增长。

他心念及此,豪情顿生,不禁折下一根树枝,在前面一处空地写到:

孩儿此去别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何处不青山。

虽然是前人旧作,却符合他此时此刻心境。

此事在后世亦广为赞颂,直到将来,周元亮被誉为: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皆从今日开始。

数月之后,周元亮到了五台山附近的白石镇。

这山脚之下,极为繁荣,他还发现家家户户都供奉着一个道士画像,跟梦中所见道人一般无二。

他已经知道这山上住着神仙,有人据五台山的古称‘太乙山’,将那位神仙称作——太乙混元祖师。

听太乙混元祖师讲道,走出去的弟子不计其数,这方圆百里,近十年来更是风调雨顺,安平乐道。

周围百姓淳朴,佳佳供奉,直如万家生佛。

只是数月前太乙山降下一道仙济,从山脚到山顶,只得一条路,那是一条石阶,据传共一万八千级,只有走得上去的人,才能听讲。

那石阶亦是奇怪,一千个人中都未必有一个人能从此路上山,还有些武林高手或者练气士不信邪,用出腾挪轻身的法门,结果还没到山顶,就摔了下去。

轻者伤筋动骨,重者粉身碎骨。

到底还是有些人能通过,别人去问,倒是没有人敝帚自珍,只是道:有志者,事竟成。

说了却等于没说。

第二日周元亮试着去爬那石阶,走到十分之一。便恍恍惚惚,似乎来到一个战场,他是一个士兵,正拿着一杆大枪,和敌军搏杀。

他勇悍无比,每战必先,大伤小伤无数。最后却活了下来。时光荏苒,他也成了一个大将军。拥军边镇,最后没有等到封侯,却等来了一杯御赐的毒酒。

含~着虎泪,饮下毒酒,天晕地转,居然又到了山脚下,一身大汗淋漓。

被冷风一吹,打个机灵。

此时烟霞如染,那太乙山脚下。土质偏暗黄,晚霞一落,登时如云霞卧地,十分迷人。

周元亮没有被景色吸引,只是浑身一点力气都动不起来,躺在草地上。

不禁吟道:“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小郎君,飘然出世矣。”

有人朗然一笑,珠落玉碎亦不及其笑声动听。

周元亮循声而望,长发披散,随意搭在肩上,月白衣袍。点尘不染,面如冠玉,顾盼神飞。

他一路千山万水所见,无一及得上此人风采。

他猛地起身,恭恭敬敬抱拳道:“不知君乃何人?”

那人笑道:

“坐卧漫浮,不教双眼识玄都;

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间一丈夫。”

其诗情飘逸。非洒脱之士不能为之。

他又躬身一拜道:“请问高明贵姓?”

那人道:“你认得我,名字也是我取的,如何到面前又不识得,该打该打。”

不知这白衣出尘之士,从何处拿出一块玉如意,往他后脑勺敲了三下。然后背着双手,施施然走上石阶。

周元亮不明就里,忽然醒悟到刚才明明就是那太乙混元祖师,梦中所见的道人。

只是他一见祖师就被其风采吸引,虽然周元亮才高智绝,在那时候,也想不起来其他的事情。

此刻醒转,却已然错过。

他心中追悔,突然又想到:这祖师敲我山下岂非另有深意。

这山中石阶每天都有人来爬,刚才李志常出现,许多人都认得,只是不敢上前打搅。

便有指着周元亮道:“这人糊涂,刚才祖师当面,却不认得,还挨了几下。”

周元亮听到这些人指指点点,反而平静下来。

时间越晚,留下的人越少,加上夜冷风露重,其他人都离开了,等着明日再来。

月出东山,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三更时分。

周元亮见得四下无人,虽然又困又饿,还是强行迈开步子,往石阶走去。

之前太乙祖师用玉如意敲他三下,走上石阶,分明就是让他三更再试。

他自忖打破盘中之谜,奋力再去一试。

这一次爬上石阶,倒是没有什么幻觉,只是双~腿似乎有千钧之重,越到后面越迈不开脚,只是凭着一股子坚韧不拔的心气,坚持下去。

到了最后阶尽头,就在眼前,突然脚底一软,从上面滚了下去,他心中惊骇,一路滚下去,都来不及感受疼痛。

最后仿佛掉进了一团大棉花里面,等睁开眼。

只见到松坡冷淡,竹径清幽。

有诗为证:

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

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

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

正值好时候,应该访道真。

前面一个小院,院门半开,还有些许香气传来。

他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出了浑身疼痛之外,居然还能活动关节,爬了起来。

周元亮正要进门去,突然想到自己如此狼狈,如何见得这太乙混元祖师。

他便到那清泉边,捧着那冷彻骨的清水,一洗风尘。

虽然浑身发抖,却没有那么污浊不堪了。

他才试着入了小院,但见得里面雕栏玉砌,还摆上了一桌酒席,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而那状貌如青年的祖师,盘膝而坐,背着他呼吸均匀。

他此刻又冻又饿,几乎就要扑上去,享用酒菜。

周元亮还是忍住了,恭恭敬敬参拜祖师,同时自报姓名。

可是一点回应都没有。

倒是那酒菜香气,一点一点往鼻孔钻进来,勾得他馋虫大动。

周元亮还是纹丝不动,仿佛成了雕塑。

不过多时,那祖师悠然醒转,转过身,笑吟吟道:“还认得我不?”

周元亮跪倒在地,道:“多谢祖师指点身世,余粉身碎骨无以为报。”

李志常轻轻抬手,便有一股大力扶住周元亮,同时周元亮不知为何,四肢百骸升起一股暖流,将这些时日的疲累,劳损,似乎一下子都扫除干净。

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这倒不是李志常的作用,而是刚才他在门外清洗时,那一股清泉,乃是此山地脉汇聚,滋阴补润,直到此时被李志常法力牵引,现出了效力。

因为他疲累至极,全身上下更是如饥似渴,将那灵泉效力,如海绵般吸纳。

那一桌酒菜已经消失不见,可是周元亮半点冻饿也无。

他暗道仙家手段果然不同凡响。

李志常道:“叫我伯父吧,我跟你父亲是旧相识,你这一路千山万水过来,我都里,贫道有千般大道,无穷法术,但归根结底,可分成三类,你可选一种学之。”

周元亮没有露出欣喜神色,一路磨难过来,更加淡然。

他恭恭敬敬对着李志常道:“不知伯父有哪三类绝学?”

李志常道:“你能到此处,自是有缘,我且细细说给你听,第一类便是那往圣绝学,学了没有任何神通法术,却可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第二类是便是诸般妙道,学之可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快意恩仇,笑傲神魔;第三类便是打坐参禅,心中安定,有朝一日,见性明心,可以立地成佛。”

周元亮毫不犹豫道:“我选第一种。”

李志常一笑道:“你这一路所见,强梁不少,为何不学那快意恩仇,替天行道?”

周元亮迟疑道:“若非世道不太平,也不会有那么多盗匪滋生,就是有剑仙手段,也除不了根。”

李志常又道:“既然如此,你又为何不求诸佛门广大之法,渡人渡己,使人向善?”

周元亮摸了摸头,不好意思道:“弟子还想为周家留下香火。”

李志常不置可否道:“入我门中,不忌婚娶,你拜在我门下,一个阿罗汉还是成得的,宣扬佛法,劝人向善,也很简单。”

周元亮道:“弟子还是选第一种。”

李志常正色道:“第一种既不能长生,更没有神通,父亲面子上,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一旦选中,再无反悔余地。”

周元亮没有半分迟疑道:“弟子不悔。”(未完待续。)

ps:感谢冰雪为卿的588赏以及已逝青春殇的打赏

...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