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唐朝贵公子 > 第七十五章:朕的刀锋利吗

唐朝贵公子 第七十五章:朕的刀锋利吗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4 07:24:56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唐朝贵公子 !

谁也不曾想到,陛下如此龙颜大怒。

王燕被骂的瞠目结舌,他无论如何无法理解,自己捕风捉影,陛下却认真起来,为了袒护一个陈正泰,竟至如此。

他张口,想要说点什么。

李世民随即冷哼:“似这样的人,留之无益,不如革去,以免其败坏朝堂风气。”

罢黜……

王燕打了个冷颤,他竟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对他这样的人而言,做不做官都不要紧,他甚至现在请求致仕还乡也无所谓。

只是……被朝廷罢黜,却又是另一回事,这是有辱门楣的。

此时他竟有些慌了:“臣有何罪?”

李世民面上的厌恶之色不加掩饰。

对于李世民而言,王燕的可恶之处不在于自己的诗好坏。

而在于旁敲侧击的暗示自己不学无术。

这背后,是王燕对于皇权的轻蔑。

他自认自己对世族已是极尽优待,而自己所作之诗,断然不至不堪入目的地步,王燕此举,不过是借此来羞辱自己罢了。

今日若是放纵了这件事,那么长此以往,李氏皇权还如何巩固?

李世民长身而起,慨然道:“寒随穷绿变,春逐鸟声开……朕来问问你,此诗如何?”

王燕心里一惊,陛下……陛下何故问起这个。

实际上,这课文他只翻了前头几页,便已觉得不堪入目,再不愿去污了自己的眼睛了。

哪里想到,李世民竟当殿念起了这首诗。

此诗他有一些印象……好像从前在哪里看过。

无论如何,这诗的水平还算上佳的,虽不算什么惊世骇俗,却也算是佳作。

李世民继续逼问:“朕在问你,你何以不言?”

“臣……”

李世民道:“这样的诗,也是不堪入目吗?”

王燕猛的想起来了,这……这是陛下的诗。

难道……难道……

他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于是忙道:“陛下,臣……臣以为此诗……此诗……”

王燕尴尬到了极点,他现在遇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局面。

若是等自己醒悟过来,因为这是陛下的诗,自己便立即吹捧此诗,作为高傲的世家子弟,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可假若对陛下的回答不置可否,那么……

就是自己失责,作为朝廷命官信口开河,尸位素餐,这是李世民不能忍的,只能怪自己粗心大意。

他只好垂首,默不作声。

李世民见他犹豫,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朕明白了,你支吾不言,不过是视朕的诗不堪入目罢了,朕的诗确实无法入你的法眼啊,既如此,卿家就不必再留长安了。”

王燕顿时觉得羞辱到了极点,他良久,才艰难的道:“此诗,是上佳之作。”

李世民起身,心里冷笑,到了这个时候,他才说这是上佳之作?

若是朕方才不震怒,这诗想必就污秽不堪了吧。

倘若这王燕硬气一些,朕倒还钦佩你铁骨铮铮。

李世民眯着眼,陷入了沉寂。

殿中安静的可怕。

若李世民此刻,一双虎目,却是迫视着王燕,王燕心肝俱裂,于是求救似的,看向几个相熟的大臣。

只是有人见王燕的目光传递而来,有人躲闪,如此巨大的疏失,还为之辩解,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好在……终于有人出班,道:“陛下,王燕出自太原王氏,王氏为大唐尽忠效死,若是王燕有错,何不看在……”

此人抬出了太原王氏的名头。

太原王氏可是流传了上千年的豪族,便是皇帝也需笼络。

本以为陛下在盛怒之下,作出这不理智的决定,现在只需劝解一番,给陛下一个台阶,此事也就作罢了。

可谁晓得,此人话说到了一半,李世民突然冷笑:“王氏何物?”

王……氏……何……物……

这话的意思干脆利落,太原王氏是什么东西,难道朕还不能罢黜他的子弟吗?

王燕身躯猛的打颤,听到这句话,竟是两股战战起来,此刻他最后一丁点的希望骤然灰飞烟灭,他恐惧的看着李世民,下意识的屈膝拜下:“臣……臣万死!”

须知李世民好歹也是尸山血海中爬过的人,当初的秦王府下的将军们,还牢牢掌控着军权,这秦琼、程咬金人等,此时似乎听出了陛下的心意,一个个面色凛然,也不禁带着杀机,自打做了皇帝,李世民都脾气越来越和善,可似乎有人忘了,站在他们眼前的人是不可忤逆的天子。

李世民毫不客气道:“既知万死,这便丢下鱼符,回你的太原老宅吧。”

“臣……臣……臣遵旨。”王燕面如死灰,此刻他已明白,自己再多的理由,也无法为自己辩白了。陛下既是说出了王氏何物四字,那么……继续挣扎,不过是自取其辱,牵连自己的家族而已。

他顿时已觉得头脑一片空白,万念俱焚,于是叩首,摘下粱冠,跌跌撞撞的告退而去。

殿中气氛出奇的紧张,李世民低头看了御案上的课本一眼,平静的道:“此课文,颇有几分意思,尤其是书中的诗文,都是传世之作,诸卿以为如何?”

他见群臣没有什么反应,有些尴尬,便索然无味道:“今日就议在此,诸卿退下,陈卿,你留下。”

陈正泰第一次见到李世民杀气腾腾的一面,甚至陈正泰毫不怀疑,只要那王燕再敢顶嘴,眼前这本是掩藏在慈爱面目下的李世民,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将这王燕斩于殿前。

众臣复杂地看了陈正泰一眼,纷纷告退。

宣政殿里,宦官们无声的收拾方才因为李世民拍案时所散乱的笔墨砚台,他们一个个吓得大气不敢出。

李世民渐渐平复了心情,缓缓跪坐下,眼眸轻描淡写地看了陈正泰一眼:“此书……可有深意?”

陈正泰道:“恩师,这书是教授流民们识文断字用的。”

李世民听罢,一脸疑窦:“识文断字?庶人也可读书吗?”

“如何不能?”

李世民心情很不好,似乎怒气未散:“莫非还可做官?”

“这……或许某些优秀的人可以吧。”陈正泰顿了顿,随即道:“学生让他们学习识文断字,并非是让他们做官。”

“不能做官,要之何用?”李世民继续追问。

陈正泰叹了口气道:“敢问陛下,难道这世上,只有做官,才需要学问吗?这天底下,处处都是学问啊,在二皮沟,有上万的青壮劳力,若是个个大字不识,就算给他们土地,又能种植出多少的粮食?学生以为,天下处处都是学问,耕种是学问,炼铁也是学问,可有学问的人,统统都在几姓几家那里,他们要嘛是显贵,寄情于山水,要嘛出仕为官,可是……其他学问如何传承呢?一个高明的匠人,碰巧打出了更好的铁,可他学到的只是经验,因为他没有学问,他无法去细究这背后的原理,如此……千年来,先人们就学会了炼铁,可千百年之后,后人们依旧还是用着老祖宗们的办法去炼铁,虽有改进,却依旧难有太大的进步。”

陈正泰顿了顿:“学生炼白盐,造纸,学习的便是细究其根本之道,这个学问,比之做官对天下的益处更大。所以学生以为,这万余劳力,不能平白荒废了,让他们学习基本的识文断字,学习基础的算学,他们之中总会出现佼佼者,去研究更精深的学问。”

李世民听了,若有所思。

不为做官的学问。

他凝视着陈正泰:“庶人也能识文断字嘛?”

此言一出,差点没把陈正泰噎个半死,原以为李世民这样的人,一定跳脱出了高门中那种固有的歧视观念,谁晓得,这等根深蒂固的观念竟是如此的顽固。

陈正泰道:“我想……可以吧。”

李世民叹了口气:“学问哪里是这么容易被人参透的,朕非是不敢信重庶人,朕也算是见多识广,所见的庶人大多愚笨,不堪教化,朕知你的心是好的,只是……望你不要糟践钱财,这钱要花在刀刃上。”

李世民的观念里是……陈正泰人很不错,能挣钱,唯一的毛病就是爱拿着这钱东搞西搞,看着心疼。

当然……李世民对于庶人的歧视,也绝非是空穴来风。

在这个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时代,天下有高门,有寒门,也有庶人。

这天下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绝大多数的庶人,不过是过上了十年的太平日子而已,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随时处于饥饿的状态。

人类的大脑是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才能发育的,一旦没有足够的蛋白质供应,大脑缺乏足够的营养,难免会发育不良。

因而,陈正泰来到这个世界,方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和人甚至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物种的地步。

高贵之人皮肤白皙、高大、强壮,拥有着极好的修养和见识,许多人才智便是后世的人也无法可以与之比肩。

可绝大多数庶人,却是矮小,皮肤黝黑,目光呆滞,唯唯诺诺,明显智力与前者有着巨大的差异。

这长年累月一代代的传承下来,两者的区分愈发的明显,已经到了泾渭分明的地步。

陈正泰想到这些原因,也不好在解释了,只好朝李世明干笑道:“是,学生受教。”

.....

推荐一本书(惊奇赘婿),快上架了,很肥,可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