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唐朝贵公子 > 第三百八十八章:陈家的未来

唐朝贵公子 第三百八十八章:陈家的未来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4 07:24:56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唐朝贵公子 !

报纸让更多人对于科举好奇起来。

毕竟从前的宣传,还只是口耳相传,可随着报纸的出现,让人们可以追踪科举的各种趣事。

从这主考官虞世南的生平,还有从前几场考试所出现的情况。

自然还有一些颇受关注的考生情况,这个时代娱乐少,似这样放在后世让人觉得乏味的事,在这个大唐,却足以让人说道个十天半个月。

榜文一放,次日新闻报便疯狂的售卖,邓健考试时的文章,以及其大抵的生平,也尽都放了出来,头版和次版,几乎都是关于此,从他悲惨的生世开始,随即是如何努力识字,接着便是如何入大学堂用功读书。

这一下子……弄得满城风雨。

颇有几分白居易诗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味道。

这说的是自从杨贵妃得到了唐明皇的宠幸,得到了无数人的羡慕,人们哀叹自己生的为何是儿子,而不是女儿。

凡事,最怕的就是榜样。

以往农夫和仆役的儿子,自然也是农夫和仆役,不会有太多人有痴心妄想。

可如今,一个邓健力压天下世族俊杰,便勾起了许多人的心思。

邓健可以,我家儿孙为何不可?

这种念头,就如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天下躁动。

原本,那陈家所发的课本,其实领的人也并不算多,毕竟真正的富户虽也晓得这课本有用,可是毕竟是免费发放的,纸张却很是低劣,印刷质量也很差,富户人家不差这点钱,宁愿去市面上买精装本。

而大多寻常穷苦人家,做工的时间都不够,连一日三餐都在勉强,哪有这闲心去看书?

可如今显然是不一样了? 前去大学堂索求免费课本的人,可谓是是人满为患!

人们揣着这沉甸甸的东西,仿佛一下子? 自己的儿孙们就有了指望一般? 哪怕将来不似邓健那样? 高中进士第一,即便只是有机会能入学堂,或者只是中一个秀才? 那也是光宗耀祖的事了。

宫中得了榜? 李世民大悦,随即李世民撰文,便又下旨意? 择良辰要亲见众进士? 吏部那里也已做好准备? 要给进士们授予官职了。

按着吏部的意思? 一批优秀的进士? 将直接进入翰林院里? 而名列前三之人,则直接授官七品,其余人则暂授八品,有的入翰林,有的进各部? 先让他们在京里磨砺一年? 此后再授予实职的官? 至各部或者是天下各州补缺。

进士的前程? 是大有指望的,尤其是那些名列前茅之人,譬如这邓健? 李世民就已钦点了,要令他入宫侍奉。

入宫侍奉可是极清贵的事,他的主要职责,就是随扈在皇帝左右,或者是皇帝批阅奏疏的时候,在一旁等候召问。

毕竟皇帝不是什么事都记得清楚,也不是什么事都懂,因而心里有什么疑问,就得有专门的人在身边随问随答。比如去年的时候,是不是哪里出现过水灾,又比如,泸州刺史是何人,此人有什么政绩。这多如牛毛的细小事,皇帝是不可能牢记的,因此,就需向待诏或者是值班侍奉的大臣询问。

这就要求,这随扈的大臣,必须得精通天文地理,博闻强记,要随时补充关于朝廷还有各州的讯息,甚至包括了数不清的公文往来还有旨意和奏疏,只有对这些了然于心,才可随时在皇帝询问时,对答如流。

另一方面,皇帝可能在某些拿捏不定的事上询问意见,当然……他们毕竟官职卑微,所以只是询问而已,这也必须要求,这样的大臣说话能够入情入理。

当今皇帝不是寻常人,你糊弄不到他,想要影响皇帝的想法,就必须确保自己当真有真知灼见。

这种职责的压力很大,但是极为考验人,当然,只有经历过这样考验的人,方才可称的上是朝中重臣,一方面靠近权力中枢,另一方面可以随时获得皇帝的赏识,前程是不可限量的。

当初的马周,就是值班侍奉,此后才到了东宫,成为了左春坊大学士,坊间已有传闻,将来若是太子殿下登基,马周一定能够拜相。

而邓健现在的起点,一点都不比马周当初的要低,只要中途不出大差错,那么前途也就绝不在马周之下了。

再者说了,邓健虽然出身卑微,可毕竟是陈家大学堂的得意门生,他的同窗有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儿子,其他的学弟和学兄,此次考取进士的有六十多人!

这样的身份入仕,甚至绝不会比韦家、崔家这样的大族子弟人脉差了。

毕竟,你一家一姓抱了团,可人家背后,可是一个学堂的力量。

你门生故吏再多,可人家学堂第一期、第二期,还有未来第三期源源不断的弟子如开闸潮水一般蜂拥进入朝廷。

人家就是奔着人海战术去的,压根就不跟你讲什么武德。

至于那些名落孙山之人,有的还打算继续再考,也有人心灰意冷,毕竟……这么多学兄和学弟都高中,唯独自己却是名落孙山,难免意志消沉,便索性再不考了!

不过他们本就有举人的身份,大多便留了校,在学堂里教书,或进教研组,或是进了教学组!

这科研组也是一个好去处,在这学堂里,待遇优厚,他们从前本就在此读书,所以早已习惯了学堂里的氛围,反正在此……不但有优厚的薪水,便是住房,陈家也给你准备好了,而出门在外,别人听闻你是大学堂的先生,都会格外的青睐一些。

陈正泰此刻终于长出了一口大气,第一批的生员终于出来了,于是亲自见了这一批高中的进士,好生安慰了一番,众弟子自是感恩戴德。

陈正泰倒没啰嗦,只讲了一些大家要团结之类的道理,便放了他们走。

只是,三叔公却是在外头探头探脑,等人走尽了,才高高兴兴的进来,喜滋滋的道:“方才见那些生员,一个个饱含热泪的样子,老夫真的很感动啊,他们是有良心的,现在做了官,也不会忘本。”

陈正泰边站起来,边道:“叔公说的是。”

三叔公却道:“只是……人是教出来了,往后就这般偶尔让他们来拜一拜就行了吗?”

陈正泰立即醒悟,三叔公这定是话里有话了,于是道:“怎么,三叔公有什么指教?”

“指教谈不上。”三叔公乐呵呵的道:“只是他们既入了仕,正泰你也要为他们想一想啊,这里头有不少进士,家世门第并不好,若是我们陈家不帮衬他们,他们将来在仕途上吃了亏,还能找谁?老夫思来想去,咱们既把人教了出来,就得对人负责,这就好像,你娶了媳妇进了家门,便将人搁在房里独守闺房一般……”

陈正泰:“……”

嗯,陈正泰觉得三叔公这个解释好……

三叔公咳嗽道:“所以呢,老夫觉得,该和他们每月定个日子,偶尔一起出来坐一坐,吃个便饭,或者是一起喝点酒聊聊天也是好的嘛。除此之外呢,有些事,要事先通通气,到了逢年过节,该让他们来拜见的时候,还是需来拜见。我们陈家是无所谓,可难得让他们一道来,不就是让他们同门之间,多个机会可以彼此增进同窗之谊吗?”

其实三叔公已经说的很隐晦了。

可陈正泰听到此处,却一下子身躯一震,下意识的道:“党鞭?”

“什……什么?”三叔公不解其意的看着陈正泰。

可陈正泰却奇怪的看着三叔公,不得不说,这三叔公,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

所谓党鞭的概念,其实就是凝聚同党用的,毕竟人家做了官,你如何约束他们?如何确保他们能够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再好的关系,时间久了,也可能慢慢淡去,当初可能是志同道合的人,可过了十年二十年之后,还能继续保持初心吗?

这个时候,这个团体之中,党鞭的作用就出现了,这个叫党鞭的人,负责联络所有人,既负责将大家凝聚在一起,同时确保大家能够一致对外!

而这个人必须站在幕后,利用情感、利益和愿景等等一切东西,来保持大家的团结一致。

三叔公虽然没有挑明来说,可实际上……他想要实现的就是这么个玩意了。

要将所有入仕的人凝聚在一起,如此,将来才可众人拾柴火焰高!将更多生员推向高位,同时也可使陈家借助于此,谋取更稳固的地位。

只是……若是这样做,那么可能就牵涉到了结党的问题了。

不过……好像在大唐,结党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之事,最直观的就是唐朝时期的牛李党争。

可陈正泰的心里还是有些犹豫起来,当真要这样做吗?

“正泰。”三叔公似乎也看出了陈正泰的疑虑,于是很认真的看着陈正泰道:“都到了这个份上了,咱们陈家培养了这么多人才,若是对这些人放任不管,那么这些人得了你的传授,又能有什么作为呢?你不去争取的东西,别人却会争取,等到了别人占据高位时,要打压大学堂的门徒,你便是想要反击,那时也徒呼奈何了。”

“天底下,无非就是一个利字,用你的学问和希望去将人聚拢在你的身边。而后再用利益去驱使他们为之效命,将来……往私里说,陈家可以借此飞黄腾达,百世不衰。往公里说,既然你认为陈家现在做的事是对的,那么……为何不借助这些门生故吏,去实现更多你从前不敢去做的事呢?你懂……老夫的意思了吧?”

“如何联络,彼此之间又怎样驱使?”陈正泰看着三叔公。

三叔公似乎早就想好了,便道:“得有一个人,专门操办这件事,每月沐休,先确保大家来拜见,而后预备一个宴会。朝中的事可私下里商议。对于陛下而言,至少现在这不是什么要紧的事,陛下本就想借助科举的进士们,来压一压世族的气焰,他们势单力薄,陈家出头,没什么不可。实在不成,这宴会之中,可多请太子出面。”

陈正泰真心佩服三叔公在这种事上的能耐了,他认真听着,心里一一记着,又道:“还有呢?”

三叔公便继续道:“得有奖惩的措施,只是暂时,这奖惩还不容易做到,先将人心拉住吧。”

陈正泰苦笑道:“这个,我再想想吧。”

陈正泰当然清楚,党争意味着什么,可实际上……当这么多大学堂的人入仕的时候,某些时候,陈家可能被推着走到那一步,毕竟……这么多的进士,他们需要前程,他们既需同窗作为人脉,也需像陈家这样的大树乘凉。

同样的道理,一旦大学堂入仕的进士越来越多,那些依靠着血缘维系的世族,难道肯甘心吗?他们要嘛加入进来,要嘛也会抱团一起,对入仕的进士采取压制的态度。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也由不得陈家了。

三叔公这辈子,确实活的很明白,他只怕早就想清楚了这个问题。

陈正泰发现很多时候,自己在三叔公面前,依旧还像个稚嫩的孩子一般,若不是因为有穿越者的优势,只怕连给他提鞋都不配吧。

三叔公深深的看了陈正泰一眼,而后道:“这些许的事,老夫先代为安排,你也不必急着下决心,只要人心还维系得住,等你想明白了,到时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你放心,老夫其他的事未必能办好,可和人打交道,这是再擅长不过的事了,只是……老夫不能一个人来,得再派一个副手,老夫老啦,随时可能归西,将来这些事,还得让青壮的干,不如……就让你的父亲致仕吧,他对官场并不热衷,索性就让他回到家里来,老夫来掌舵,他来办细务,将来老夫老的动得不了时,再让你爹来执掌,届时也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了。”

…………

求支持,月票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