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唐朝贵公子 > 第一百二十五章:亩产千斤

唐朝贵公子 第一百二十五章:亩产千斤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4 07:24:56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唐朝贵公子 !

韦玄贞本就对陈正泰恨之入骨。

上一次还让自己吃了大亏呢。

他不服气。

此次陈正泰因为隐匿逃奴的事,引发了整个世族的同仇敌忾,正好趁此机会,好好教训这个小子,最好是将这个人流配到三千里外去。

失去了陈正泰的陈家,迟早会沦为一块肥肉,到时……韦家可以撕下最肥的那一块。

陈正泰却朝韦玄贞笑了笑:“韦公真的想看我那价值连城的庄稼田?”

韦玄贞面无表情:“老夫没见过什么世面,当然想看看。”

李世民见二人又有斗嘴的迹象,此时心里却显得很是不高兴,陈正泰你都到了这个地步,还在此逞口舌之快,朕这些日子为你操碎了心,你还在此悠哉悠哉,这个小子……

心里想骂,可却知,此时正事要紧。

于是李世民绷紧脸:“到底是什么庄稼?”

陈正泰却很笃定:“恩师,要知道是什么庄稼,首先……得先吃一样东西。”

又是吃。

御审呢,能不能严肃一点?

李世民已经觉得这个御审,已经偏离了未知的方向,从原告反水,再到吃,这普天之下,怕是从没有过这样的御审吧。

李世民板着脸道:“这不是儿戏。”

可李世民的话音落下,韦玄贞的眉梢却是一扬,其实他巴不得这一次御审越荒唐越好。

这陈正泰越是在此胡闹,到时陛下越是下不来台,到时就算是想要包庇,也是不成了。

韦玄贞道:“陛下,既然陈正泰极力辩解,这吃又和此案有关,何不先看看他故弄什么玄虚呢?如若不然,只恐就算陛下降罪,他也不能心悦诚服。”

韦玄贞话音落下,便有许多人跟着道:“是,既然陈正泰提到了吃,或许此案,真与这吃有关,何不让这陈正泰试试看呢。”

李世民见众人都这样说,心里叹了口气,他不禁有些揪心,也罢……朕能帮的,也只能帮到此了。

于是,叹了口气,随即看向陈正泰道:“你仔细考虑清楚,不要自误。”

这是向陈正泰发出了最后的警告,李世民希望陈正泰能够听懂。

陈正泰道:“那么学生是否可以去去后厨,这种东西,别人没有烹饪的经验,学生只好亲自来弄。”

许多人不禁窃喜。

这个陈正泰……真的是无知者无畏啊。

御审的时候,他想着吃。

吃也就吃吧,偏偏这个家伙,还喜欢自己做。

所谓君子远庖厨,他哪里像个郡公啊,不过……也好,等这家伙流放到三千里外了,说不定他这厨艺,倒是可以大展身手。

李世民只阴沉着脸,点点头。

这时韦节义来了精神,道:“陈兄,我也要去,我要和你一起努力、奋斗。”

“……”

韦玄贞只恨不得上前去,将这该死的侄子一巴掌拍死。

陈正泰和颜悦色对他道:“乖,我去去便来。”

人已溜了。

…………

陈正泰已到了后厨,在这里,陈正德等他多时了,一见到自己堂兄来,立即道:“兄长,你无事吧,你面色怎么这么好。”

陈正泰鄙视的看他一眼:“少来啰嗦,东西预备好了吗?”

“都好了。”

陈正泰拍拍他的脑袋,欣慰的道:“不错,不错,有前途,陈家其他人我都瞧不上,只有你这兄弟,我最是欣赏,将来的前途,只怕不在我之下,好好努力,还有……别在这碍事,到一边去。”

摆在后厨的,是十几个马铃薯。

这马铃薯个头不小,而且都已削了皮,陈正泰抬起菜刀,毫不犹豫都将这马铃薯切片,成蒜瓣状,另一边,早有人架上了灶台,灶台上是一口大瓮,大瓮里的水烧热了,陈正泰往烧热的水里撒上盐,而后将马铃薯丢入沸腾的水中,这马铃薯便在沸水中翻滚,至八成熟时捞出。控干水之后,再让人烧了一点热油,而后,再将八成熟的马铃薯丢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最后再将这金黄的马铃薯捞出。

这金黄的马铃薯,发出了奇异的香气。

陈正泰急匆匆的将东西放入食盒,又回到了明伦堂。

明伦堂里,所有人都等的急了,大家议论纷纷,有人低声道:“这陈正泰只怕又想借美食来讨好陛下,事情这般严重,便是山珍海味,他陈正泰竟还想靠这个脱罪吗?”

“陈家人脑子都糊涂,我早看出来了。”

“隐匿逃奴,十恶不赦………”

却在此时,见陈正泰提了食盒来。

大家便都不做声了。

陈正泰将食盒揭开:“恩师……此物将马铃薯,恩师不妨尝一尝。”

张千见状,上前接过了食盒,又朝一个宦官使了一个眼色,那宦官正要上前来试毒。

李世民心里焦灼,他已预感到,今日这弟子算是彻底要葬送了。

不耐烦的道:“不必试啦,送到朕这里来。”

紧接着,李世民坐下,张千便躬身将这已油炸过满是橙黄的马铃薯端出。

李世民取了筷子,当着众人的面,只轻轻的用筷子夹了一些,送入口中。

大家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玩意虽然闻起来挺香。可又如何呢?

虽然这香气似将许多人的馋虫勾起来,可大家都板着脸,却还是一副绝不容自己被人收买的样子。

这炸的金黄的马铃薯此刻入了李世民的口,

先是一股浓香,随即便是一股带着几分带着微咸,可等他咀嚼时,却又有几分甜腻的味道。

马铃薯含有大量的淀粉,因而自带着几分甜腻。

而这马铃薯经过油炸之后,同时有几分松脆,这味道……不错。

可是对于李世民而言,也只是不错而已。

他吃惯了山珍海味,对这新奇的食物,能有不错的评价,就已算不错了。

李世民徐徐放下了筷子,抬头看着陈正泰:“这便是你的庄稼?”

“是。”

“今日朕在御审……”

“请恩师继续品尝。”

”你这是何意?”李世民脸拉下来,还要吃?

陈正泰很认真的道:“这两个马铃薯,乃是学生亲自烹制的,学生希望,恩师能够吃干净。”

李世民显然觉得陈正泰有些不识趣了,火烧眉毛了,还在此故弄玄虚。

其他人都不禁哂笑。

韦玄贞在旁起哄道:“陛下,既然此子有如此求情,不妨满足他的愿望。”

他心里想,以后陛下就再吃不到陈正泰所烹制的食物了。

李世民脸色更凝重,却还是继续动了筷子,他心里颇有几分遗憾,看这小子一点都不在乎的样子,只怕是真不知死活了……难道……这是他对朕尽的最后一次孝心,他自知自己罪责难逃,所以……

李世民动了筷子,一口口的将这马铃薯吃下。

这一盘马铃薯,是两个马铃薯制成的,足有四五两重,因为马铃薯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带来丰富的热量,所以李世民吃下了一个之后,便略觉得自己有些饱腹感了。

他继续吃下去,直到两个都吃完了,这才放下了筷子,此时……肚子已不只是饱腹感,而是略有肿胀感。

他是清早摆驾而来。

沿途耽误了不少时间,因而现在已接近正午,吃之前,肚子略觉得饿,可现在,却觉得自己恢复了精神。

这食物,一旦吃饱了,便觉得有些腻味了。

李世民心里想,和那筒骨汤相比,这叫马铃薯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特别,吃起来……感觉更像是煮熟的五谷。

“恩师吃饱了吗?”陈正泰很关心的道。

李世民只点点头。

“敢问恩师,这马铃薯的滋味,不会不合恩师的胃口吧。”

“尚好。”李世民觉得再这样进行无关紧要的对话,让这御审直接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陈正泰道:“若是从此以后,让这马铃薯,来代替主粮,恩师以为如何?”

代替主粮……

李世民一愣。

在古代的世界,人们对主粮的印象是五谷。

所谓五谷,分别是稻、黍、稷、麦、菽,其中稷为五谷之长,这稷其实就是高粱,因为在古代,人们食用更为普遍,所以慢慢的‘稷’就成了古人们谷神的象征。

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社稷二字,其实分别是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的合成。

社稷……即土地和粮食。

在古人们的世界观里,土地和粮食乃是一个国家存续的根本,作为君主,需设社稷坛,并且亲自进行祭祀,以希望上天能够风调雨顺。

由此可见,这粮食对于一个统治者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农业社会,这是国家的基石,是一个王朝兴起的必要条件。

这东西……能代替五谷吗?

李世民心里生出了疑问。

方才他只将此物当作寻常的食物来吃,并不觉得这食物有什么特别,可现在回想着那滋味……还有自己的肠胃里那一股充实的感觉,李世民不由皱眉起来,随后,他徐徐点头:“此物,倒是和五谷的滋味相差不大,只是朕吃惯了白米,倒是觉得白米更合胃口,不过……若称它为谷,倒也无妨。”

陈正泰正色道:“学生的庄稼田里,种植的就是这马铃薯啊。”

李世民这才意识到了什么。

听这陈正泰说陛下所食之物,可以替代五谷,一下子让百官们打起了精神,他们争相的望着李世民身前案牍上的马铃薯残余。

“学生这些时日,在二皮沟,开垦出了一片田地,便是种植这马铃薯,所以规定,在这试验田附近,任何人出入,都不得随意践踏庄稼,尤其是不得骑马。半个月前,韦节义老弟骑马来此,带着一群奴仆,纵马差一点便践踏了庄稼田。学生只恐这庄稼有失,所以情急之下,失去了理智。这半月以来,学生以为如此,所以被拘押了起来,如今已经做了深刻的反省,无论是任何理由,学生也不该打人的,尤其是韦节义贤弟,他虽有错在先,可他毕竟不知道……内情,如今因为这一场误会,闹出了这样的大事,以至连恩师也都惊动,这实在是学生的过失,恳请恩师恕罪。”

陈正泰郑重其事的表达了歉意。

事情是我干的,所有的罪我都认了,打人是误会,现在我知道自己错了。

李世民听罢,脸色缓和,他低头看着这马铃薯,心想,如此甚好,朕就坡下驴……

“陛下……就算这马铃薯可以替代五谷,又能如何?天下本就有五谷,本就不需要其他的食物来替代它,陈正泰在此故弄玄虚,寻了一个庄稼,就想因此而脱罪吗?臣看这马铃薯,也没什么了不起,臣可以吃稻米,可以吃稷谷,可以吃麦子,为何要吃这马铃薯?陈正泰口口声声的说,这马铃薯价值连城,即便它是谷物,又如何称的上是价值连城?恳请陛下,为臣做主。”

韦玄贞忙是站出来,他觉得这陈正泰挺莫名其妙的,就靠这个?便想脱罪?

这简直就是侮辱天下人的智商啊。

众臣纷纷颔首点头,觉得有道理。

李世民虽不愉快,可似乎也没什么说辞,这一次……百官们可谓是异口同声,今日若是不处置陈正泰,只怕天下的臣民不服气,不过这马铃薯,倒也稀罕,不知是否可以对陈正泰从轻发落。

可陈正泰道:“韦公,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这马铃薯,确实是价值百万金,价值连城啊。”

“胡说,你来告诉老夫,这如何就价值百万金了。”

陈正泰道:“因为它可亩产千斤。”

此言一出。

整个明伦堂里格外的安静了起来。

韦玄贞几乎觉得自己已无法呼吸。

亩产千斤,这是什么概念?

在当前条件之下,寻常百姓在江南上好的水田里种植下稻米,若是丰收,大致能收稻米两石半左右,在唐朝,一石大致等于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说,一亩最上等的田地,若是遇到了丰收,可以收到了近三百斤的稻米。

可若是在北方种植的是小麦的话,能有这样的收成就比较困难了,一年能收两石,已是最上等的田地。绝大多数的麦田,只能收到一石半左右,即两百斤不到。

这便是整个大唐的产量,因而…在大唐的寻常百姓看来,一户人家,若有三十亩地,才可勉强的填饱肚子,并且能在岁末时,储蓄一些余粮,以应付可能到来的自然灾害。而若是一户只有十几二十亩地,便只能勉强让自己不饿肚子,而一旦遇到了灾荒,整个家庭便极有可能陷入卖儿鬻女的境地了。

限于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低下的问题,从东汉至隋唐这个时期,中原的土地虽是肥沃,可承载的人口却并不多,究其原因,便是如此。

亩产千斤呢?亩产千斤就等于一亩地可以当作五亩地来用,这是什么概念啊。

韦玄贞张大口,此刻彻底的懵了。

李世民脸色发青,亩产千斤,这是他无法想象的事,他甚至觉得自己有些眩晕,就如是在梦境一般。

不对……就算是朕做梦的时候,也不过是梦到了大丰收,一亩地,长出了三五百斤粮,而后普天同庆,举国沸腾。

可是……

李世民突然厉声对陈正泰道:“陈正泰,你不要胡言乱语。”

“陛下若是不信,那么就请陛下亲往试验田,这几日,恰好试验田中的马铃薯已经成熟了。噢,对啦……学生还忘了禀告,这马铃薯……可以做到一年两熟,甚至将来可以做到三熟……”

亲眼去看看……

对,眼见为实。

李世民竟是鬼使神差一般,他已觉得他的身躯,已经不被自己的意识所使唤了,陈正泰的话,就好像有了魔力一般,于是起身,绕过了案牍,口里喃喃念道:“在何处……在何处……”

粮食……粮食啊……

那混沌的脑子里,似乎只剩下这两个字了。

群臣哗然,人们惊疑不定,于是彼此对视,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了无比的诧异,整个明伦堂已乱成了一锅粥。

韦玄贞不相信,他打死都不相信,见陛下如此,于是忙是阻拦李世民:“陛下,陛下……不要听此子胡言乱语,陛下……难道忘了,陛下这是在御审……”

韦玄贞阻在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大怒,站在眼前的,算是自己半个大舅哥,最重要的是……此人乃是韦家的大家长,长安韦是,出自名门,平日李世民都对他们有几分忌惮,可现在……李世民犹如一头蛮牛,抬起手来,干脆利落的便打在了韦玄贞的脸上。

啪……

李世民擅长弓马骑射,孔武有力,这一巴掌下去,直接将韦玄贞打飞,他身躯竟好像是断线珠子一般,落在了一丈远的地方,先是觉得自己的下巴被打歪了,脸上火辣辣的疼,可随后,又摔了个鼻青脸肿。

此时……听到李世民的咆哮:“滚开!”

………………

睡过头了,本来是熬夜更新的,但是忍不住睡了,今天第一更更得有点迟,还有两章一万字,老虎会尽快奉上。希望大家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