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绍宋 > 同人10:梦京华——楚茗淮鲤

绍宋 同人10:梦京华——楚茗淮鲤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4 06:16:56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绍宋 !

正式迁都燕京的那个夜晚,杨沂中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金国殄灭,敕约已成,北疆大定,又花了几年谋划、营造,慢慢迁都至此,尘埃落定后,官家在拿原金国皇城旧物利用改建的宫中摆了一场宴席,几乎喝到酩酊大醉。杨沂中和邵成章一左一右,把官家从设宴的大安殿扶回昭明宫(注1)时,清楚地听见这位官家嘴里在说着胡话,什么“普普通通大学生”、“京城啊我回来了”、“帝都现在就这就这”、“要搞紫禁城吗算了太花钱了……”

邵成章一脸茫然,杨沂中心底转过了千百个念头,一句话也没说。只屏息静气地听着官家的梦呓渐渐被呼噜声取代,他才回到自己的宿处,忽然动容。

迁都已定,燕云尽复,千秋功业,已然奠下根基。酒意蒸得他头脑昏沉,此时再想起靖康之前东京旧梦,建炎元年风雨飘摇,八公山上国仇家恨,只令他神思恍惚,不知是何夕何年,何处梦中。

迷迷糊糊间,杨沂中被灯光晃醒了。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站在一座高得有些超出想象的大楼前。他的面前摆着一个巨大的,有着六个轮子的大盒子,十几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正排成一队往里走。他们衣着打扮都颇古怪,男子居然都是短发髡头,女子衣着则颇为大胆,肩颈手臂大腿都能露在外面,看众人表现,似乎也不以为然。

“赵玖,快上车!”等到大家都进了盒子之后,一个年长些的男子自盒子口探出身子来:“就等你了!”他的口音颇类北地方言,虽有微妙不同,倒也勉强能听懂几句。

杨沂中乍听得“赵玖”的名字,也未太惊讶,只当同音,但随即响起的熟悉声音,却把他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就想喊官家。

“来了来了!”一个背着包的年轻人一路小跑冲了过来,三步并作两步跳进了那个盒子。杨沂中下意识地跟了过去。这个人身量不矮,不过还是显得有些瘦弱。五官与官家并不相似,但显出的情态倒有些像官家……不,杨沂中目光落到对方衣服上那只抱着脑袋,神情呆滞的大头鸭子上,突然怀疑自己的眼力,他怎么会觉得这只鸭子与官家也有几分神似?

杨沂中也进了那个盒子,可盒中众人像是没看到他一般。赵玖抱着包跑到最后一排坐定,年长者挥手对最前排那把着一个古怪圆盘的中年人道:“我们人齐了,师傅开车吧。”

盒子突然动了起来。杨沂中猝不及防地向前倒去,他下意识地扶住座椅,却看到自己的手从中穿了过去,丝毫没有受阻。他站稳了身形,才发现自己的脚也是虚浮在地面上的。

这是梦吧。杨沂中挪到后排,在那名为“赵玖”的年轻人面前挥了挥手,对方毫无反应。他立刻释然了,既然是做梦,那么一切都无所谓了,只要随心所欲就好。

他把视线投向窗外,就再也移不开眼了。虽是夜间,街边的灯盏却依旧大放光芒。宽阔的道路上居然有大桥凌空飞架,也不知是何用途。而在路口,还有会自动改变颜色的灯指挥方向,红绿橙黄,井然有序。街边高楼鳞次栉比,各色店铺虽未开门,但门前都有彩灯闪烁,远远望去,恍若霓虹。街边虽暗,也看出有绿树成荫,鲜花盛放,一派盛景。

真是奇景。杨沂中怀疑自己来到了什么神怪世界,但他在路边的路牌上发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比如玉渊潭,莲花池,甚至还有一条“金中都路”(注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对自己说,这几日随着官家看中都周边地图,都要把这些地名刻进脑仁里了,连梦里都要出现。

这个“轮盒”在路上飞驰了不知多久,杨沂中忽然看到了那座他在心中描摹了千百遍的城楼。它从那枚小小的硬币上跳出来,忽地有了颜色,熹微的晨光里,他望见金顶红墙,大红灯笼,高挂的人像面容端庄慈和。这里,不是官家的故乡吗?

他茫然地随着这群人下了车,环顾四周,却发现虽是凌晨,身后那片宽阔广场上竟然是人山人海,也有零星几人,穿着像是汉家装束,依稀辨得出上襦、褶裙、褙子之类衣装,却也不太像是大宋风尚。

大早上的这么多人挤在这里做什么?准备进城?可是这里只见城楼不见城墙,不远处楼台林立,显然就是在城中。这种城中之城……他心中一动,莫非,是都中宫城?还没等他猜出个所以然,盒子里的人已经全出来了。带队的那个年长者点了点数,打起写着“XXXX大学暑期文博实践”的小旗子,朝着广场中心高耸入云的纪念碑走去。

这里是官家的来处。杨沂中走在那名为“赵玖”的年轻人身边,心里千回百转。难道这个人是官家?长相虽然不同,可是声音和名字未免太过巧合了。

他决定继续观察。这个时候,对方看不见自己倒也是一种方便。杨沂中跟着呵欠不断的学生队伍一路往广场中心走去。这一队青年有男有女,彼此之间谈笑自若。这里的女子似乎颇不受拘束,能够自由出行,与男子交流。而那面旗子上的所谓“大学”,似乎也允许女子读书……只不知道这大学是个什么样式的学府,难道与太学类似?又或者同书院仿佛?不管如何,总归是个读书明理的地方。

一路胡思乱想着,杨沂中已经跟着队伍走到了广场中心那座米白色的纪念碑前,看着他们四散开去,掏出各式各样的扁平方块对着这座纪念碑一顿点来点去。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碑上的字迹杨沂中倒是认识,意义却令他有些不明就里。这些英雄,会是谁?他的目光落到了碑底那些足有真人大小的精美浮雕上,依然看不出到底是在刻画什么。正在他迷茫的时候,远处又走来一队小孩子,脖子上都戴着红色领巾。他们的带队老师掏出了一个喇叭样的东西,大声讲解了起来。

“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八面浮雕,大家猜猜看这都刻的是什么?有没有小朋友说一下?请举手——对了,就是虎门销烟……”

杨沂中聚精会神地听着,由于语音的差异,他听得很费劲,所幸给孩子们讲课的老师语言浅显,娓娓道来,倒也能勉强听懂一些。似乎在近百年之前,官家的故乡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内忧外患,屈辱无比。朝廷无力对抗外贼,丧权辱国。内部也纷乱不断,多有起义……

等等,这起义,难道不就是造反?杨沂中浑身一震,造反有理,还能这样公然立碑纪念?难道这造反的后来取了天下?可是这老师分明说这“太平天国”没几年就被平了啊……而后来的武昌起义,南昌起义,其大逆不道的程度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打得他整个人晕晕乎乎,什么反帝反封建,推翻腐朽落后的封建王朝?国不可一日无君,不要皇帝了,这天下怎么过?这里的小孩子从小就学这些东西?

杨沂中脑子里嗡嗡响,后边的什么创立民国,革命战争他已经听不太懂了,但是抗日战争……日本?是哪个日本?杨沂中一口气险些憋在喉间,片刻后又迷惑起来,如果真是日本,官家身为此国之人,如何还能留着平清盛他们?不早想法子像灭西夏那样把东瀛平了?

他在那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老师可没等他想清楚,顺着浮雕讲下去,日本人到底还是被赶走了,又打了几年仗,这片土地终于硝烟散尽,算是太平了下来。直到这时,队伍绕着纪念碑转了一圈,杨沂中才看到纪念碑背面那段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又是人民这两个字。这两个字究竟代表什么呢?杨沂中揉了揉眼睛,那八块浮雕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头缠布巾的农人,有拿着书本的学生,有拿着刀棍的武人,也有穿着布衣的平民。唯独不见衣着华贵的帝王将相,不见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连那频出虎狼之词的老师讲学时,也未提起画中有哪个有名有姓。

他正在胡思乱想,那边的一群学童已经在老师指导下,往碑前献上了一束尚含露水的白菊,随后列队整齐,把手举过头顶敬礼。赵玖他们这群大学生不需要老师一面面浮雕讲解,各自拍照、参观完毕后,也由班长和团支书带头献上了花束,并一道鞠躬致意。而那碑前除了鲜花,也有游人摆上瓜果,奉上灯烛,往来凭吊。

杨沂中望着这一幕,忽然想起了淮水上随水而去的点点橘灯,尧山上密密麻麻的灵位,还有岳台大祭时那正中居首,却没有名姓的巨大牌位!在这一刻,他模模糊糊地懂了点什么。

夜色将尽,东方已经泛起了霞光。带队老师再度打起旗帜,领着学生们往城门楼走去。杨沂中也跟着走到那座洁白大理石修建的桥梁前,他望见了三座城门,却没看到卫兵。他正在盘算自己这个状态是否能直接入内时,朱漆的城门豁然洞开,一队身着暗绿短装,高筒黑靴的青年列队而来,步伐齐整,踏地铿锵。为首之人擎着红旗,左右执兵护卫在侧,雄赳赳,气昂昂,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行过玉桥,停在了那根高耸的旗杆前。

一队精兵。杨沂中立刻就做出了判断。体格,队列,还有步伐,气势,单论这几点,这区区十几人展现出的风貌丝毫不逊于御前班直中的精锐。还没等他思考出这一小队精兵是干什么的,宏大的音乐声就不知从何处响起,将杨沂中吓了一跳。红旗展开,似曾相识的五颗金星让他心神一震,而海潮般的哼唱声从身后涌来,拥着红旗,迎着东方的霞光,缓缓向天际升去。

杨沂中身前的几个幼童把手举过了头顶,更多人则只是站直身体,目光紧随着逐渐升高的红旗。当晨风在旗杆顶将这面旗帜完全展开的时候,第一缕阳光也刺透东方的层云,洒在了朱红色的城楼之上。

杨沂中望着那面绣着五颗金星的旗帜,忽然意识到了这个仪式的意义。他也明白了为何天不亮就有这么多人聚集在广场上,他们就是在等待这面红旗随着旭日一同升起!而那奏响的乐声,上至耄耋老人,下到总角孩童,都能跟着唱起,更是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这果然是一个不寻常的国度。

日头已经渐渐高了。天光大亮,文博实践的学生队伍转出广场,过了一条道路,说要趁着博物馆还没开门去吃点早饭(注3)。

杨沂中着实不明白这路上怎么就变出这么多长轮子的盒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黑有的白,明明没有牛马拉,却跑得比战马快多了。而这路也着实宽阔平整,东京城的道路与之一比,就像乡下赶集的草街。

过了这路后,赵玖和几个同学说要去吃“开封菜”,杨沂中反复看了几遍那红艳艳的店招,怎么看都是“基德肯”三字,店里食客在吃些炸鸡、肉饼、肉卷之类的东西,也有豆浆、油条等稀松平常的早食,与东京菜色毫无相似之处。

反正这里他弄不懂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也不多这一样。杨沂中放弃了深究,随即又看见了一样特异。赵玖他们点餐,既不去柜台,也不唤小二来,只是在一块大方屏幕上戳了几下,找了桌子坐好后,便有人叫号取餐了。杨沂中站在一边吸吸鼻子,居然也觉得有些饿了。

赵玖要了一盒炸鸡,配着什么薯条吃得欢,狼吞虎咽一番后,又美美地灌了几口那棕黑冒泡,唤作“可乐”的饮料,叹道:“还是吮指原味鸡好吃!”

杨沂中再次忍不住把这年轻人和官家对比起来,这吃相和官家实在是别无二致,但家平日喜爱的吃食,似乎没有炸鸡这一样。在八公山和南阳,向来是有啥吃啥,回到东京,先是吃了数月的野兔,后来又开始吃自养的鱼、鸭,鸡倒也是有喂的,只是炸物费油,很少专门做来。只是这东西他明显是爱吃的,菜色也无非是鸡肉腌好,裹些面粉炸熟罢了……

这青年若真的是官家……难道官家为了北伐,连这点饮食上的小奢都弃了?杨沂中长叹了一声,有这样的官家,何愁北伐不成?

吃过早饭,学生们三三两两集合,又过了一次完全见不到马的“马路”,回到了那朱红色的城楼前,此时三扇大门都已经敞开,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杨沂中随着众人进了那座城门,这才抬眼看见了内门上的匾额。

故宫博物院。这个名字让杨沂中有些心慌。故宫,哪一朝故宫?果真如那帮学童的老师所言,这国中没有皇帝,宫城也可以这般供人随意出入?可博物院又是何意?而且,方才那一小队精锐,自升旗之后便回转内城消失不见,他们是谁?是哪家的兵士?那红旗既然在宫城前升起,必然意义非凡,红底金星,是哪一国的旗帜?

无数个问号在杨沂中心头盘绕,但是却无人可以解答。赵玖和他的同学们凭身份证刷了安检,过了午门,一路往前,小跑着冲下午门后的斜坡,在太极殿前分散开去,自由活动。

中轴线人流太多了,不是第一次来游览故宫的赵玖直接避开了三大殿,转到西侧文华殿看书画去了。杨沂中跟在赵玖身后进了书画馆,陈列室里灯光柔和,文物们静静躺在展柜里,再次震撼了大宋的御前统制官。

如此多的珍贵书画……颜真卿《竹山堂连句册》,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周昉的仕女图,还有许多作品他并不知晓作者名姓,但能与颜真卿顾恺之等人同列的自然也不会是庸才劣作。而看展品下的标签,都注有年代,作者,简介。

杨沂中不是所有字形都认识,但“宋”字还是知道的。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展品,还分北宋、南宋……这不由得让他有些恼火,官家分明已经打到中都,收复了连太祖都没能收入囊中的燕云故地,哪里来的什么南宋!等等,官家的故乡,怎么也有秦汉唐宋之史?而这画……他看向作者,心里一抽。

“《芙蓉锦鸡图》,宋徽宗的花鸟。”赵玖盯着这幅画,撇了撇嘴。“画是好画,人真是个烂人。”

一个同学鄙夷地道:“徽钦二帝,人中之耻,谁赞成谁反对?”

“呵,靖康之耻,整个国家脊梁骨都打得稀碎,亲眷被抢被杀被辱,要我早一根绳子吊死了,他们还能在五国城苟活那许多年呢。”赵玖冷笑着道。

“他倒是想过自杀,这不是到了儿不敢嘛。”另一位女同学凉飕飕地接过话来:“他是优秀的书法家和画家,做皇帝,只能说可怜了大宋天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赵家父子给骂了个狗血淋头,杨沂中满耳朵的大逆不道虎狼之词,只能干站着想,辱骂二圣如此妙语连珠,不愧是官家的乡人。这群年轻学子丝毫不顾及天家颜面,一句比一句诛心。正在慨叹时,只听众人又骂到了什么“宋高宗”。

“完颜构吗,这人更不是东西。”赵玖顺口道,殊不知完颜这个姓氏险些把杨沂中给吓跌了。

“不然呢?就是条狗当皇帝,也比他有用。”

“至少狗不会十二道金牌把岳飞骗回来杀。”

“狗也不会写‘臣构言’给金人。”

杨沂中一开始还尽力安慰自己,那什么“高宗完颜构”可能是金人立的伪帝,就如济南刘家父子一般,可是当一位学生嘴里骂出“赵佶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垃圾,赵构尤其垃圾”时,他再也不能虚饰半分了,只觉得天地虚幻,万事荒谬!

官家爱重岳飞,宛如爱惜自己手足,如何会杀他?官家白马绍兴宁死不和,如何会向金人称臣?官家荡平北方打得金人一败涂地,如何会使江北尽丧,偏安一隅?

还是说,如果官家不来,如果还是那个逃亡途中还不忘寻觅浣衣娘的官家,还是那个醉生梦死只想着安稳到扬州的官家,大宋就会如这群学子所言,被打碎脊梁,一蹶不振,良将无用武之地,忠臣被天日昭昭,就此慢慢走向灭亡?

他一个激灵,突然想透了。人种,语言,文字皆相似,历史一脉相承,而且他们都自认身出华夏中国……

“居然是这般吗……”杨沂中喃喃念叨着,险些落下泪来。天不弃我大宋,他们有了官家,何其有幸!

杨沂中默念着那几个字,宋,元,明,清,民国,共和国,他靠着一些展品信息中展示的只言片语,纪念碑下的那一场小学生历史课,还有玉渊潭,莲花池,甚至还有一条“金中都路”的地名,生生拼出了一个解答。

原来如此。这就是官家生活的地方,这里是千年以后。

难怪我会到这里来。他如释重负。虽然世殊时异,但千年以后的燕京,依旧是华夏天下,而且,还如此壮丽,如此繁华。原来官家来自这么一个国度,这么一个世界,难怪,难怪。

他慢慢睁开了眼睛,一夜好梦,神清气爽。“正甫昨晚睡得可好?”赵玖昨夜明显是喝多了,眼下还有点恹恹的,看见他精神饱满地进来,略有些惊讶。

“好叫官家知道,昨夜做了个美梦。”杨沂中拱了拱手。

“梦到什么?”赵玖顺口问。

“臣梦见与官家同游燕京。”他顿了顿,才状似随意地补充道:“北京城繁华壮丽,人民富足安康,宛如仙界一般。”

赵玖愣在了那里。片刻后才笑道:“是吗?朕也做了个梦。”

“官家梦见什么?”赵玖看着他不说话,一君一臣相视良久,慢慢地都笑了起来。

满江红

夜游京华,稍得全君臣缘法。望城头红旗招展,碧空如画。十年磨剑试霜刃,千载沧桑思华夏。小童儿碑前听旧事,捧素花。

此间事,黄龙了;那边厢,风波罢。数帝王将相,孰为罪大。黎民北上血满襟,江河东去泪无涯。后来人书**一梦,记闲话。

注1:均为本位面金中都宫殿名称。绍宋位面完成迁都的是四太子,年份较早本位面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建立中都是在1151年,金熙宗完颜亶建立万宁宫是在1140年。绍宋位面破太原是在建炎九年(1135)腊月二十九,打进燕京是在次年。但四太子迁都燕京时金中都宫室应该也营造好了,借来用用。要修紫禁城要花的时间就不是三五年了。

注2:金中都遗址在今丰台区,距离莲花池与玉渊潭不远。金代已有莲花河,玉渊潭亦是金代著名景点。

注3:**广场升旗仪式时间按季节不定,但故宫开门最早是在八点半,国博九点,中间会有一段时间空缺。本想写国博,有完整的宋史展,然而宋徽宗作品除《芙蓉锦鸡图》藏于故宫,其余代表作或在台北故宫,或在国外,故设定为游故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