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绍宋 > 第二十三章 保全(续)

绍宋 第二十三章 保全(续)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4 06:16:56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绍宋 !

金富轼带着七十八颗人头与三万军队回到开京,请求高丽国主王楷赐予斧钺专征之权,人生一多半在李资谦时代渡过的高丽国主王楷没有任何多余反应,乃是一面下旨追认西京诸贵族为乱党,一面直接应允了金富轼的请求,堪称应对妥当。

旋即,双方在殿中举行了正式的斧钺仪式,全程没有任何乱子,君臣也没有任何多余的交流,就好像金富轼真的是奉了王楷之命往西京平乱归来,再行征伐女真一般。

甚至连下面的军队和两班贵族,乃至于民间也没有过多的表达。

原因很简单,高丽之前二十年,有十多年是李资谦专权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存在,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去,国主知道隐忍,知道顺水推舟;贵族知道依附与站队,知道撰取利益;百姓知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实际上,这也是金富轼敢这么干的原因,这个阶段的高丽是有这个权臣传统的,而且因为两班相互勾连,几为一体,便是权臣铲除也很难追究家小……比如说,李资谦的侄子现在也还是国家重臣,而且是参与推翻李资谦的金富轼派系重要人物。

但是,等到金元帅了结开京事宜(安插私人,布置后手),随即率高丽主力大军三万出京后,却又不禁有些后怕……虽说他自己对这一切早有准备,也知道成功概率很高,可还是心有惴惴。

因为,高丽国内他自然有把握,但外面的形势却风起云涌,他根本无法控制,而且他本就是因为外在形势改变,而发动这场近乎于政变的事端的。

权小国之柄,真的是难!

不过,即便如此,金富轼也还是继续穿着宽袍、乘着车子,咬牙督军向西,往鸭渌江而去。

建炎十年三月初,高丽正式对金发动作战,进取辽东。

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婆速路(鸭绿江两岸),这一路居住着大量的渤海部落,也有很多高丽人,女真得手之后,一直以女真核心部落仆散部驻守于此,在获鹿身死的仆散背鲁转任万户之前,便常年担任此路经略使……那么此时的仆散部处于一个什么状态,也是不言自明的。

完全可以想见,接下来,高丽人很可能会直接推进威胁到辽东腹地,而东蒙古合不勒汗也将出兵攻击中京道,威胁辽西通道,赵官家渴望看到的那种不再耗费兵马就逼迫女真前后失据,主动露出破绽的戏码即将上演。

不过,在看这场大戏之前,河间府便先出现了一本小说,而小说的主角正是赵官家本人。

“这是什么?”

景城之内,刚刚在所居小院中用完早饭,正准备出城钓鱼的赵玖对着来访的工部尚书胡寅愕然相询,因为胡明仲一进来便要求赵官家摒除左右,连今日当值的刘晏与邵成章都出去了,但摒除他人后居然只有一沓文稿递上。

“这是官家要臣写的‘官家文’。”胡寅这次严肃了许多。“臣文采不足,但速度还是有的,又抄了许多故事桥段,这第一篇就已经完成了。”

赵玖心中无语,却还是当即展颜相对:“胡卿辛苦。”

“官家不妨先一看。”胡寅忽然一笑。“给个评价。”

见到平素严肃的胡明仲上次与这日忽然连续失笑,赵官家反而一时心惊肉跳起来,却又只能硬着头皮来看……而赵玖看小说是何等速度,一目十行之下,不过半炷香时间便已经看完这个故事,然后整个院子便已经变得鸦雀无声起来。

无他,这篇‘官家文’的剧情太简单太直白了。

说的是,某位官家得胜之后,全据天下,四夷宾服,但忧心功臣居功生乱,常做敲打,于是写文讽喻,结果讽刺到一个在太行上立八字军的郡王的时候,这名郡王性情刚烈,直接服毒自尽,以证清白,并将官家所写故事发布。

而郡王旧部又有个姓范的统制官,也是个忠心之人,一怒之下干脆再上太行山,接下来就是什么薛刚反唐的套路了,逼死忠良的老官家前来征伐,大意之下被一箭射死,一命呜呼,随即诸子各引元帅、亲王争位,天下分崩,然后范统制一路开挂,趁机保了一位真龙,继而为那位八字军统帅郡王索回了名誉。

这文章是在嘲讽什么,赵玖当然心知肚明,但沉默许久后,他还是有些不服气,所以终究开口:

“明仲为何当日不言?”

“官家想听实话,还是想听假话?”胡寅终于也重新肃然。

“假话如何?”赵玖强表戏谑之态笑对。

“假话便是,臣当日便了然于心,只是想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特意等到这篇戏谑之文写完再来。”胡寅拢手而立,面不改色。

“真话呢?”

“真话便是,臣当日被官家绕进去了。”胡寅依然平静。“后来虽然即刻醒悟,却想到如今大胜之下,海内沸腾,而官家心高气傲之下,直接再谏,说不得会有什么不好结果,这才借舟刻剑,待官家心绪稍平,奉文以作讽喻。”

“你这等聪明人如何被朕那种轻佻误国之举给糊弄掉?”赵玖听了半晌,方才强压住情绪笑道,但心中俨然还是觉得胡寅有些欺压上头。

“官家……”胡寅同样面不改色。“臣被官家糊弄,原因颇多……首先一个,便是当日赵相公差点被秦王部属射死在水沟中,曲端下属将臣打了几十鞭,鲁王那里也有包庇食菜魔教的过往,这些事情历历在目,须做不得假,再加上官家那日言语说到不能再忍之前十年所忍之事,臣便一度以为,官家那些要写的故事不仅是要毖后,还有惩前之心……换言之,臣一度以为,这些事迹都是真的有所指,且已经发了,官家隐忍下来罢了。”

赵玖微微一怔,到底是承认下来:“惩前之心是有的,但主要是毖后……故事也没有那么真。”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胡寅也不禁喟然。“若为惩前而叙此文,自然算教,可为毖后而做此文,算是教还是诛……哪怕是私发?”

赵玖座中挪动了一下身子,以掩饰自己的心中深藏的烦躁之意,当然,他也知道在胡明仲面前自己怎么装都没用:“朕以为依着韩良臣的豁达,以及朕与他的君臣之谊不至于此……毕竟只是故事。”

“韩良臣确实不止于此,便是私下发火,想起官家的文章,说不得也不敢再寻仆从。”胡寅点头认可。“当王彦呢?真能承受?晋王呢?魏王……”

“魏王不是嫌弃驸马挨得军棍太多吗?”赵玖彻底无奈。“朕没有考虑周全是实话,可魏王那里你不也笑了吗?”

“那是因为臣自魏王军中来,知道驸马天天挨军棍,所以当场知会,外人听到那话,又如何知道?”胡寅追问不及。

赵玖一声不吭,隔了好长一段时间,方才对从容不迫的胡明仲反问:“说到底,不过一句话而已,如何那日便咬定了朕是惩前毖后兼有,今日却又这般嘲讽?”

“这就要说到剩下两个缘故了。”胡寅丝毫不乱。“官家,哪有臣子得了官家专许的私谏之权而不感激涕零的?那日臣其实本来已经觉得不对,却被官家又一拳打懵了而已。”

“朕倒是利害,两拳打懵了堂堂国家名臣胡明仲。”赵玖也不知道自嘲还是反讽。“堪比鲁智深了。”

“不止是两拳,主要是臣本有内伤。”胡寅板着脸上前一步,直接逼了过来。“官家……臣之所以会被官家迷惑一时,那些都是次因,真正让臣愿意相信官家方法可行,并甘之如饴的,乃是臣一开始便知道官家在想什么。”

赵玖心中终于微动,便正色来看对方,等待答案。

“陛下,”胡寅长叹一声,感慨相对。“臣看了那个故事,立即便想到了建炎二年开始,包括三年,哪怕国家悬危之时官家也要一力做的一件事情……臣也记得官家当时用的那个言语,‘开释人身’!”

赵官家的面色终于缓和了下来。

“什么秦王玉观音,什么张俊贪财,官家当时便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是要故事讲这些人无恶意,无恶心,只是性情一露乃至一个疏忽便至于底下人家破人亡。”胡寅微微停顿。“臣在今年年节前后处理军需事物时便想过……这么倾尽国力打仗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重致太平。可重致太平以后呢?”

“金国在,便是内外压倒一切,金国败,便是上下最触人心。”赵玖接过话来,主动为对方总结,并趁势下马。“朕本意上是想提醒天下人,内外之后,便是上下了,但还是操之过急了,且用法失当……应该等黄河治理好,原学稳当了了,缓缓再行此事。”

“是这个意思。”胡寅坦荡承认。“不过,正是因为臣心里晓得官家那份悲悯的意思,和操切之心,这才自偏自信。但这件事委实不止于此……”

“怎么讲?”心情转好的赵玖语气和善了不少。

“并无他意。”胡寅束手立在那里,轻声补充。“臣只是想说,官家自诩悲悯之余,只怕刚好忘了,若论上下,官家自己才是那个最上之人。”

赵玖愕然抬头。

但胡明仲只做未见,而是继续言语清朗,平静立于春风中进言:

“所以陛下一个疏忽,也会使郡王以下家破人亡,一个不妥,更能使天下分崩离析……陛下,若论上下,诸王皆在官家之下,若论天下,诸王亦是天下的一部分……正如知晓官家本意为善是当日臣糊里糊涂的根本一般,官家大胜后熏熏然而屡屡忘记此事,也正是臣不敢不来触怒龙颜的根本……陛下,治大国而若烹小鲜,还请慎重,亦请官家自我保全。

言罢,胡明仲拱手而退,只留下一个《范统制重上太行记》与一个久坐失语的赵官家。

这一日,赵官家下午方才出行,却没有去钓鱼,也没有更新他的小说,只是往河上吹了半日春风而已。

PS:感谢官家还记得初(珑)(记得,但你我她都老了),以及高冷鸟大佬的上萌,这是本书221和222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