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绍宋 > 第十章 石桥

绍宋 第十章 石桥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4 06:16:56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绍宋 !

春雨忽然再度出现,即便只是牛毛细雨也足以动摇人心,因为天气对战事的影响太大了。故此,宋金两军几乎是同时提前召开了战前军议,不等天明就进行最后一次讨论。

而在这之前,就在双方军官纷纷按照军令聚拢汇合起来的时候,金营中的高庆裔与太师奴却率先寻到了一处偏帐所在……这里是燕京方向劳军使、枢密院都承旨洪涯的营帐,后者是随夹谷吾里补一起抵达的,随行的还有仓促从关外和燕地临时凑出的一个全骑兵万户,也就昨日下午宋军看到的那一百个谋克。

不过,高庆裔与太师奴今日过来不是寻洪涯的,而是要提走原本被洪涯准备带回燕京的两名俘虏。

“为何魏王此时要他们?”不可能睡着的洪涯闻得高庆裔言语,本能蹙眉。

“魏王要杀了他们祭旗。”太师奴抢在高庆裔之前开口,干脆直接。

洪涯怔了一怔,求证似的看了一眼高庆裔,后者微微颔首。

而得到验证后,这位承旨兼侍郎沉默片刻,一时居然没有动静。

见此形状,太师奴不禁催促:“洪承旨,这是魏王亲口传令!你若不愿带路,给声言语,我自去提人。”

听到此言,洪涯方才一声叹气,扭头带着二人往自己后帐而去,然后直接来到一个前后左右皆有甲士侍立的小营帐前。

甲士得到示意进入,不过瞬间,便将一高一矮、一青一中两名俘虏夹着带出了营帐,然后立于帐门前的火把旁……很显然,这二人也没有休息。

太师奴点了点头,便要示意甲士带人随自己而去。

“稍等。”就在甲士拖拽起二人时,洪涯忽然上前出声。“魏王是气糊涂了……无论此战胜败,这二人都是有通使之用的……且留下二人,万事我来担待。”

太师奴微微一愣,未及言语,高庆裔此时稍微醒悟,却又当即出言附和:“洪侍郎说的不错……没必要的事情,我也会与魏王说清楚。”

然而,虽然两人皆要保这两个俘虏,而且两人都是位置远超自己的人物,但太师奴稍作思索,还是摇头:“这个时候是争一口气的时候,不是计较利害的时候……何况,魏王有明确言语要砍俘虏祭旗,等我们回去,魏王直接呼人登台受戮,难道要你我当着全军百多个猛安的面解释吗?怕是届时一个不好,你我直接被塞上去祭旗都不一定!”

高庆裔一时无奈。

而被甲士挟住的二人此时知道要被祭旗,也是身形一僵……但很快,高个的年轻人便努力尝试站直身体、维持气度,倒是矮个的中年人一时有些恍惚失态的样子。

“若是这般,只带一个人去吧……砍一个人便足以交代了!”看到两名俘虏反应不一,洪涯摇了摇头,奋起急智,勉力相对。“这个虞允文是张荣的女婿,赵宋官家跟前的近臣,留着用处极大……猛安们也不知道谁是谁!”

高庆裔再度醒悟,复又跟着附和。

太师奴明显也不想与这两位硬驳下去,稍作思索,便也点了点头,然后下令将那个矮个中年人拖走。

然而,正当高个子年轻人,也就是虞允文因为尝试挣扎被死死按住时,被拖着走了七八步后的中年人忽然回过神一般,扭头奋力大呼:“虞探花!”

“贝指挥可是要要说妻儿家小?”原本还在挣扎的虞允文瞬间落泪。

“妻儿家小哪里需要虞探花来计较?”那矮个中年俘虏,也就是热气球飘落失事后被阿里部俘虏的营指挥贝言了,此时面色惨白,一面被拖行一面努力喊叫出言。“我是要你不要中了这宋奸诱降之策,以为有了局面便可以与他们苟且起来……天底下的事情,差了一步,便是好汉与孬种两层人了,你是要做相公的人,千万不要给自己留下失节的污名!”

洪涯当场色变,而虞允文只能落泪。

而太师奴是个机巧的,将人拖远之后,复又寻绳索麻布,捆缚妥当,塞了口舌,这才敢继续将此人带去将台前。

“陛下,臣以为当出兵如常!”

点起了多个火把的获鹿县衙大堂前院空地上,人影密密麻麻,无一人知晓金营事端,或者说知道也不可能有丝毫分心的,实际上,等到赵官家与吕相公刚一抵达,为首一人不等见礼,便直接挺身而出,却居然是自吴玠抵达后一直显得有些沉寂的韩世忠。“且不说如此小雨,未必影响大略,便是一直下下去,雨水变大,到了中午弓弦受潮变软不能射稳,到了下午地面重新泥泞,战马与甲士行进难行,我军也绝不吃亏!断没有全军蓄势到目下,却将拳头缩回来的道理……官家,此战终究是我军士气更足,兵马更盛,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此战之胜!”

韩世忠许久没有公开表态,此时当先出言,且言语直接,并上来以军中第一人的身份做出政治与军事担保……自赵官家、吕相公以下,此时牛毛细雨与火光中的上百名高级军官,上至李彦仙、吴玠竟无一人敢出声抗辩,以至于居然直接冷场了一阵子。

便是赵玖与吕颐浩也一时怔住,不及在堂门前的椅子上入座。

“诸位。”

片刻之后,到底还是赵官家本人亲口打破了沉默,其人坐到堂前正中的椅子上,面无表情,只是以手指向韩世忠,然后环顾左右。“现在你们知道,为何韩良臣是天下先,是朕的腰胆了吗?!”

韩世忠闻言毫不客气,直接直起身来,就在御座前扶着那条玉带回头相顾堂前诸将。

略显昏暗的院中,一时轰然……这不仅仅是因为韩世忠气魄夺人,更重要的一点是,韩郡王一言,赵官家一语,便已经明确表明了态度,也直接定下了此番战前军议最要紧和最要命的一个决断。

那就是出兵如故!

几乎是同一时间的河对岸金军中心大寨内,因为军制问题,参与军议的猛安数量远远超过太平河对面宋军的统制官,所以场面更加宏大,却又不免拖沓了一些。等了好一阵子,才大约借着密集的火把在空地上聚拢妥当,继而随着周围甲士对甲胄的整齐拍打安静了下来。

场面安定,拔离速便准备登上一处临时搭建的木制小将台主持军议。

话说,担任这个元帅之前,拔离速便因为长久以来燕京方向的用人还有防范自己的某些布置而心怀怨气,等到担任元帅之后,他就一直有意无意释放怨气,同时争取权威,打压执政亲王们的嫡系,力求使自己这个元帅名副其实。

而之前数月的战争期间,几个养在太祖阿骨打帐下的郎君也确实证明了这些所谓中枢嫡系委实比不得他们这些东西两路的宿将,同时局势渐渐不好,更需要拔离速这批宿将的鼎力支持。所以,后方不提,最起码前线这里,在仪制上,兀术对拔离速是越来越尊重的,拔离速也算是威权日重的。

但当此大战,第一个跳上将台的却是魏王兀术。至于拔离速,虽然心中一惊,却还是在昏暗中沉默了下来,且不急于登台。

“都静下来,俺是魏王兀术,俺有话说!”

牛毛细雨中,火把映照之下,随着兀术在台上大声宣告,拍甲之声也旋即停止,一时只有兀术一人之声响彻周边。

“为啥这么早叫你们来?因为又下雨了,又有人起了侥幸的心思,觉得宋军今日可能不会来了……那俺自然要早早告诉你们,这一战是免不了的!便是宋军今天不来,那也是人家可以不来,我们可以当成不来做准备吗?!”

“再说了,这天底下没有人比俺更懂对面那个赵官家,你要俺信他不来,俺是说服不了自己的……说服不了的!所以今天,他是一定会来的!而且还会带着他那面金吾纛旓,带着他的几十万大军过来!”

“你们,今日也都要按照之前布置,听从拔离速元帅的指挥,早早去做好作战的准备!半点轻忽都不能有!懂了吗?!”

一通话说到最后,兀术一声厉喝,下方一时噤若寒蝉,少数人想附和几句,却也只是应了两声便被细雨浇灭。

这个时候,虽然依然是牛毛细雨,但云层后的阳光已经渐渐显现,变得稍微亮堂的视野内,完颜拔离速终于也黑着脸登上了将台,其人扫视了一遍前方黑压压的人头,言语相较于兀术却意外的平缓:

“战事安排已经说清楚了,就不多讲了,而且咱们都是打了不知道多少仗的人,有些事情也都明白……几十万人混在一起,而且摊开几十里地,一旦开战必然乱做一团,没人能指挥妥当,也没人能顾忌万全,咱们不行,宋军也不行,到时候就是各自为战,层层叠发……”

“若是非要说些要害,依着我看来,无外乎就是各自按照战前的安排,谨守军令,然后尽量相互扶助……”

“不要指望这什么援军,大营里这最后的部队是用来决胜负的,什么时候出击也只会看大局大略,不可能为一个万户一个猛安的存亡就给你们抽调什么救什么!生就是生,死就是死!都要靠自己!”

果然,说到最后,台上台下,依然还是渐渐严肃了起来……有些东西,是躲不开的。

“其三,各部渡河以后,除持节帅臣有直接其他军令外,都应当即刻发起攻击,不得有任何延误与避战行径……”

天色微亮,牛毛细雨下,很多人的头发都已经被微微打湿,获鹿县城中,宋军也开始以圣旨的名义强调此战相关军纪,这份战场军令的起草者当然是吴玠,但宣读者却不是内侍省押班邵成章,反而是枢相领大都督吕颐浩,其人言语同样平缓而严肃,效果也同样拔群。

“其四,各部皆不得以伤亡名义请求援军和无故撤退,但占据优势者应当自动去救援劣势者。”

“其五,如果有违反以上条陈临阵动摇者,甚至于贻误战机,自持节帅臣以下,到各个统制官,都应当主动严肃军纪,不得姑息……若有无重伤而逃散过河者,无论人数多寡,无论有何缘由,一律处斩无误!”

读到这里,坐在位中的吕颐浩收起旨意,同样是扫视前方诸将,冷冷相询:“都听清楚了吗?不清楚的话,本相跟你们说简单一点……那就是一旦开战,没人能顾忌你们,而此战之宏大混乱,任何一部都可能,也可以全军覆没,因为便是哪部全军覆没了,只要最后得胜的是我们,剩下的兵马也足以扫荡河北,殄灭金国,而此战敢逃敢散的到时候只会比死了更难堪……所以,本相学着前晚官家针对布置的言语,再问一遍,谁还有什么言语?若此时没有意见,便不许再有任何回转了。”

听到这话,很多人将目光集中到位置很靠前的契丹大将耶律余睹、戴着金冠的西蒙古王忽儿札胡思二人身上,但眼看着二人面色发白却无一语,众人便又立即看向了曲端。

且说,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相比较于其他部队,包括契丹援军和西蒙古援军,这支后来抵达的御营主力精锐构成的援军才是状态最糟糕的。而当此大战,尤其是宋军虽然有优势,但金军的战斗力依然得到肯定和验证的情况下,这支后发承担了要害任务的部队很可能会遭遇到非常惨烈的减员,而且算是某种‘不必要’减员。

那么如果有人此时在御前尝试做最后挣扎,应该就是他们了。

但还是那句话,赵官家即位十载,对御营部队掌握严密,而且当此严肃大战,不是什么人都有那个胆量站出来讨论一二的。

这不是淮上的时候,也不是尧山的时候了,吴玠可以制定出这种严肃条陈,吕颐浩可以这般**裸威胁,是有底气的。

而果然,众人瞩目之下,曲端同样面色发白,却同样只是握拳不语。

“官家,臣有话说!”

就在众人的注意力都在曲端身上时,忽然一名前排帅臣位置中的高大将领转身出列,直接单膝跪倒在御前,也惊到了所有人……因为出列之人,居然是王德王夜叉。

“王卿请言。”赵玖面色不变,平静以对。

“官家!”王德在地上喘着粗气相对。“臣不是说战场军纪的事情,而是对战事安排有些不满……前日定军略时只做今日晴天,让臣倒数第三阵出击倒也罢了……结果今日有了雨,战事必然迟钝,还是倒数第三阵出的话,岂不是要去打烂仗?”

“那王卿想如何?”赵玖反问道。“几十万大军交战,你王德也领着数万之众,总不能临时改变次序吧?”

“好教官家知道,臣没有毁坏大局的意思,几十万人交战,绝不可能一哄而上的,臣的意思是,郦琼是个懂调配的,自让他统揽东京各部,依然按照原定安排发兵就是。”王德一边说一边指向旁边愕然一时的郦琼。“唯独臣与本部,请为先锋!臣愿先出小石桥,为李节度先导,为韩郡王之呼应!”

“哪里有堂堂一镇节度帅臣为先锋的道理?”赵玖也是一愣,但旋即摇头。

然而,听得此言,王德干脆以拳捶地,然后盯着赵官家目眦欲裂,言语也激烈起来:

“官家,臣本是一勇之夫,若非是遇到官家,哪里能得持节之身?!便是御营上下也都说,臣能有今日位份,根本只是淮上从龙得早,靠资历厮混。此次北伐,臣早就想着为官家前驱,讨贼以报知遇之恩,兼做正名了!而之前在太原,臣立功后求赦次子王顺归军,上下也都有嘲讽,说臣格局低下,竟为小儿所系,实际上,臣请以逆子归军,所求者,不过父子三人皆能尽力王业,同生共死而已!请官家务必许臣父子三人,为此战之先!”

言罢,王德干脆不顾身份,连连叩首……周围大将,却都肃然,刘錡更是喏喏,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赵玖思索片刻,也不再犹豫:“王卿这般豪气,朕若不许,反而小气,便特许你部出列先发,为全军之先!”

王德一时大喜,赶紧起身归列,甚至还朝扶腰而立的韩世忠轻轻瞥了一眼。

韩世忠只是摇头失笑。

“王节度豪勇可嘉,但大军交战,隔河争夺要地,层叠而发是必然,此类事可一不可二,否则必然打乱进军步骤,其余人等,不可再仿效求战。”赵玖等到对方归位,这才认真言道。“除此之外,可还有人要说什么吗?”

众人面面相觑,一度向前一步的呼延通也沉默着收回了脚,不敢再有言语。

而见到众人无言,视野越来越明亮的堂前,赵官家不禁喟然:“你们没有话,朕还有一点,刚刚吕相公做了白脸来强调军纪军法,现在朕总要说一些许诺封赏的,否则谁人又凭什么来拼命?唯独朕自问当政十年,说的话、许的诺,还是值些钱的……你们听着就好。”

众人精神一振。

“忽儿札胡思?”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赵玖先喊了身前一人。

“小王在。”忽儿札胡思一个哆嗦,在自己儿子的推搡下赶紧拱手而出,语调怪异,但姿态极为谦卑。

“对你朕有两个言语。”赵玖平静以对。“一来,你部大约占此战全军十分之一,此战后的战利品,无论是战场收集的甲胄军械,还是真定府打下后的金军库存,都有你们西蒙古十一之数;二来,只要此战你们西蒙古不落后于人,朕向你保证,只要大宋还有余力,都会确保西蒙古王世代出于克烈部,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你不必为后代不能守业而忧虑。”

忽儿札胡思也不知道有没有想清楚其中利害,又来不来得及权衡妥当,但当此之时,又能说些什么,自然是拱手谢恩。

倒是身后长子脱里听到此言,情知这种堂堂天子当众宣告的政治承诺有多重,更兼之前私下君臣许诺在先,相互映照,却是按捺不住,当场随之出列谢恩,以作表态。

赵玖越过这对父子,看向了耶律余睹:“耶律将军!”

“外臣在。”耶律余睹的表现就冷静多了。

“多余的话,朕不讲了……此战后,你部与御营军同等待遇……至于耶律将军本人,若归西辽,朕必定亲自举荐你做北院大王,来执掌河西;若不愿归西辽,郡王之位还是有的,殄灭女真后,想归家乡也无妨,断不会让你有所遗憾。”

耶律余睹微微拱手,平静谢恩,似乎早有相关思虑。

“两家援军之后,剩下的我就不一一说明了。”赵官家在座中转过头来,盯着剩下满院子御营军官,依然平静。“大约分两层意思,你们回去后,今日渡河前可以说给全军来听……”

牛毛细雨中,院内一时安静到连一根针落下都能听到一般。

“下面一层,也是最基本一层,若此次北伐得胜,除基本军功计量外,朕将统一在河东路、河北西路、河北东路、燕山路、大同路军功授田。田从哪里来?凡五路地方,统一度田,统一计量人口,无论贫贱贵富,均田而授!而御营士卒,天然双份授田……可以一边继续吃饷当兵,一边将田产租出去……伤残者四份,战死者六份,军功另计,军官也有阶级加成,便是民夫想留在河北的,也可以额外多领半份。换言之,梅花韩氏的驸马回到相州,赵相公本人回到闻喜,也没有军中一个民夫分到的田多。”

吕颐浩以下,所有人一声不吭……这种事情,懂得人不敢吭声,不懂得只当是加赏,更没必要吭声。

“上面一层,是对军官的……北伐后,统领官以上,皆进爵一级;统制官以上,退伍可入公阁;实际统军副都统,但有军功,皆可考虑加节;都统与已持节者,皆可论军功至封赐郡王!”说到这里,赵玖在骚动中瞥了曲端一眼,却又转而停在了韩世忠身上。“当然,立有殊勋者,可进亲王……别人不知道,但韩世忠为秦王,岳飞为魏王,李彦仙为晋王,吴玠为韩王,张俊为齐王,张荣为鲁王、马扩为邢王,这七个亲王,朕是早就已经定下来的,此时直接说来也无妨。”

韩世忠三人一时惊慌,匆忙就要谢恩,而韩李二人倒也罢了,吴玠几乎有些恍惚。

赵玖根本没有理会三人的下拜,只是回头示意,而得到示意后,内侍省押班邵成章即刻引两名班直上前来到愈发措手不及的吴玠跟前,然后两名班直扯开手中之物,却果然是一面规制与其余五人类似的大纛纛面。

上书‘指挥若定’四个大字。

“这是给晋卿的,拿着吧。”赵玖语气平淡。“此次北伐前就给你准备好了……拖到此时才给你,不免又显得委屈了些。”

“臣五内俱感……”吴玠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要这个样子,不然朕都不好意思往下说了。”赵玖看着几人,一时感慨。“朕临阵赏赐、许诺,一则是你们几人的功勋摆在这里,反正少不了的;二则,朕也是想提醒你们,大宋朝已经很多投降的亲王了,不要再多了……真遇到万一之时,还请你们以身作则,马革裹尸。”

众将复又凛然起来。

且说,此时细雨虽在,天色却明显明朗起来,已经满头湿漉漉的兀术情知不能再拖,便直接呼喊太师奴直接上来杀俘祭旗,后者不敢怠慢,匆匆将贝言亲自推上。

而兀术看到只有一人,而且被捆缚堵嘴,心知有异,却已经无法声张,只是催促不停。

太师奴也想早些处置,便着四名甲士将这贝言死死按住,然后亲自拎起一把大斧,只一斧便将对方首级砍了下来,一时血溅三尺。

贝言既死,本该发兵,但不知为何,立在血泊中的兀术总还是有些言语存于腹中,不吐不快。

“最后一句话!”

随着拔离速试探性看来,完颜兀术微微闭目,却又猛地睁开眼睛,放声嘶吼。“俺知道你们中有人心里还是免不了怯懦,免不了不解,总是觉得这大金国万里之盛,有的是退路,为何一定要在这里打?为何一定要打?!”

“不能避一避,躲一躲,耗一耗吗?不能去河间,去燕京吗?”

“其实能有什么道理呢?无外乎就是靖康以来的血海深仇,宋人不会放过俺们罢了!真定之后是河间,河间之后是燕京,燕京之后是辽阳,辽阳之后是黄龙府,你们以为直捣黄龙是虚话吗?对面的赵宋官家何时说过虚话?!他们必然会一路追到白山黑水的!”

“所以,金国虽大,却早已经没有了退路!而今日一旦退却,一旦避战,便再无法收拾了!”

话到最后,兀术几乎算是仰天嘶吼了,金军诸将也都彻底无声。

“速速归营,准备出兵布阵!”拔离速不失时机,咬牙下令。

“这个时候,本不该再废话,但朕心知肚明,有些道理,所有人本应该都心知肚明的,可实际上,你不说出来,还是会有人稀里糊涂不清楚,或者装作不清楚。”获鹿县大堂前,牛毛细雨中,赵玖居然回忆起了当年往事。“诸卿,朕当年淮上颍口见张俊张伯英,对他说,朕若无他,早就是金兵饵料,他若无朕,也不过是路边败犬,朕与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今日相隔十载,其实没有本质不同,只不过御营更大了,兵更多了,将更广了而已,但咱们还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朕无诸卿,纵有万般志气,不过一栈上鱼肉,诸卿无朕,纵然豪杰天生,也不过是田野狼獾……希望咱们君臣,能真真共成一番大业,不负十年辛苦!”

言至此处,满院寂静之中,随着已经被打湿衣袖的赵官家一挥手,内侍省押班邵成章居然从后面堂中亲手端来一案板,板上一壶‘蓝桥风月’,却又只有一个空杯。

“这酒不是给你们的。”

赵玖从邵成章那里接过了壶杯,就在座中自斟了一杯,然后一饮而尽,方才出言。“是朕自用的,因为从现在开始,朕便已经是闲人一个了……十年之功,能有几分成效显现,已经不在朕了,而在诸卿!朕今日当持此酒,观诸卿定国家兴衰!发兵吧!”

韩世忠以下,即刻轰然应声,继而各自散去。

就这样,天色将明,依然是那种完全可以无视的牛毛细雨之下,用过热餐的两军各部,开始按照原计划出营列阵。

其中,金军果然以获鹿县城西南、太平河对岸的那块高地为核心,大举布置。隔河遥遥可见数名万户的旗帜在高地上微微飘扬,其实包括都统完颜奔睹,而高地前挨着石桥的小坡上,与左右两侧也有密集布置。至于宋军这里,除了李彦仙、吴玠、郦琼在高地-石桥正对面大举列阵时,韩世忠也迅速带领本部御营左军在沿河铺陈的党项、契丹、蒙古轻骑遮护下,向更西南方向的太平河上游挺进。

双方夜间放出的哨骑,此时随着大军沿河铺陈,早已经无法立足。随即,宋军与金军都尝试升起热气球,但是这个时候,看似不起眼的雨水威力就已经显现出来,双方的热气球勉强燃起,却很快随着雨水打湿沉闷难高。

这种情况下,金军占据高地,明显具有更好的视野优势,而无论是高地-石桥正后方的李彦仙还是吴玠、郦琼,又或者是高地-石桥下游获鹿城大寨内外铺陈候命的赵玖、吕颐浩、王彦、杨沂中,全都只能靠望远镜来作窥探,却根本不可能窥到既有营寨在侧面遮护,同时还有高地阻挡的高地后方洼地中的金军布置……仅仅从这个角度而言,石桥那里的高地就必须要掌控。

大约出营足足一整个时辰后,韩世忠部方才越过轻骑掩护,亮出那面‘天下无双’的大纛,然后在昨日侦查后预定的地方大面积架设浮桥,并以旗语迅速传递向石桥方向打出旗号,数万轻骑也开始铺设浮桥,以作必要之需。

而几乎是宋军刚一动作,太平河东南一侧的金军便立即察觉到了动向。

此时尚未开战,指挥通畅,高地上与高地周边的金军高层明显有些汇集和讨论,靠近上游的侧翼也有相对反应,似乎是准备分出对应兵马,将韩世忠部御营左军堵塞在河边之意。

但也就是这个时候,‘指挥若定’的崭新大纛下,一声长长号角忽然吹响,旋即,前军李彦仙处鼓声响起。

就在石桥跟前候命的王德一面下令部属自两侧架设简易浮桥,一面以次子王顺为前卫,长子王琪率几十骑为后卫,然后字面意义上的一马当先,亲自从石桥上驰马而过。

太平河对岸金军无数,于细雨中遥见王字大旗当先过河,一开始还以为是雨水影响视线,看差了旗帜大小和字迹,便是高地之前,呼延通固守的石桥旁小坡上,金军宿将阿里所统一部数千步骑,也一时犹疑不信。

但很快,便由不得他们不信了。

王德父子三人既然只率几十骑驰马过桥,来到小坡阵前,停马稍驻,王德便亲自放声呼喊:“王夜叉在此!乃公自靖康以来,凡十余年,与尔等交战百余阵,皆如筛糠磨面一般,今日可还有一两个不怕死的金狗吗?”

意识到是一名节度使、副都统几乎孤军到前,小坡上负责堵塞石桥的金军非但没有被惊吓到,反而上下齐齐大喜,最近一名猛安不等谁来下令,也不与其他几个猛安打招呼,明显存着抢功之心,乃是直接引亲卫驰马出阵迎上。

双方须臾便接近到相隔数十步的距离,然而王德却并不驰马相迎,反而自马侧油布下摸出一张女真样式的硬弓来,只是抬手一射,便正中对方面甲眼窝,将这名猛安射落马下。

随即,鼓声隆隆之中,其人收弓在鞍,持矛催马,大吼向前,以堂堂一镇节度之尊,率两子杀散这十余骑亲卫,然后片刻不停,引石桥上跟来的本部小股步骑直接冲入石桥前的小坡敌阵。

这是字面意义上的大将当先,冲锋陷阵。

王德乃是成名十余年的持节大将,父子三人一起先发冲入阵中,其本部追随日久,自然士气大振,石桥上争先争先挺进不提,便是正在铺设浮桥的地方,其部属也都按捺不住,居然有人直接趟水向前。

小坡主将阿里此时不在本部军中,他之前得知韩世忠亲率本部自上游分兵来渡,收到完颜奔睹召唤,便折身往高地上而来,好与几名万户商议对策,努力调整阵型,此时却正好是在高地对着石桥的半途坡面之中。

而这名女真宿将,遥遥看到王字大旗一马当先,直入自家阵中,引得石桥正面宋军争先恐后,冲动自己阵脚,非但不怒,反而环顾左右,含笑出言:

“王夜叉堂堂节度使,竟然亲自冲锋陷阵,我一个老卒,还在这里装什么样子?”

言罢,其人不待左右回复,也不再去高地上军议,而是直接调转马头,拉下面甲,然后高高举起一只骑兵锤,不急不缓,引着自家将旗朝小坡处折返回来。前方、周边,原本一时不知所措的下属本部,但凡看到这一幕,不分骑步,纷纷转向抢在阿里身前,直冲王字大旗。

PS:感谢安娜累了QAQ、blackmoon413两位大佬的再度上萌,感谢云竹之歌、夏侯宁远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