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绍宋 > 第七十一章 兵临城下

绍宋 第七十一章 兵临城下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4 06:16:56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绍宋 !

铁骑掠阵过,秋涛触山回。

腊月下旬,宋军忽然变缓为急,变少为众,其进军之神速、部队之规模,使得太原盆地中的金国守军无不震动,以至于根本来不及做出系统性的反应就被宋军轻易分割包围在各个城寨之中,而赵宋官家本人的龙纛更是只用了八个昼夜便直抵太原盆地的心脏太原城下。

一时间大军兵临城下,城中金军不免惶恐。

而当此之时,守将完颜折合以勇将督数百骑突出,掠阵而归,大大稳定了城中军心。

这场突袭战的胜利毋庸置疑……金军不过七百余骑,抓住宋军大股骑兵北上后步兵大阵立足未稳的空隙进行突袭,杀伤何止四五百众,自身上不过损失了七十余骑而已。

更有甚者,其大部撤退之前居然一度逼进到了赵宋官家龙纛前两三百步的距离。

这不算大胜,什么算大胜?

不过,宋军内部对这场战斗倒没有多么沮丧看法……一来,乃是说这种大场面下,如此规模的战斗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这些损失跟隆冬时节强行军造成的减员比都不成比例;二来嘛,却是因为女真铁骑造成的死伤中,大部分都是初来乍到的日本武士,很难有哪个体系的军士会对这些武士有什么认同感,连御前班直们也最多喊一句‘不惜命的好汉子’,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最后,这不是还有七八十骑的斩获吗?在相当一部分中层军官眼里,这是不亏本的。

不过,这些是属于中下层的考量,对于宋军最高层来说,这一战则透露出了另外一些信息。

首先,在宋军如此规模如此速度的强袭下,完颜折合的态度借这次下马威表露无疑,这一点跟汾水西岸的完颜撒离喝截然不同。

其次,那就是太原城,尤其是太原城外的三座关城,确实棘手……当时,日本武士的突袭虽然失利,却无疑给了零散的宋军骑兵以集结时间,那七十余骑的斩获也是随后这些宋军骑兵达成的。

但是,等到这些女真骑兵意识到问题,第一时间奋力逃脱,沿着羊马墙预留的通道抵达关城与城墙的夹角处后,这场捕猎却不得不停了下来,宋军甚至都无法借助神臂弓杀敌……因为女真骑兵是直接从关城与城门之间的夹道中转入的,那根本就是射击死角,倒是关城上的劲弩反过来威胁到了追兵。

最后,宋军只能眼睁睁看着金军转回城内,却无可奈何。

“最要命的便是关城,遮蔽了城门,化弱为强。”

“而且关城也太大了,足足遮蔽了半个城墙,只是大约猜度,关城边角上的巨弩应该能跟墙角上的巨弩交织到一起,无论从哪里进攻,都躲不掉……”

当日傍晚,匆匆立起的宋军大营内,早已经去了甲胄的赵官家正在手持一张夸张的日本长弓,饶有兴致的在中军大帐一旁的空地上把弄。与此同时,一些昔日出身武学和班直的军中军官此时被召集起来,正在一旁略显紧张和严肃的争论着什么,韩李两位不在,乃是王彦在旁总揽主持,诸多近臣旁听参与。

且说,这些人,包括赵官家本人,之前一个下午也不是都无所事事的,在局势控制住以后,基本的侦查是少不了的,赵官家本人虽然拒绝了韩世忠以背嵬军护卫的提议,却也依然在安抚了那些日本武士后,带着他的龙纛,远远绕城一周,一直到刚刚才折返,以作姿态。

官家如此,城下各部军官自然免不了稍微用心。只不过,谁也没想到,赵官家并没有第一时间召唤帅臣、统制们讨论军情,反而是忽然召集了一批曾经在御前出身的各部军官,来询问城防问题。

“交叉火力。”

赵玖在心里默念了一声,却只是一声不吭,去玩手中长弓,真正到手他才意识到,日本长弓居然不是对称的,这无疑激起了他的兴趣……无论如何,这位官家也算是玩弓的行家了,只是不擅长实战罢了。

“羊马墙设置的也全,基本上绕城一周。”又有人开口言道。“不过远远看着,应该是城中守军新培建的。”

“不光是羊马墙,羊马墙外,隔着一条护城河,还有外壕、鹿砦。”又一人提到。“而其中通道也比较复杂,我今日亲眼看到,金军是在关城上旗帜引导下才摸了进去。”

“还有砲车。”再一人开口。“之前安化郡王(王禀追封)曾在此城首开以砲制砲……完颜折合接手城防四十余日,没有不仿效的理由,故此,我猜想,此时城池内东、南、北三角,应该已经有砲车阵地了,只是没必要今日便打出来示威罢了,可一旦咱们就近设立砲车阵地,就是中了他的计策……”

“若如此,官家虽一贯亲冒箭矢,此次却绝不可轻易临于阵前。”

就在讨论渐渐有了点气势的时候,作为近臣中主管武事的仁保忠,却忽然转身朝着赵官家恭敬行礼,严肃以对,倒是让一旁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也打断了讨论的节奏。

当然,措手不及后,王彦以下,众人虽然无语,却也免不了捏着鼻子连忙附和……只不过所有人也都知道,这太原城跟南阳城、东京城都不一样,城池虽然险要,但城墙本身规模有限,而且是核心主体城墙是夯土城墙,这就是使得砲车根本无法上墙,而且女真人应该也缺乏小型砲车技术,所以赵官家只要没蠢到跑墙根上,就绝不会有这种事的……仁保忠真就找法子表忠心。

话题被捅到了跟前,赵玖终于微笑开口,却依然在把弄那柄弓:“朕知道了,朕就在大营中观尔等破城便是,决不冒险。”

众人赶紧称是,兼做如释重负之态,可回过神来,继续讨论,却不免要因为赵官家那句破城提前进入正题,这时候,话再说起来就很干巴了。

因为想要破城,确实很难。

“所以,想要破城,须以砲车层层叠入,先砸破关城,再抹去鹿砦、填平壕沟,可能还要填平护城河,最后才能砲车互砸,以量取胜。”一番讨论之后,王彦尝试总结。

“如此说来,太原城就没有弱点吗?”就在这时,赵玖忽然又把弄着长弓插嘴。“你们看,这城三面都有关城,不是少了一面吗?而且若是按照你们的说法,城中内城是挨着西面和北面的,砲车也不可能摆到西北角……为什么不能从西面攻城?”

众人各自一滞,继而面面相觑。

随后,到底是王彦躲不开,只能主动拱手解释:“好让官家知道,太原城西面确实没有关城,西北角也不可能设置砲车,非止如此,太原城西面墙下也只有一个羊马墙,并无太多延展,就连墙上的堡楼,也比其余三面少太多……但西面城外不过百余步便是汾水河道,现在天寒地冻,汾水通行妥当,可最多十来日,可能便有化冻之虞,届时太原城西,反而是太原城最稳妥的一个地方……官家,不是不能从西面行险试一试,但咱们没有现成的攻城器械,怕来不及。”

赵玖含笑摇头,却不知道是故作高深,还是因为是终于将手中长弓给摸到门路拽开了而高兴。

“官家的意思莫非是要截断汾水?”仁保忠思索了一下,正色相询。“趁着天冷,先在外围挖出一条河道,待冰一化开,便截断原来的河道,便可化河道为坦途,从西面设立阵地,起砲攻城?”

王彦等人若有所思,而片刻之后,居然有不少人状若意动,而且很快便起了附和之声……很显然,这法子虽然听起来笨,听起来有些浪费人力,但在太原城这个几乎没有死角的军事堡垒前,却似乎真有一定可操作性。

赵官家没有着急接话,因为他研究了半天后,终于捏着日式长弓下弧三分之一的部分,妥当拉开了这把弓,而旁边一直没敢吭声和插嘴的平清盛更是匆匆递上了一支箭。

接着赵官家弯弓搭箭,朝着身前几十步外的一片土垒撒开弓弦,然后望着那根深深扎入土垒的箭矢状若有所思。

而这一射,也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

“你们觉得这个日本大弓如何?”赵玖回头相顾,问了一个明显跑了题的问题。

但是,谁让人家是官家呢?

至于说弓怎么样,在场众人都是行家,稍微一看便晓得内里,只是碍于身份,未必轮得到自己接话罢了。

“臣以为这弓还是有一点可取之处的。”王彦已经有些焦躁了,却也只能拱手做答。“近处精射,单论杀伤,足可比拟女真硬弓重箭,但实战里却远远不如女真硬弓……”

“因为弓身太长,还是因为弓身是竹木所制?”赵玖追问不及。

“都有。”王彦略显气闷道。“弓身太长,使得拉弓不够方便,而想要马上精射,十之**还需要从小打磨这弓术才能使得便宜。至于竹木所制,近距离交战,女真硬弓的牛角铁胎可挡刀剑,这日弓却能轻易被砍断。”

“不错。”赵玖喟然一声,将这把弓交给了身侧的平清盛。“这弓不是没有用处,但在咱们这里却轮不到它上场,因为近射有牛角铁胎硬弓,远射有神臂弓,哪里能用它?就好像今日那些武士一样,忠勇之心是可嘉的,可他们那里没重甲,咱们这里却是札甲当道,所以他们的勇气便只能空置。但咱们也没法子笑话人家,当年女真重甲铁骑一出,咱们一开始也是无奈,最后才慢慢摸出门道,以重甲对重甲,以劲弩对重弓,以长斧对铁骑……什么东西一出来,都只是一开始效果极好,时间长了,迟早都会被适应。”

众人愈发摸不着头脑。

“现在攻城,最根本的东西是砲车,对也不对?”赵玖继续问道。“一旦起砲,什么城都只是时间,而城中反制手段,也多是以砲制砲,是也不是?”

“对。”

“是。”

王彦与仁保忠几乎同时言语。

“朕的意思是这样的。”赵玖终于回头,给了定论。“太原城不是一般的城池,它是整个河东的中枢,一旦拿下,河东之地便无虞了,什么样的代价都值得,什么样的法子都可以试一试……实际上,这也是朕不惜代价这么快赶到城下的一个缘由所在……诸卿,朕想要破城,而且想要速速破城,否则,朕何必来这么快?”

那些年轻军官不提,周围这些近臣,几乎人人欲言又止,不过,其中脾气最别扭的王彦却先是皱起眉头,继而状若有所思。

“现在营中大约是三四万人,明日马节度便该到了,吴都统不晓得什么时候能到……咱们以人力为准……先起砲,从咱们脚底下的城南面开始起,此面一律交给王卿你来处置!”赵玖如是吩咐。

“是!”王彦陡然精神一振。

“若人力过五万,则同时设置攻城阵地,烧鹿砦、填壕沟、毁羊马墙……从西面开始毁,该劝降劝降,该夜袭夜袭……仁卿你来负责。”

“喏。”仁保忠大喜过望。

“若人力过十万,则同时三面起砲……到时候,城北给延安郡王,城东给李节度。”

“是。”

“若人力还能再多,就在城西挖河道,为河水解冻做准备,从西面攻城。”说着,赵官家看向了一个奇怪的人选。“到时候杨卿你来总揽此事。”

杨沂中怔了一下,旋即拱手:“臣晓得。”

王彦与仁保忠同样怔了一下,然后二人各自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却只是不言。

一场奇怪的会议,从结果上来说,似乎没什么问题,看人力饱和式攻击嘛,但是,连几位节度和军中宿将都没参与,就这么敲定了攻城的组织工作,却未免显得赵官家过于亲力亲为了。

事情当晚传开,王德以下,诸多宿将多有怨言与疑惑。

更有大胆的随军进士,写了奏疏,劝赵官家不要仿效本朝太宗皇帝故事,应当多信任大将云云,而不要用近臣云云……这当然只是个边角料了。

实际上,更多更靠谱的传闻也是有的,一个深入人心的说法是,赵官家并不是信不过诸位帅臣,而是说他在等御营后军都统吴玠,遇到大场面,这位官家本质上还是更信得过这位吴节度一些,这一点,便是韩郡王和李节度,也早就心知肚明,所以才没有说法的……而吴节度抵达之前,这些打下手的预备工作,交给近臣们处置也就无所谓了。

但这种小道消息,就不足言道了,尤其是从第二天开始,随着圣旨下达,真得就开始起砲围城了。

而且,随着兵马越来越多,攻城阵地的动作也越来越大,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

赵官家腊月廿三日抵达城下,当日晚间城下便有四万之众。

到了腊月廿四,随着马扩随后赶到,以及越来越多的掉队兵员、民夫抵达,城下军士、民夫的数字便达到了七万。故此,几乎是同一时间,王彦便正式在城北设立工场,划出砲车阵地,大举伐木,准备起砲,而在仁保忠的指挥下,各部也开始尝试焚烧鹿砦、毁坏羊马墙……但说实话,后者效果不佳,因为关城上的弓弩太强了,唯一的效果在西城那边,但众所周知,如果不截断汾水,西城那边少了一层羊马墙,也没有太大意义。

腊月廿五,后续主力部队陆续抵达,太原城下的战兵、辅兵,绝对超过了十万。

而赵官家说到做到,不顾其中过半的民夫依然要把精力放在后方后勤转运上,直接开始三面起砲。

腊月廿六,徐沟和团柏两个小寨成功被攻破,这使得更多的军士和民夫在随后两日来到城下,城西也从这一日开始正式挖掘起了河道。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宋军营地在身后永利监尚有一个后勤大本营,也因为营寨的规模被动包围了整座太原城。

这引起了城内金军的恐慌,有人谏言完颜折合,应该及时出城袭击砲车阵地,却被完颜折合给严词拒绝……这名宿将非常清楚,说句不好听的,这才哪儿到哪儿?

也就是吴玠还没到,若是吴玠引赵宋御营后军和党项人、契丹人一起到了,说不得能学大名府那里,再起个城把太原围住。

而即便是那时候,也还得养精蓄锐,准备等砲车快成的时候,再行出击。

腊月廿九,距离过年只有两日了,让城下宋军欢呼雀跃,也让完颜折合感到一时惊惶的是,两万打着吴字旗号的部队,忽然自西面而来……吴晋卿来的太快了。

同一日下午,一场不大不小的雪花从天而降。

而这两个事情,让“一直在等吴都统”的赵官家,全都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

PS:今天要去面基……从三天前便紧张到码不出字来了……而且小瑜在这几天叫春……望见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