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绍宋 > 第六十九章 梦呓

绍宋 第六十九章 梦呓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4 06:16:56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绍宋 !

且说,王伯龙战殁后,金军上下震动,士气沮丧,以至于有了避战之心。故此,早在高庆裔来见兀术之前,中午的高阶军议便已经从军事角度有了五花八门的讨论。

比如说支持重兵南下的,可不是只有建议去打东京的人,还有人建议奔袭千里去打陕洛,截断河东赵官家后勤什么的……当然了,相较于前者的直观和简单,后者就有点让人懵逼了,因为且不说河东方面的后勤一半在关中一半在陕洛,也不说针对陕洛的千里奔袭会对自家后勤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只说若是那般,控制了轵关陉且有大量骑兵的宋军河东方面直接扔下太原回师,反过来包住金军又如何?

只能讲,南下派这里,所幸没人说全军去打济南的。

当然了,重兵南下,不管是打东京还是直接去陕洛断宋军河东方向后勤,都是向南求胜的意思,本质上也都是赌的意思。

赌的是运动战能力,这将很考验金军自己的后勤补给;赌的是天时给不给大金国脸,因为结冰期一旦结束,藏在这元城根下大营腹中的宋军水师便会蜂拥而出,以一种绝对优势控制住黄河河道;赌的是岳飞和赵宋官家的坚决程度,因为就目前看,岳飞很可能是在他的营盘里储存了大量的军需物资,而河东方向干脆同时拥有两个补给方向,所谓围魏救赵能否成功,多半要看两个最高指挥官是否会被情势动摇。

除此之外,发多少兵南下,又留多少兵监视岳飞,现在也成了一个难题。

有南下派系的,自然就有北上派系的,而且北上的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建议往后退到真定府、河间府一带,就地构筑防线,阻塞井陉什么的;另一种是回去救援太原,趁着河东方面的宋军不得不硬啃雀鼠谷那条道的空当,在太原集合重兵,与宋军决战。

而北上这里,就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了……去真定几乎相当于直接放弃元城和太原,而说在太原与宋军决战,也怎么看怎么坑,不说别的,你去了太原,兵力是最大化了,可宋军河东方面的部队也更多好不好?而且若是岳飞速速破了元城,又从后面追上来怎么办?

至于留在这里,倒似乎依然是个法子,也的确有不少人希望重新组织进攻,但这不是进攻受挫,军心动摇了吗?所以得先收拾军心。

不过,这些计议,只是在讨论军事,是从军事角度进行利弊分析,而且都只是对下一阶段的短期行动进行军事考量,未免有失长远。

对此,能做主的完颜兀术即便是被王伯龙气的差点咽气,也能敏锐的意识到,这些方案都是流于表面的争执,仅凭这些东西还不能让他这个在前线把控一切的执政亲王做出决断。

于是,高庆裔出现了。

高庆裔的个人目的,无疑是想劝完颜兀术继续尝试救援元城。

但这不耽误他能替兀术将事情的条理铺陈出来……具体来说,此人过来,一则,是提醒了完颜兀术,要在算军事账目的时候同时算政治账目,务必需要考虑人心与地域族裔政治;二则,更是从军事上警告了完颜兀术,现在局势已经很差了,真要决战,就必须要尽量拉长宋军的补给线,尽量缩短自己的后勤线,而且一定要让燕云新军参战。

一句话,可以赌,但既然要赌,就要转变思路,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然后在自己最合适的地方一口气把所有的力量一起压上去!

切忌连赌都要赌错方向,甚至分开来赌。

有了这个思路,原本有些混乱的兀术到底是恢复了清明,并迅速做出了决断……逻辑很简单,而且基本上是按照高庆裔的意图来走……为了确保在必要时将尚在准备和汇集中的燕云新军也压上,为了确保能在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后勤补给的地方发动决战,所以地点必须是在北面,也正因为如此,南下的方案就要被否决掉。

而南下的方案放弃之余,为了维系军心人心,也不能直接一走了之,回到后方,目下最‘好’的方案,似乎就是继续鼓动军心,继续尝试进攻岳飞了。

而且说句良心话,损失了一个万户固然是震动人心,但仅仅因为如此就阵脚大乱,改变原定战略,却更是一种召乱之举。

决心既下,兀术一面将高庆裔引为自己的直属通事,一面又与拔离速讨论商议。双方交换意见后,拔离速显然也认可了兀术的判断……实际上,拔离速本身也希望继续维持他的战略方案,而不是仅仅一次失利而彻底改弦易辙。

这一点,从他当日坚持进攻,以及今日安抚军心为先,早已经有了端倪。

两人既然议定,接下来便是大举刺激和恢复军心了。

先是拔离速以元帅之身下令打开军需库存,包括周围郡县的存储,对底层士卒大加赏赐。

随即,魏王兀术亲自出面,乃是力压众议,将之前作战中表现出色的部分汉儿补充兵军官破格提拔为行军猛安、谋克,而很多原本就是猛安谋克的军官直接获得了世袭谋克的身份。行军银牌当场发下,世袭文书当场写出来,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统一送往燕京。

军中士气居然一时振奋,渐有回复。

当然了,光是这些事情,就注定要花个三四日时间了,而接下来,似乎还得重新组织进攻,甚至需要重新搜罗签军。

恍恍惚惚间,没人在意已经是腊月后半段,年关都可以掰着手指计算了。

下一年,从宋人来看,乃是建炎十年,而从金人来看,却是皇统六年……然而,谁也不知道,明年时分,两河到底是建炎还是皇统了。

时间回到高庆裔一张利嘴劝动了魏王兀术那一天,就在金军尚为王伯龙战殁而失措的时候,河东方面,李彦仙下属的牛皋部先登攻下了阳凉北关。

而这个时间,其实比拔离速预想的最坏情况要晚了四五日的。

换言之,河东方面的宋军没有弄出什么奇迹,也没有拉胯,而是以一个在所有人预料之中的普普通通速度,稳稳当当的打通了雀鼠谷……前后耗时约四十余日。

过程嘛,乏善可陈。

从金军那边来说,他们算是贯彻了拔离速走前的安排,除了对阳凉南关、北关,以及中间的灵石城进行固守外,还在谷内沿途险要点多处设置营寨,层层抵抗,而且一旦受挫,毫不犹豫就后撤,只求拖延,不求鱼死网破。

而对于宋军来说,整个过程则是一种饱和式的攻击模式。

砲车是有的,赵官家亲自下旨,让直学士梅栎督造了一批小型、轻巧,而且关键是配件大小标准化的砲车,然后加上了轮子,用上了畜力以作牵引。从阳凉南关开始,这些砲车不停损耗,同时在不停补充,确保它们一直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针对汉军的招降,熟悉地形的义军穿越小道突袭绕后,正面部队的夜袭、火攻、强攻,包括泼喜军登高以骆驼为基发射小型弩砲,该有的战术也全都有。

种种手段,再加上宋军可以仰仗着兵力优势,轮番上阵,昼夜不停,到底是顺着汾水河道一路向北,稳稳的打通了雀鼠谷,砸破了两关,攻下了灵石城。

当然了,这四十多日,赵官家也不是纯粹在摸鱼……他与随军的相公吕颐浩一个在襄陵一个在临汾,隔着汾水驻扎,依然需要安抚百姓、建立后勤兵站、参与决断后方前线各自事务,忙的不可开交。

“这地毯上面织的是什么图案?”

这日中午,就在牛皋进入阳凉北关的同一时刻,姑射山下,显得狭窄逼仄的襄陵城县衙大堂内,赵官家忽然当众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官家有言,下面的人自然要做出回复,于是众人七手八脚,赶紧围着堂中地上那面奢华且大的过分红色波斯地毯转起了圈圈,试图分辨一二。

很快,地毯上部对峙的狮子与羚羊立即被分辨出来了。下面的四种植物里,本就原产于中国北方和中原的月季、蔷薇之类花丛和棕榈树当然很快被辨认了出来。

但是,剩下两种特征明显的植物,也是一种花与一种树,却无人敢下结论。

“官家。”饱读诗书的范宗尹范学士拱手以对。“这树像极了漆树,但上面特意显出来的这种果子,委实让人疑惑……”

赵玖立即看向了直学士梅栎。

梅栎不敢怠慢,当即拱手相对:“回禀官家,这树臣当真不认得,但这树下筐中的坚果,臣倒是有些猜度……如臣所料不差,这应该是波斯特产的一种类漆树的坚果,唤做阿月浑子,内中清润油脆,嚼之满口生香,乃是波斯特产……但此物很容易受潮,一旦受潮就容易霉变,所以东南港口,只有偶尔得见,没有当成货物贩卖的,而且据说此树极度喜阳,只在波斯山地有产,一旦移植,断没有这般果实了。”

“若是这般说,便真是淮南之橘淮北之枳了。”范宗尹扬声感叹。“漆树里不是没有类似眷属,却是黄连木……黄连之苦,天下闻名,却不料在波斯变成清香的阿月浑子。”

赵玖缓缓点头,他当然知道这是啥……开心果嘛,不过开心果居然跟黄连木是同一类属,都是漆树的一种,也算是长见识了。

“这最后一种花呢?”

点头之后,赵玖继续坐在那张地毯前追问。

“这或许只是一种波斯常见紫红之花……”范宗尹轻笑以对。“花这种东西太常见了,天下花物,何止千万,未必就要分辨清楚。”

此言一出,原本要做解释的梅栎反而不好说话了。

“这是波斯红花。”赵玖见状,终于坐在那里无奈开口。“是波斯最知名特产之一,紫花红柱……其中最贵重的正是这红色花柱,既是妇科圣药,又是顶尖香料,养生好物……所以虽然花色为白、为紫,却称之为红花,上好红花,可换等重黄金。”

范宗尹一时尴尬。

所幸,赵玖没有理会他,而是直接看向了堂下地毯旁的一人:“萧卿,大石林牙既进取喀喇汗国,夺地三千里,直通河中,现在给朕送礼,断没有只送波斯地毯,不送波斯红花的道理吧?”

那人当即恭敬行礼,然后抬头笑对,却是满口的河北汉音:“官家说笑了,外臣既奉波斯、河中特产以贡官家,焉能不奉波斯红花?”

说着,这名明显奚人出身的西辽官员就在身后的礼物堆里挑挑拣拣了一番,然后取出一个匣子,恭敬以对:“好让官家知道,我家大王去年出兵,今年上半年方定了喀喇汗国,割其北而附其南,稍通河中,今年收得贡物中最珍贵的,无外乎三种,乃是波斯红花八十四斤,绿玉石十三箱,波斯地毯二十四扇,而我家大王丝毫不敢专横,贡官家者皆是其中上品,且皆取其半,绿玉石更是尽数与官家送来,聊表敬意……这一盒正是一斤。”

说着,此人小心将手中木匣转呈一名内宦,却正是内侍省三押班之一的邵成章。

而邵成章接过来,就在堂中当众打开,果然看到一整盒干燥的波斯红花花柱,晶莹赤红,同时辛香扑鼻,不由啧啧称奇。

赵玖随即失笑:“使者回去后不妨告诉你家大石林牙,就说朕很感念他的诚意,也晓得他到底是想要什么,但那些东西绝不是什么宝货能买的……而且反过来说,这些宝物,只要两国和睦,文明一体,届时西面道路通畅,自有丝绸西去,来做置换,何必要他搜天刮地的给朕送来?当然,若是大石林牙下次多送些种子、波斯技艺,朕也乐见其成。”

使者心中微动,但礼物送到一半却不好直接进行正式话题,便当即束手哂笑,连连应承。

赵玖见状也不在意,只是干脆做起了分配:“这样好了,十二扇波斯地毯,这扇最大的给青州张都统(张俊)送去,然后东京吕公相(吕好问)一扇、前线韩郡王(韩世忠)一扇、汾水对面临汾城中吕相公(吕颐浩)一扇,其余八扇,分别安置在文德殿、集英殿、秘阁、公阁、都省、枢密院……呃,还有太学、和武学各一面。”

押班邵成章在侧,赶紧捧着那盒红花称是。

“至于波斯红花四十二盒……”赵玖看着邵成章怀中的红花,若有所思。“宫中三位太后、贵妃、贤妃每处一盒,诸相公、帅臣每家一盒,秘阁、公阁各五盒,此地御前随侍近臣也留五盒,公平分配,剩下几盒交给吴国丈,让他代为发卖,筹措军资。”说到这里,赵玖忍不住看向一侧的范宗尹,却又不由失笑。“这一盒单独赏给范学士……学问虽远,便是在波斯也应当习而得之,没什么可羞耻的,学问上的事情,勉而习之便是。”

若是直接赏赐,反而有羞辱之意,但最后一句话说出来,范宗尹反而不好计较,便当众严肃称是,而真等他将这一整盒红花从不苟言笑的邵成章手中接过,引得堂中不少人艳羡,闻着那种奇异辛香,却又觉得此番倒也不坏了。

波斯红花之后,使者又将绿玉石展示出来,果然那种特有的颜色又引来一番啧啧称奇之态。

其实,地毯不必多言,而波斯红花也好,绿宝石也罢,对于人类来说,真的算是天赐之物,因为人类对香料和药物的追求,对宝石的追求,基本上是扎根于人类最基础的五感之中的……前者是嗅觉和生理需求,后者是视觉和审美需求。

在工业革命之前,它们的价值就是毋庸置疑的,注定要做硬通货和奢侈品的,而此刻在中国,在河东前线,就更是物以稀为贵了。

“玉石是成件成颗的。”赵玖见到整整十三箱绿宝石,更是欣喜,当即环顾左右而笑。“这就容易分多了……取其中最好的雕琢成件的,还是给太后、贵妃、贤妃、宰执、帅臣每人一件,其余宝石,秘阁诸位每人一颗,统制官每人一颗,今日堂中诸位近臣,包括使者和侍卫也都辛苦,大家也每人一颗……剩下的拿出去到外面大营里、河对岸大营里去展示,告诉军中上下,朕要拿这些宝物做太原先登的赏赐。”

说着,这位官家终于起身,却是绕过地毯,亲自带头取了两颗波斯绿松石,一颗掷到范宗尹怀中的盒子里,另一颗捏在手中把玩。

随即,杨沂中、仁保忠、梅栎以下,诸多文武近臣按品阶依次上前,各自取走了一颗石头,拢在袖中。

不过,轮到使者时,这名姓萧的使者犹豫了一下,还是拱手朝赵官家正色行礼,并不着急去取宝石。

赵玖会意,却也不含糊:“朕知道大石林牙的意思,他想要的不就是人吗?契丹人、奚人,甚至汉人,他都想要。主动想去投靠的,战败被俘的,甚至有罪流放的,他也都不在乎,是也不是?”

使者想起来之前国主的嘱托,知道此番辛苦数千里就是为了这最关键的几句话,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严肃应声:“陛下明鉴,我家国主正是此意!”

“是这样的。”赵玖也不再含糊。“人本身是无价,想要人不是不可以,但不应该指望这些宝物来换,而是要辽国谨守金河之盟,遵循两国文明一体来换。”

使者赶紧再言:“好让官家知道,相隔数千里,我家国主根本来不及额外出兵协助,但已经让阴山的耶律将军务必听从官家调遣了。”

“阴山的事情,咱们俩家心知肚明。”赵玖摇头以对。“便是没有你家国主旨意,耶律余睹也不可能违逆朕的意思……朕说的守盟在于辽国内里!”

“外臣惶恐,请官家明示。”使者愈发严肃。

“辽国既然又去了喀拉汗,兼有泰半西域,根基已成,虽不是万里大国,却也是带甲五万的数千里大国了……但国家既立,有没有推行科举?有没有定下官方文字?你此行有没有转运书籍的旨意在身?有没有整理维护东西大道?有没有设立律法,明下旨意宣定国统?”赵玖认真相对。“照理说,朕此时在打仗,不该对数千里外的事情多做言语,但一则两国交通不便,你来一趟不容易,有些话不如趁势来说,二则朕与大石林牙算是知己,只要说了,他自然晓得朕的意思,有些事情,只能趁着他在尽量去做……说句不好听的,朕这里若是败了,他那里若是病倒了,有些东西也就是泡影朝露了。”

“陛下说笑了。”萧姓使者思索一二,正色相对。“我家国主在千里之外,闻得官家北伐,犹有定论,他说宋金国势早已逆转,陛下十年之功,不亚勾践之奋,金国二十载兵锋,早已疲敝钝庸……此番胜负在国不在军,在众不在兵,在势不在战……陛下必取全功!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外臣不顾事发仓促,匆匆来请谒官家的。”

“还是要打仗的。”赵玖摇头以对。“打得好能省好几年功夫,打不好说不得要重头再来十年……哪里能这么轻松?”

使者点点头,并不争论,只是在微微一顿后,继续言道:“若是这般讲,只要我们大辽在西域做了那些事,陛下便会将契丹战俘发往我国中吗?”

“若是辽国能那般做了,朕当然会发人过去。”赵玖平静以对。“因为只要那般做了,辽国便是沉下心来为华夏支脉的意思,朕为天子,反而有为辽国稳固根本的义务,责无旁贷。”

使者得了这个言语,再无疑虑,转身取了一颗波斯绿宝石,复又恭敬朝只坐在一个木凳上的赵官家大礼参拜,便自请告退,乃是以外使来谒,不能不见宰执的理由,请往汾水对岸去拜见吕相公。

赵玖当然无话可说,干脆直接点了杨沂中,让对方带着地毯、波斯红花,还有宝石玩件一起,护送使者去见吕颐浩。

就这样,杨沂中带着西辽使者与几名随员既去,梅栎等学士复又匆匆将辽国的国书文字等物誊抄收拢,更有内侍省押班邵成章赶紧着人将那些堆满了大堂的波斯宝物依着之前赵官家的分派一一处置下去。

而其余近臣近侍,凭白得了个巨大的利市,也自然是个个踊跃,忙不迭的听从邵押班的吩咐去协助。

等到下午,行在又按照官家吩咐,将剩余的七八箱绿宝石拆开,到城外营地展示宣告,讲明来由,说清官家此番处置,道明此番赏格,更是引得城外正在冬营中的偌大营盘一时喧嚣。

不过,事情总是忙不完的,就在城外喧嚣振奋起来以后不久,逼仄的临汾府衙大堂上,又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却不算是什么不速之客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日本鸟羽法皇此番为表达友好,专门派出的那支武士援军的首领源为义了,此人和其部行程,一直是在宋廷控制中的。

且说,大宋跟日本其实算不上什么盟友,甚至经贸往来的规模也很小。而双方之所以看起来打的火热,主要是赵官家枉顾经济规律,为了搜刮财富支撑军费,私下开展的贵金属贸易。

这种贸易对双方国家来说,从长久而言其实都是有害的,因为大宋什么贵金属都缺,尤其是铜钱作为主要流通货币,拿出去交易就更不该了;而日本那边更不用说,黄金的流失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但问题在于,这种交易是以赵宋皇室与日本皇室之间直接交易的形式进行的……赵玖这里属于为了军费,竭泽而渔的事情做的太多了,反而不在意多这一茬;而日本那边则是皇室,具体来说是当初刚刚摆脱祖父阴影、初掌大权的鸟羽法皇,以及与他的亲信贵族们可以越过其他派系的贵族以及国家与朝廷,通过这种交易直接得到暴利,以维系自己的权力与奢侈生活。

所以,双方属于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尤其是赵玖直接避开了虚名,根本没有提任何宗主国什么的破事,更是给双方的交易减少了不必要的阻碍。

而二人之下,直接操作这事的,在大宋这里是张俊,在日本那边是讨伐海贼后控制了濑户内海的平忠盛,也就是引源为义入内的平清盛亲父,所谓日本重要武士集团伊势平氏的首领。

至于源为义,作为不亚于伊势平氏的武士集团河内源氏首领,这次来援,其实也不是什么多么荣耀的行程。

实际上,源为义这个人做官、做事、做人,都远不如他的老对头兼同龄人平忠盛,就在平忠盛官位日显,家族积累的财富愈多,势力经营的日益庞大的时候,他却麻烦不断……窝藏罪犯、排挤同僚,部属水平也不行……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与平忠盛受前白河法皇以及现在掌权的鸟羽法皇宠信不断不同,源为义在白河法皇在时还能维持体面,只比平忠盛晚一年得到官位,但到了鸟羽法皇这里,后者简直就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对他厌弃至极。

身为北面武士,不能受法皇信任,还能怎样?

这次过来,根本就是鸟羽法皇彻底受不了源为义,准备将他撤职撵回家,正好来了这么一说,便如流放一般,给了此人戴罪立功的机会。

而源为义此番随着装着黄金、硫磺的货船渡海而来,一开始也是一种死马当活马医外加一点点自暴自弃的心态。

但是,青州的富饶,济南的巍峨,东京城虽在战中依然宛如天上人间一般的华美,以及越过陕洛时的山河壮丽,还有抵达河东后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都给了源为义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而最让他震撼的莫过于,掌握和拥有这一切的大宋皇帝,居然亲自领兵,而且居住在一个县城的官衙之内。

他的心态一直在改变。

当然,这些跟赵玖没有任何关系,他才不在乎什么吉祥物军队将领的什么心态和故事呢,他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而且渡河以来,他也已经够忙够累的了,只是说人来了,总得见一面而已。

“官家,此人便是唤做源为义的……”源平这年头没有根本性矛盾,但不代表已经十八岁的平清盛就会多么尊重对方,所以语气虽然听起来很正式,但姿态中却不免有一种暗暗的轻视。

“陛下!官家!我便是唤做源为义的……日本国……援军……首领!”但就在这时,让平清盛和赵玖一起怔住的,乃是源为义忽然在地上叩首,然后用一口特别别扭,但绝对是汉语的口音打断了平清盛,主动做起了自我介绍。“陛下!我是奉……法皇之令,来为陛下……效死的!”

“源为义,你汉话怎么学的?”赵玖回过神来,好奇询问。

“从、从青州……开始,自己、自己跟船上人学的。”同样梳着月代头的源为义叩首以对,艰难解释。“刚刚的、刚刚的话,是、是请人念……我背、背的。可、可平时,能、能听懂。”

“难得源卿你有心了。”

赵玖恍然,然后挤出一丝僵硬的笑意,并四下去寻什么,但扫视一圈后,却又恍然,然后只在怀中取出一颗波斯绿宝石来,就走下去,俯身握住对方手,将宝石塞了进去。“远道而来,本该赏赐,但身旁没什么东西了,这个算是一点心意……还望你努力杀敌,不负武勇之名……且歇息去吧。”

源为义根本不敢抬头去看,只是在手中瞥了眼那宝石,就连连叩首,也不再强说。

而赵玖点点头,便看向了平清盛,后者也是有些恍惚,半晌回过神来,便匆匆带源为义下去了……按照之前平清盛自己的进言和讨论结果,将会予以这些人适当的甲胄,然后编入御前班直后备,必要时该上阵就得上阵……这叫物尽其用,几百人也是一股力量。

但事情还没完。

源为义既走,又有人送来一份情报文书,赵玖看了也只是疲乏——原来,蒙古终于出兵了,但是和西部蒙古王忽儿札胡思直接率部进入阴山,向吴玠与胡世将传递信使,表达听从调遣不同,东蒙古王合不勒却领兵抵达云内北面的黑水一带,并无太多表示。

“你怎么看?”赵玖将文书交给了仁保忠。

带着幞头的仁保忠大略一扫,便即刻出言:“回禀官家,并不出意料之外……合不勒此时心态其实很简单,冬日天冷,本该纵兵南下,而此战之大,也总得参与,所以必然要出兵……但合不勒的地盘在东面,挨着金国,咱们没有钳制他的力量,再加上金国屡屡遣使贿赂他,所以他势必要首鼠两端,看形势做决断。”

赵玖点点头。

这些日子,随着情报的增多,他对孛儿只斤合不勒的认识稍微有了些改变,那就是合不勒作为一个汗王,却不是靠着战争统一的东部蒙古,而是在金国的威逼下,东蒙古诸部选举出来的一个带头人,他还没资格当枭雄,他的很多行动都还需要照顾东蒙古诸部头人的意见和心态。

但是,这不代表他不能首鼠两端,因为金河会盟之后,整个东蒙古就处在两国势力的中间位置。

换言之,未必是合不勒首鼠两端,而是整个东蒙古几十个部落一起首鼠两端。

“其实。”仁保忠扫了一眼逼仄的堂中,看到几个蒙古王子都不在,复又低声相对。“官家,臣多说一句……忽儿札胡思应该也是这般心态,只是他的克烈部在西面,被契丹和大宋夹住,仅此而已。”

赵玖点了下头,然后没有给多余言语。

就这样,仁保忠继续捏着文书说了几句,却忽然发现这位官家不知道何时,已经从以肘撑额,变成以首枕臂,且闭目不语了……也不知道是假寐还是真的睡着了。

但无论是那种情况,仁保忠都只能将文书小心放下,然后环顾左右以作提醒,待周围人意识到发生什么以后,也都小心放下手中事务,然后依次退出大堂。

同时,不忘在堂前拉起帷幕,以作遮掩。

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傍晚时分,牛皋攻破阳凉北关的军报被送到了此处。

这让守在府衙周边的侍卫、近臣有些犹豫……因为按照规矩,此时应该有人去叫醒赵官家的,但杨沂中去护送西辽使者往临汾未归,刘晏和邵成章正在给统制官们安排那些绿宝石,消息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消息。

大家都不愿意去做这个恶人。也正是因为如此,赵玖一直到日落之后,杨沂中折返回来,方才看到文书。

“准备旨意、文书,通告东京、长安,还有洛阳的刘侍郎(刘洪道),还有吕相公跟宇文相公,还有两位胡经略,还有韩、李、马、郦、王诸卿,告诉他们,朕要移驾向北。也让营中早早做饭,明日一早,汾水两岸大军一起启程,与朕向北!”点起蜡烛的堂中,赵玖看完文书,直接环顾左右,平静的下达了一道旨意。

“敢问官家,行在移往何处?”

范宗尹作为近臣之首,当仁不让。

“太原城下十里的大营内。”赵玖平静以对,然后站起身来,在一片沉寂中往后院转去,走到一半却又回过头来。“还有吴玠那里,让他也速速跟朕汇合……耶律余睹和忽儿札胡思也是,让他向朕靠拢!”

“陛下……”

“官家。”

不止一人本能开口,准备说些什么……要知道,太原城下这四个字,足以让他们懵在当场,也足以让他们一时不知道从何处吐槽……槽点和疑虑太多了。

“告诉韩世忠、李彦仙、马扩,还有吴玠,朕要在太原城下过年,到时候他们也要陪朕过年……耶律余睹和忽儿札胡思能来,最好也来。”赵官家宛如没有睡醒一般,又说了一句软绵绵的话,然后便打了个哈欠,转回后院去了。

这一次,没有人进言,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位官家要么是说梦话,要么是玩真的,不存在中间可能性。

这一日,是腊月十五。

PS:做梦梦到自己秃了……醒来后发现自己头发尚在,只是发际线略高,感动的落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