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绍宋 > 第二十四章 黯然

绍宋 第二十四章 黯然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4 06:16:56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绍宋 !

第二日,下午时分,春日的阳光明媚而又刺眼,换了一身稍微轻便衣服的赵玖用过午间加餐,正在后苑踱步。

此时此刻,从赵官家所处的后苑望去,能清晰的看到一个巨大、与周围景观画风截然不同的球状物体正摇荡在南面群殿之间,那是昨夜用好几辆大车从郭桥镇拖回来的热气球。今日一早便重新启动,但这一次却是用粗壮的绳索四面固定,给牢牢拴在了宣德楼前的廊下……每次劲道不足、摇摇晃晃了,就有人爬梯子上去添些木炭,以维持它的‘飞升’姿态。

这种情况下,宣德楼那里的盛况不言自明,实际上,即便是隔着那么远,远在后苑,都似乎能对彼处动静遥遥耳闻。

其实照理说,或者按照原计划说,昨日赵官家便该在实验之后在宣德楼上跟那些听懂听不懂的朝廷重臣们普及一下温度概念的……这是从之前在吕本中小报上说物质三态变化就一直酝酿的一个系统性成果。

所谓水冰为零,水开为百,确立一个新的度量衡,甚至还预留了跟之前马拉半球的气压概念相结合的伏笔……放哪儿都可以在科技史上记上一笔了。

而且,这也是赵玖第一次决定以自己的名义发表的原学格物成果,堪称意义重大。

但昨日出了那档子献礼之事后,这位官家却没心情亲自去做讲解了,只是让吕本中这个二把刀出面操持宣传此事。

至于心中有事的赵玖,如今一身便装,只带着几个侍卫在后宫僻静处闲逛而已……而不知不觉间,他越过鱼塘,转出西北角门,入延福宫,经平日早间射靶的武学而不入,却是不知不觉又登上了后宫的制高点杏冈,然后在山顶的茅亭之侧负手四望。

但心思毫无疑问还是放在了昨日的事情上。

且说,昨日的事情有很多可能,而且注定是个没有确实答案的罗生门:

把事情简单了想,很可能是潘妃在秘密建储后的一次拙劣试探,却遭遇到了一个谄媚之徒自作聪明的简单背叛——那个蔡懋大约是嗅到了一点气味,知道了皇长子原佐以及吴氏的巨大优势,所以在借着潘氏够到了他这个官家后直接一脚踢开了潘氏,选择了冒险转向投机。

把事情往复杂了想,说不得是蔡懋棋高一着,用这种方式来刺激他这个官家,行离间之策,想让赵玖心里有一根对长子‘得人心’的刺。

当然了,按照赵玖来看,大概率是前者。

因为如果是后者的话,那蔡懋到底应该算是个高段位的,可如此高段位的人这么做了,他自己又能得到什么东西呢?这么高段位的人,他不知道潘贵妃的儿子德佐依然机会渺茫吗?

何况,襁褓中的孩子,正是父子亲情最无邪的时候,离间的效果到底又能有多大呢?

除此之外,从吕本中的态度上也能看出来,那个蔡懋本身应该也的确不是什么高端人士……能让吕本中都当面瞧不起的人,还真不多。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性,概率就更低了……那就是这个‘原祚绵长’根本就是出自于潘贵妃自己的授意,或者她一开始就知道这种捧杀的道理,最起码知道这个‘原祚绵长’,她和蔡懋没有谁背叛谁。

只是,且不说这种可能性有多低,即便真的有怕是也有人教唆,而若是这样的话,赵玖也只会更加愧疚,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潘妃到了今日,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就是他的放任与冷漠,导致了潘妃在政治上如此摸不着头脑。

再说了,相对于吴妃,他对潘妃还额外多了一层微微的惭愧之态。

“官家……”

一个声音将赵玖从沉思中唤醒,回过头来,却正是杨沂中。

“如何?”赵玖回头正色以对。

杨沂中看了眼两侧的御前班直,没有吭声。

赵玖醒悟过来,挥了下手,周围班直即刻离开山顶,稍稍往下几十步。

“正如之前所言,臣有罪……”其余人一走,杨沂中便尴尬俯首。“是臣失察。”

赵玖叹了口气,意外的没有宽释对方,只是喟然以对:“朕更有罪。”

话说,二人这般言语看似摸不着头脑,但其实是有缘故的。

原来,此事之前,潘妃与蔡懋的联系并不是多么隐秘的东西,杨沂中和他的皇城司绝对是察觉到了的。

但问题在于,杨沂中根本没有重视此事,更没有详细汇报,而赵玖虽然得知了一个粗略的相关讯息,却也没有太多反应。

为何如此?

原因再简单不过,莫忘了,之前赵玖在南阳时以及转回东京的前期,潘贵妃一度在扬州居住,随侍元佑太后,一直到那个皇嗣被惊吓死掉才通过专门多次请旨回到东京……换言之,潘妃和她一家子跟元祐太后以及这最后一批扬州逃难权贵,本身就应该有深入的利害关系,没有关系、人家回来了也不联系,才属于不正常。

所以,上元节前,元佑太后抵达东京,随即最后一批旧日权贵尾随而来,潘贵妃本人、家里和这些人有所以接触,根本就是意料之中乃至于半公开的事情……杨沂中知道了这件事情,但根本没有在意,只是泛泛汇报,正属寻常应对。

甚至,赵玖本身其实在这个泛泛的汇报中是察觉到了一丝可能政治风险的,自己心里也有所准备,但还是选择了无视,甚至可以说是一定放纵之态……毕竟,他一直以为也就是弄个红绸袍子的地步,却万万没想到还有一个真正触动了自己情绪的古玺。

“此事如何与官家有干系?”

杨沂中听着不对,赶紧重申自己的责任。“是臣失察,不能窥清其中细节,才有如此疏漏,其实蔡懋夫人、冯京女儿与贵妃在贵妃家中相会之事,异常明显。至于官家,这些日子一直忙于那飞天神灯……”

“外面是这么叫的吗?”赵玖打断了对方。

“是。”

“一点新意都没有。”赵玖嗤笑以对,但旋即黯然。“这事你不必多言了,确系是朕的责任……正甫,有些话朕没法跟外人说,因为说了,就算是她们自己怕是也不理解。”

杨沂中怔在原处,本要继续汇报下去的言语到了嗓子边却又咽了回去,整个人也放松下来,因为他忽然反应过来,官家现在不是要讨论如何处置这件事情,更多的是想找个倾诉者。

“朕知道眼下是怎么回事,是朕一次次放纵她的缘故,若是之前便严厉一些,或是公开警告一下那些人,哪里会有今日局面?”

赵玖负手转过身去,就在茅亭旁的杏树下来回缓缓踱步不停。

“但这种事情,看起来像是宠溺、放纵,其实却更是一种凉薄之态,有心人怕是也能察觉到其中意味,说不得还以为朕是在‘克段于鄢’呢!”

杨沂中没有说话,但却微微颔首……因为他是这么想的。

“然而……”赵玖没有去看杨沂中,也没有注意到对方的颔首,只是继续喟然。“他们只以为朕是凉薄,却不晓得朕这么做是真心觉得对潘妃有好处……正甫,你晓得吗,与眼下相比,朕从心里更畏惧的,其实是潘妃和吴妃都变成那种曹皇后、高皇后、向皇后一般的贤妃明后!这种畏惧,既是政治上的,也是私情上的。”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杨沂中瞬间感受到了一丝错愕,但这种错愕立即就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虽然荒唐却理所当然的情绪。

这位官家,从骨子里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就与大众不同。

“其实朕不是没有想过把她们彻底拉到另一面,可问题在于,她们自己内里都觉得那种木偶一般的结果才是对的,哪怕是与天性相冲突,还是模模糊糊把那些木偶泥胎当成心中榜样与目标……因为从小到大,所有人都是这么告诉她们的。”

“而朕偏偏又是个所谓官家,立在那里不动都是个漩涡,每每一动就牵扯万千,弄巧成拙……”

“所以,事情到了后来,朕就发现,自己越是尝试把她们拉出去,反而越容易把她们给推过去,推到那个‘贤妃明后’的位置上……最明显的就是吴贵妃,朕其实挺喜欢她在南阳时的活泼,但一回到东京,她父亲这种聪明人带着家族靠上来,却反而让她立即变成了木偶,越给她机会,她越快变得‘贤明’起来。”言至此处,赵玖摇头苦笑。“昔日在南阳,她干活累了,还知道偷偷抱怨,以至于夜里抹眼泪,到了东京,就从不给朕抱怨了……前车之鉴,朕对上潘贵妃,多少存了一丝两难之态……也算是朕的私心吧。”

杨沂中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当然。”说到此处,赵玖终于停下脚步,背对着杨沂中立定下来,但声调却愈发黯然下来。“说破大天去,也是朕的心思根本不在后宫里……一年到头,一半时间在军营里,回到京城,心思也在朝廷人事,北伐筹款,闲下来便要写半章《水浒传》,弄个飞天神灯……何时何地又真的给她们二人投入过精力与感情呢?小吴一步步变成一个贤妃,潘妃弄到今日这种地步,其实还是朕的没有对她们负责任的缘故,将她们视为器物。”

“官家为国事操劳……有些事情为了大局也是没办法。”杨沂中终于勉强找到了一个插嘴的余地。

不过,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话题本不该插嘴的,有余地也不该插嘴,插嘴了就是个错。

但是,杨正甫还是第一次看到赵官家的情绪那么低落,又实在是不允许自己不作出反应。

赵官家依然背身摇头以对:“其实朕早该有所觉悟的……又不是只有朕一个人遭遇这等事情,近的说,仁宗皇帝和他的后妃不也是类似吗?变成曹皇后那种泥胎,夫妻之间宛如逢场作戏的结果固然是悲剧,但张贵妃那么早便死掉,难道就是好结果了吗?”

“不至于……”杨沂中吓了一跳,匆匆以对,但旋即他就意识到,这次真不该再出声才对。

就这样,君臣二人同时沉默,茅亭内外安静了许久,一时只有春日微风摇动刚刚泛出青绿色的杏树枝干,带来稍微的动静。

隔了不知道多长时间,赵玖方才收起情绪,回头相顾:“事到如今,多说无益,有些事情既然出来了,总得要做应对……劳烦正甫,去把水搅浑,将这一拨人一网打尽!”言至此处,赵玖陡然严肃起来,声音也重新恢复到了往日的高亢与明亮。“国家要一笔横财,蔡懋之类小人要得到一个惩处,潘妃也要得到一次正式且严肃的警告!懂朕的意思吗?”

杨沂中即刻颔首:“已经有头绪了,昨晚臣刚刚回去,就有聪明人窥到机会,前太常寺丞汪叔詹找到了臣,说扬州来的这些人要插手立太子之事,他大约打听到了一些说法……似乎是蔡懋等人准备联合起来,请立嫡长,以奉承吴氏……他愿意去弄一份名单,并促成事情!”

“这群人个个都聪明……只有潘妃是个蠢的!”赵玖拉下脸来。“告诉汪叔詹,朕是个讲道理的,事情做成了,朕有一个好差遣与他……让他先转公阁,做海运公司的总裁……若是这个差遣能在北伐前给朕做顺了,将来补个侍郎,发给秘阁身份也未必不可。”

“喏!”杨沂中俯首以对。

随即,君臣二人再度无言,片刻后,杨正甫更是小心主动告辞。

而赵玖望着对方离开杏冈,重新负手立在茅亭侧的杏树下,神色却不免重新黯然起来——作为自己最信任的人,他当着杨沂中的面可以说出许多在其他人面前无法说出的话,流露出许多在其他人面前无法流露的感情,但有些话有些事情有些情绪,即便是当着此人也无法尽然托出。

刚刚赵玖沉默下去,情绪黯然到那个程度,一方面固然是对潘吴二人的惭愧之意,为自己不能阻止这两个人一步步被所谓封建礼教吞没,被贤妃明后这种东西同化,也就是渐渐变成所谓鱼眼睛而感到悲哀……另一方面何尝不是举一反三,想起了自己呢?

他赵玖有没有被这个时代吞没?

有没有被这个官家的身份所同化?

如果有,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没有如那两个女子一般产生了某种心甘情愿,或者说是认同的情绪呢?

值得吗?

似乎是值得的,因为有天下大局。

赵玖站了一下午,终究是回去了,并将今日的黯然与惭愧深深藏入了心底。

他又变成了那个掌握一切的官家。

翌日,蔡懋擢为翰林学士,刑部尚书马伸被加差遣,巡视京西春耕。

又过三日,随着依附蔡懋的人越来越多,隐隐有风声传来,潘贵妃开始明显惶恐,不知所措。

所幸,赵官家几乎每日都宿在潘妃宫中,这让后者多少有些宽慰。

十日后,一月下旬,天气渐暖,整日除了射箭、听情报便是写原学文章的赵官家眼见潘妃情绪波动激烈,不愿拖延,便干脆以天气为由,迫不及待地让杨沂中发动起来。

只能说,蔡懋的升迁,以及官家有意无意的暧昧态度,再加上所谓立嫡以长,那个鼓吹皇长子的小集团已经很厚实了……而这些人却是一次蹴鞠赛后被御前班直一网打尽,凡七十余人,五十余家,八成都是扬州归来的旧人,尽数以离间皇室,图谋不轨之名下狱,旋即被开封府审定,蔡懋斩立决,其余尽数流放抄家。

前后得钱两百余万贯。

而这其中,数十万贯国债文牒,则依然如旧例发还妇孺。

此案之后,元佑太后一时惊恐,几乎便要自请去尊号,却不料赵官家早早带着潘贵妃前来问安,并邀请其余两位太后、公相吕好问,以及四位宰执前来,待三位太后、五位相公齐至,赵官家当场出示那日所得玉玺,言明此事原委,俱告与太后无关,乃是蔡懋小人,为求利禄,借太子投机,而潘贵妃愚蠢为人利用所致。

官家说的这般直白,其余两位太后又一力劝说,元佑太后方才稍安。

随即,这位官家又持铁锏将玉玺当众击碎,不顾三位太后五位相公的惊疑,当面挽手相告面色惨白的潘贵妃,万事无碍,此生绝不负明道宫相随之恩义,否则决绝如此玺。

稍缓,就在潘妃泪水涟涟之时,赵玖复又当场向三位太后请旨,以公相吕好问代传,当场削去潘贵妃贵妃号,降回贤妃。

五位相公离去,将消息粉饰一番,公布出来,朝野一时欢腾,皆称官家圣明,使后宫调和,天下安定。

后宫调和跟天下安定有什么关系不好说,但事实上就是,在后宫不稳定因素暴露之前,整个天下就已经有那么一种隐隐约约安定繁盛之态了……这一点,似乎并没有因为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而发生改变,刑部尚书马伸回到朝中醒悟自己是被支开后也只是发作一番,没有什么实质的乱子。

建炎八年的春天,天下平平稳稳,大局在望,似乎只等着再过两三年,朝廷积攒够了财货军需,便可大举北伐,成不世之功……最起码表面如此。

PS:感谢slyshen大佬的白银盟!感谢不是绝顶不凌云大佬的上萌。

顺便,本月有书友圈活动,跟姬叉的《这是我的星球》联动,大家去书评区瞅瞅……最后,继续祝大家新年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