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谋明天下 > 第六百六十二章 注定如此

谋明天下 第六百六十二章 注定如此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1:36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谋明天下 !

刑部,尚书官邸。

坐在尚书官邸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一脸的无奈和愤慨,他绝对想不到,此番奉旨前往西安府城去督战,却导致了如今的结局。

如果不是李自成和罗汝才率领流寇朝着西安府城的方向而来、准备围攻西安府城,陈新甲依旧不会离开,还会坚持下去,而不是灰溜溜的回到京城。

襄阳府城陷落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陈新甲压根就不相信,要知道襄阳是湖广重镇,城池高大,易守难攻,除非是城内有人接应,否则短时间之内根本不可能攻陷。

陈新甲并非是草包,他曾经在辽东作战,也曾经在湖广一带剿灭流寇,有着一定的作战经验,他给洪承畴提出的建议,完全可行,如果襄阳府城没有陷落,那么三路大军围剿张献忠部的作战部署,就一定能够落到实处,至少能够彻底打败张献忠。

不过襄阳府城陷落,所有的安排部署都付诸东流了。

让陈新甲万万想不到的是,攻陷了襄阳府城的张献忠,居然没有在府城内停留多长的时间,趁着四川总兵秦良玉率领白杆兵进入湖广的同时,取道宜城和竹山,快速进入了四川,这让召集大军扑向襄阳府城的洪承畴,得到的是一座空城。

得到大量补给的张献忠部,进入四川,没有在夔州停留,直插重庆府城,四川告急。

洪承畴别无办法,急令秦良玉回兵四川,驰援重庆府城。

偏偏这个时候,陕西方面传来消息,李自成和罗汝才率领大军,朝着西安府城的方向而来,其目的就是要攻打西安府城,同时还有更坏的消息传来,盘踞在山西与河南的其他多路流寇,也蠢蠢欲动,开始进攻诸多的城池。

一步错,步步错,现如今不是洪承畴率领朝廷大军剿灭流寇,而是李自成、罗汝才和张献忠等各路流寇的首领,将洪承畴及其麾下的朝廷大军调的团团转。

陈新甲专门给洪承畴写信,询问襄阳府城失陷的原因,同时询问洪承畴下一步的剿灭流寇计划,他很快得到的答复,襄阳府城的陷落,是因为府城内的官吏不作为、驻守的军士没有高度戒备,导致流寇混入城池,制造了混乱,趁着百姓躁动骚乱、朝着城外逃离之际,张献忠麾下的流寇进入襄阳府城,至于说下一步剿灭流寇的计划,洪承畴信函里面压根没说。

洪承畴的这个解释,让陈新甲感觉到奇怪,要说流寇攻打和觊觎襄阳府城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襄阳府城固若金汤,流寇无可奈何,怎么这一次轻易就混入城池,制造混乱了。

进入城池的百姓和商贾,都需要有路引,流寇原则上是无法混入城池之中去的。

当然,也不否定守卫城门的军士见钱眼开。

最为关键的是,想要在襄阳府城内制造混乱,进去的流寇数量一定不少,那些守卫城池的军士,放进一个两个人是可能的,但一下子放进去几十人,恐怕没有那么大的胆量。

所以说襄阳府城的陷落,存在很大的疑惑。

洪承畴没有说及下一步剿灭流寇的作战计划,让陈新甲很不高兴。

基于这些原因,陈新甲在给皇上写去奏折之后,没有马上离开西安府城,希望能够见到洪承畴,两人面对面坐下来好好的谈谈。

可惜洪承畴压根没有给陈新甲这个机会。

陈新甲是带着极大的愤怒离开西安府城的,他倒不是惧怕李自成和罗汝才,而是觉得留在西安府城也没有多大的作用了,毕竟皇上和朝廷赋予了洪承畴独自指挥作战的权力,陈新甲只能提出建议,不能够做出决定,人家洪承畴已经表现出来敷衍和不耐烦的态度,如此情况之下,继续留在西安府城,无异于自取其辱。

回到京城,参加早朝的时候,陈新甲看到了皇上,皇上却没有正眼看他,早朝之后,陈新甲前往偏殿去给皇上禀报西安府城之行的事宜,却没有能够进入偏殿,没有见到皇上。

这让陈新甲异常的郁闷,当他听闻襄阳府知府以及卫指挥使因为临阵脱逃,被押解到京城问罪、关押在刑部大牢的时候,一下子兴奋起来,决定要亲自见一见知府和卫指挥使,询问襄阳府城陷落的真正原因。

凭着直接,陈新甲认为,襄阳府城的陷落,与五省总督洪承畴肯定有关系,如果能够发现其中的关节,陈新甲就可以弹劾洪承畴了。

要求洪承畴出兵剿灭流寇,这是皇上的旨意,洪承畴没有做错,从这个方面陈新甲是无法弹劾洪承畴的。

刑部尚书郑三后进入官邸,对着陈新甲抱拳。

“陈大人,这段时间刑部的事情有些多,让你久等了。。。”

“哪里哪里,今日我专门来拜访郑大人,是有事相求啊。。。”

刑部大牢很阴森,陈新甲进去之后,身体都忍不住颤抖了一下。

襄阳府原知府和原卫指挥使已经被押解到审讯室。

陈新甲看了看知府和卫指挥使,眼神有些漠然。

“本官兵部尚书陈新甲,你们说说吧,襄阳府城是怎么陷落的。。。”

一刻钟时间过去,陈新甲失望了,知府与卫指挥使说出来的理由,与洪承畴所说的一致,的确是流寇混进了襄阳府城,夜里制造了混乱,在城内造成了恐慌,结果城门被恐慌的百姓打开,导致张献忠及其麾下的流寇进入了府城。

不过陈新甲不死心,看着知府再次开口。

“本官觉得奇怪,襄阳府城的守卫很严密,流寇怎么可能混进府城之中去呢,难不成你们平日里就属于对城门的管束吗。。。”

跪在地上的知府和卫指挥使大声叫屈,说是城门的管束一向很严格。

“好了,不要在本官面前说这些,本官问你们,襄阳府城出现问题的当天,有哪些人进入了府城,府城出现混乱的时候,你们盘查过这些进入府城的人吗。”

知府愣住了,不知道怎么开口回答,但卫指挥使开口了。

“大人,当天进入府城的,只有洪承畴大人派遣的三十余名军士,他们是来送军符和书信的,当时他们都居住在寅宾馆,其余进出城门的都是居住在府城的百姓和商贾。。。”

陈新甲楞了一下,马上再次的开口。

“府城陷入混乱之后,这些军士去了什么地方。”

卫指挥使脸上露出愤恨的表情。

“罪臣第一时间赶到寅宾馆,谁知道这些军士一个都不见了。。。”

带着知府和卫指挥使画押的供词,陈新甲匆匆回到了府邸,他隐隐记得湖广巡抚宋一鹤写过一封信函,上面说到了五省总督洪承畴派遣军士前往襄阳府城的事宜。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陈新甲翻出了这封信函。

打开信函,陈新甲仔细看起来。。。

很快,陈新甲脸上露出狂喜的神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洪承畴,我看你这次还有什么话说。”

紫禁城,偏殿。

陈新甲进入偏殿,发现内阁首辅张四知、秉笔太监王承恩,以及诸多的内阁大臣都在这里,御辇之上的皇上,神色很不好。

“陈爱卿,你弹劾五省总督洪承畴,弹劾奏折里面所言都是实情吗。”

“皇上,臣的弹劾奏折句句都是实情,绝无虚假,若是臣诬陷洪承畴大人,愿意承担一切的罪责。。。”

御辇之上的皇上不再开口,秉笔太监王承恩走到了陈新甲的面前。

“陈大人,咱家有几个问题,想着问问,还请陈大人告知。。。”

“王大人有什么疑问,尽管开口询问,下官一定如实回答。”

“嗯,这洪大人派遣三名军士前往襄阳府城送去军符,此事你仅仅从湖广巡抚宋一鹤的信函里面得知,至于说洪大人会不会改变注意,为了安全,后又派遣三十多名军士护送军符到襄阳府城,你可曾想过。。。”

陈新甲早有准备,从容不迫的开口了。

“王大人,下官弹劾洪承畴大人,并非说下官得到了确凿的证据,中原局势没有能够平定下来,相反有更加混乱的迹象,下官觉得,五省总督洪承畴大人难辞其咎,所以下官从稳定中原局势的角度出发,对于洪大人难免更加的关注,下官专门到刑部大牢,询问了原襄阳府知府和卫指挥使,他们都说襄阳府城混进了流寇,夜间制造了混乱,导致百姓恐慌,打开城门,从而致使流寇进入了府城。。。”

“下官专门询问了襄阳府城原卫指挥使,府城当夜出现混乱局面之时,卫指挥使专门前往寅宾馆,却没有见到那三十多名军士,若说这些军士一部分离开寅宾馆,查看外面出现什么情形,倒是可以理解,可一个都不见了,这就令人怀疑。”

“综合前面的所有证据,下官怀疑,洪承畴派遣的三名军士,被流寇斩杀,流寇冒充洪大人麾下的军士,手持军符和书信进入襄阳府城,制造了混乱。”

“下官觉得,洪大人若是将此事禀报朝廷,倒也说得过去,可据下官所知,洪大人的奏折之中,并未提及此事,这就不一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