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谋明天下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为大

谋明天下 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为大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7:31:36 来源:大海中文

武侠网 ,最快更新谋明天下 !

登州和莱州府城,包括蓬莱县,人口数量和户数迅速增加,越来越多前来登州和莱州落户之人,被带到了黄县、平度、招远和昌邑等地,在那些地方落户。

留在登州府城和蓬莱县的,以辽东汉人为主,而落户平度、招远和昌邑等地的,则是以从北直隶、河南、山西等地迁移而来的农户为主。

人口的迁移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

史可法与崔云辉同时来到了巡抚衙门。

进入厢房之后,两人都是抱拳稽首,给吴宗睿行礼。

“大人之决策,崔大人和下官佩服之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登州府城增加了两万余人,现如今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口迁移而来,下官预计,春节之前,村镇都能够更多的充实人户,如此来年的春耕就不用太着急了。”

史可法说完,崔云辉也跟着开口。

“史大人说的是,蓬莱县不仅是人口数目大量增加,商贾也逐渐多起来,原来府城的很多商铺,都是关门歇业,现如今商铺已经很抢手了。”

吴宗睿笑笑,没有开口说话。

大量人户迁移到登州和莱州,这是一个让人惊叹的壮举,不过是无声无息之中完成的,登莱巡抚衙门没有向外宣扬,所辖的府州县衙门,也是闷头做事情。

这其中得到最大好处的还是信义押司。

青州滞留的两千多军士,全部搬迁到了登州府城,而信义押司的主要业务,也全部搬迁到了登州府城,借助这一次商船的货物交易,信义押司得到大量的货物和钱财的押运任务,这些押运任务,北面到了京城,南面到了浙江杭州,西面则到了陕西汉中。

信义押司强悍的实力,在屡次完成押运任务之中展露无疑,一些商贾本来担心钱财和货物无法准时运送到登州,有了信义押司,他们压根不担心,只要给付一定的押运费用就可以了,而在临时货物码头的两位东印度公司的船主,也发现了信义押司非同一般的实力。

东印度公司每年有大量的货通过海运而来,在海上他们通过雇佣兵来保护货物的安全,可是货物抵达目的地之后,雇佣兵几乎没有了多大的作用,陆地上的交易,他们无法插手,因为无法保证货物的安全,从而令交易受到了太多的限制,可是有了信义押司这样的机构就不存在了,他们可以付出一定的押运费用,适当抬高货物的价格,赚取更多利润。

两位船主其实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他们发现这一情况之后,马上派遣人员,从陆路前往福建,绕道去东印度公司的基地,汇报这一情况,他们的意见很明确,务必将登州作为东印度公司在大明交易的最为重要的海运码头。

“史大人,崔大人,货物码头和交易场地,已经开始建设,依我看,新军军士应该逐渐的抽身来,他们毕竟是军士,来到登州的辽东汉人如此之多,可以大量招募这些辽东汉人,建设货物码头、仓库以及交易场地,付给他们报酬,我看这些来到登州的辽东汉人,家境也不是很好,若是能够凭着一身力气,获取到报酬,养活家人是没有问题的。”

崔云辉看了看吴宗睿,面带为难的神情开口了。

“大人,这样做需要消耗大量的钱财,县衙实在是无法承受啊。”

“哦,崔大人说的是,我倒是忘记这一茬了,巡抚衙门明日就给县衙拨付一万两黄金,想必有了这笔钱,修筑货运码头、仓库和交易场地足够了吧。”

崔云辉脸上瞬间出现了笑容,身体微微颤抖的开口了。

“足够了,足够了,其实还不要这么多。。。”

“宽备窄用嘛,钱粮是不可或缺的,前一阵子,有人建议巡抚衙门恢复征收徭役,征召百姓出工,我没有同意,来到登莱之地落户之人,大都是穷苦之人,生活都难以维持了,若是征召家中青壮服徭役,岂不是给予他们致命一击,他们的家人怎么办,怎么生活,所以说,此举万万不可行。”

史可法点点头,跟着开口了。

“大人说的是,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如此他们才能够安心留在登州和莱州。”

“好了,不多说了,我跟着你们到货运码头去看看,这段时间事情有些多,一直都没有来得及过去看看,已经是腊月,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修建码头等事宜,可不能停下来。”

吴宗睿、史可法以及崔云辉都是骑马,十名军士沿途护卫。

巡抚衙门到货物运码头,距离不是很远,大约十里地左右。

货运码头选择在某处海湾。

巧合的是,数百年之后的蓬莱码头,也是选在这里。

这里是一处地势平坦的海湾,海湾吃水很深,可谓是一个天然的货运码头。

码头上劳作的人很多,大部分都是登州新军的军士,期间也有一些辽东汉人。

“咦,那两个东印度公司的船主,怎么也在这里啊。”

“大人,他们时常到货运码头来,而且还和特谢拉等人攀谈,每次都要攀谈好长时间,下官早就注意到了。”

“哦,原来是这样,崔大人,你去请两位船主过来,我们谈谈,他们怎么看此事。”

很快,两个船主过来了,特谢拉跟随在他们身边。

海外的葡萄牙与荷兰,两个国家是死对头,为了争夺海上利益大打出手,不过来到大明之后,葡萄牙人与荷兰人,没有那么多恩怨,毕竟他们都是来讨生活的。

“二位船主,货物交易的差不多了吧。”

“感谢大人,我们的货物全部交易出去了,现在等着其他货物上船,还有半个月就可以出发了。”

“很好,欢迎你们再次来到登州。”

“不,大人。”

一名船主看着吴宗睿开口了。

吴宗睿楞了一下,没有明白意思,难道东印度公司不打算在登州来交易吗。

“大人,我们已经决定了,留在登州,看着货运码头修建起来,还有货运仓库和交易场地,大人的考虑真是太细致了,我们东印度公司表示感谢,我们已经给公司其他股东带去消息,从现在开始,将登州作为最为重要的海运交易场地。”

吴宗睿点点头,面带笑容开口了。

“二位,我早就说过,做生意需要双赢,你们能够赚钱,我们也能够赚钱,这样的生意才能够长久,你们来到登州做生意,按照官府的规矩,那么官府就要保护你们,若是有人乱来,让你们无法做生意,官府肯定是要惩戒的,至于说货运码头、货运仓库和交易场地,这是做生意必须的,你们说是不是。”

两位船主同时伸出大拇指。

其中一位船主开口了。

“大人好英明,我们在登州做生意,一定遵守规矩,绝不会乱来。”

“很好,对了,你们那个翻译怎么没有看见啊。”

“他已经离开登州,绕道去福建了,负责给我们传送消息,大人,他可是跟着信义押司的队伍出发的,绝对的安全。”

吴宗睿点点头,看样子东印度公司在大明做生意,也不是那么顺利。

很多人认为东印度公司做生意带有欺骗的性质,这其实是对做生意的误解,海运路线漫长,带有很多的危险,如果没有利润,傻子才会干,所以将香料、鹿皮、鹿肉、胡椒乃至于海外其他的特产运送到大明,高价交易之后,购买大明的丝绸、茶叶、布匹和瓷器等等,运送到海外去交易,赚取银两,这是正常的交易。

领海权与货运并不矛盾,拥有某处海域的领海权,绝非禁止货船往来,相反,还要营造良好的海运秩序,让更多的货船前来交易。

这个道理,在大明王朝,懂的人并不多。

东印度公司与福建的郑氏家族,在海运方面激烈的博弈,就是不懂得以正常的手段去解决海上的纠纷。

当然,实力强悍的一方,在海运方面肯定有着更大的话语权。

“二位船主,那我就预祝你们在登州过得愉快,祝愿你们的生意更加兴隆。”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一名船主从身后的侍从手中抱过来一个铁皮箱子。

“大人,这是我们一点小小的心意,一直都想着送给大人,请大人一定收下。”

吴宗睿点点头,身边的军士接过了铁皮箱子。

两个船主都没有离开的意思,吴宗睿笑着示意军士打开铁皮箱子。

史可法和崔云辉两人都感觉到吃惊,神情甚至有些紧张,这不符合规矩。

想到两个船主脸上都带着笑容。

铁皮箱子被打开了,里面有三块精致的钟表,以及四个单筒的望远镜。

吴宗睿的眼睛瞬间亮了。

“不错,不错,这个礼物很好,不知道二位还有多少,如果没有,下次一定运送一些过来,我们购买。”

“大人真的需要吗。”

“肯定需要,下次你们运送一些过来,我也好拿来送人啊。”

两个船主看着吴宗睿,连连点头。这些东西在海外不少,价格不是很高,但运送到大明来就不一样了,价格肯定不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