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晋风 > 第13章 书法谬论

晋风 第13章 书法谬论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59:06 来源:88小说

第13章 书法谬论 韩暮午后小憩了片刻,父亲韩庸便遣人过来叫他,说是要去探望王献之太守。太守府昨晚进了刺客,此事早已满城尽知,虽然太守无恙,但是各方官绅士族还是络绎不绝的去探望。听闻太守闭门不见,韩庸还是决定要去看望,这场面上的事还是要做的。

马车抵达太守府,韩庸递了名帖进去,本以为和其他人一样被婉拒,但意外的是太守传话有请韩家父子,这倒叫韩庸有些意外。

原来名帖送进书房,首先拿到的是玉润小姐;那日端午,王小姐对韩暮印象深刻,在问明韩暮随车来访便请爹爹见见他们。一来,聊天会客可以稍减父亲胸中烦闷之情;二来,这韩暮最近一段时间很是夺人眼球,自己也想考究考究此人,看看是否名符其实。

韩家父子被请进花厅,婢女送上香茗,请二人稍候。韩暮便四下打量周围墙上挂着的书法。王献之可是后世鼎鼎大名的书法大家啊,这字要是保留下一幅,到二十一世纪的话,可就几辈子吃穿不愁了。

来时的马车上,韩庸闲来无事便将这王太守的一些故事说给韩暮听;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七八岁的时候就很有才气。有一次,王羲之在客人面前夸赞王献之,并叫王献之在一副扇面上题字;结果王献之一不小心将笔掉落到扇面上了。小献之灵机一动,顺着墨迹画了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众人对小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更赞赏的是他的灵活机变。

还有一次,王羲之为了考验小王献之书法握笔的功力,故意偷偷的在他身后抢他的笔,居然抢不掉。可见自小这太守大人写字的功力便非常人可比。

正乱想间,只听得门口婢女道:“太守大人到了。”父子二人忙整衣冠面对厅门。王太守后面跟着玉润小姐笑容满面的进来。

韩庸父子见礼,落座后韩庸道:“听闻大人昨夜府中来了些宵小之辈,看大人气色,必是无碍了。”

“哈哈哈,我哪有那么容易被刺杀的,有劳诸位挂怀。”王太守打着哈哈道。

“那便是极好,实在是我吴兴士民之幸。”

两人有一句无一句的聊着些无营养的客套话。韩暮听着气闷,不由得打了声哈欠。王太守看到韩暮打了个超级大哈欠转头微笑着道:“韩贤侄是否觉得气闷的很?”

“正是如此”韩暮直截了当的回答道。玉润小姐睁着大眼不能置信的看着他。

“暮儿不得无礼。”韩庸吓坏了,忙喝止。“还不向太守大人陪……”

王献之伸手制止住韩庸后面的话,脸上笑容不改道:“其实我和韩贤侄一样,也觉得很无聊。只是我不能像韩贤侄这般直截了当罢了。”

众人愕然当场。韩庸老爷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看着众人的表情,王太守大笑不已。韩暮也跟着笑起来。厅中气氛轻松起来。

“依着贤侄的意思,说些什么才不会气闷呢?”王献之饶有趣味的问道。

韩暮想了想道:“来的目的是看望大人,既然大人无恙,又不被刺客所惊扰,那么此事便已不用再提,毕竟刺客是谁,为什么而来,都不是在下父子该问的。”

王献之微笑不语。韩暮续道:“要谈就谈些大人感兴趣的东西,譬如书法如何?”

厅上诸人都怔住了,和王家人谈书法,对路!然而谁敢谈呢?鲁班门前耍大斧,孔府门前卖书,这不是自取其辱么?

文科出身的韩暮可不是吃素的,老爸老妈都是大学教授,都是一笔好字。韩暮耳濡目染对书法也略有研究。虽然上不得台面,但是谈谈说说也未尝不可。韩暮知道,引起别人谈话兴趣的办法无非是投其所好一途。同王太守谈书法便如和商人谈赚钱,和色鬼谈美女一样都是兴趣所在,只是平日未曾有人敢在对方熟知的领域信口雌黄罢了。

王献之眼露异色,兴趣更浓;除了自己的父亲王羲之外,他还未曾真正的和别人谈论过书法,今天这毛头小子要和自己谈谈书法,这叫他如何不感到惊呀。

王献之呷了口茶道:“那么,韩贤侄,我们便开始吧。”

好几双眼睛盯着韩暮,韩暮心里有点发虚。但是既然已经说出去的话,打死他也不会收回了。韩暮镇静下来,起身缓缓踱步走到花厅墙上挂着的几副字前边端详起来。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故作老练的样子真的有点可笑。厅上几个人各怀心事的看着他。

“大人,您最满意的是您的行书么?”韩暮忽然问道。

王献之笑了,饶有趣味的反问道:“贤侄以为呢?”

韩暮道:“大人的行书蜚声当世,比起尊亲王公来似乎也不逞多让。”

韩暮所说的王公就是王献之的父亲书圣王羲之。王献之面不改色,示意韩暮继续说。

“当世之人评价之语,想来大人心中自有衡量。在下斗胆便直言不讳了。”韩暮横下心来要放厥词了。

“请讲。”

“在我看来这话也不尽然”韩暮此话一出口,韩庸老爷大惊急忙用眼剜他。玉润小姐也惊异的张着小嘴发呆地看着他。韩暮有些尴尬,偷偷看着王献之。

“本来就是谈天论地,贤侄只管说;老夫还没到听不得坏话的地步。”王太守不以为忤“说下去。”

开弓没有回头箭,韩暮牙一咬续道:“尊亲王公王大人的行书乃是当世一绝,若说有人能超越他,只能是笑谈。在下曾有幸观王公所书之《兰亭集序》摹本,从意韵上来看当得起行云流水,潇洒飘逸八字考语。从技巧和笔画上看当得起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这十六字考语。这种书法技艺若想超越,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众人见他侃侃而谈,点评之准确,见识之不凡心里俱想:这小子还真有点邪门。

“王公之草书我只看过《初目帖》摹本,若要我来平的话当得起,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早已出神入化,自成一家,王公各种字体都已经自成风格。所以我说大人怕是超不过王公的成就了。”韩暮续道。

王献之捻须沉思,面色忽喜忽忧,众人都不敢出声。

“然则,我小楷亦不能超越了?”王献之忽道。

“这就是大人的心结所在了,其实从内心里来说,大人得意的正是您的楷书。我也曾观摩过大人的惊世之作《别赋》若论笔法技巧,确实和王公比肩。然而若论书意,则俊美媚俏过甚,难以相比了。”

韩庸再也忍耐不住了,怒喝道:“无知小子,还在这信口雌黄,快快住口。”转向王太守道:“贤弟莫要怪罪,小儿顽劣,我教子无当,恕罪恕罪。”

那王太守奇道:“韩兄怎么有此言?你我二人是知交,你不知我平生最看重的是什么么?今日韩贤侄与我谈论书法,指摘弊病,正是君子所为,有何怪罪的呢?”

转头着韩暮道:“此正是我一直所思之症结所在。贤侄以为是什么原因呢?”

韩暮道:“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

王太守抚掌大笑,用手点着韩暮道:“好小子,好小子。你不说我倒是忘了父亲大人的教诲了。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王太守一笑,众人松了口气,厅上的气氛马上缓和起来了。玉润小姐横了韩暮一眼问道:“爹爹,这里有什么典故么?”

王太守笑道:“这句话你当是谁说的么?是你祖王翁说的啊。当年你祖初学书时学得时当世书法大家卫夫人。学倒是学得惟妙惟肖,但是就是不能再有寸进。所以有一次感叹道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决心突破自我,独创一体,才有所成。我当年幼小,把这句金玉良言当做耳边风了。”

顿了顿又道:“韩贤侄说我的楷书俊美媚俏过甚,究其原因是我学书于父亲大人,父亲大人学书于卫夫人;那卫夫人乃是女子所以俊美媚俏之说乃是理所当然了。可怜我一直苦思,今日被韩贤侄点破玄机。哈哈,哈哈。”

众人恍然大悟,对韩暮另眼相看了。玉润小姐奇道:“但是,韩世兄是如何得知这句话的呢?”

王献之一听也疑惑的看着韩暮。韩暮年方十七,王公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还在娘肚子里呢。韩暮懊悔不已,怎么没想到这节呢。忙搪塞道:“我只是在别人言谈时听说到而已,想必王公说这话的时候,边上有心人传了出来了吧。”

王献之等人听了,也只能这么认为了。心头搬开了一块大石头,也顾不得深究。命人准备酒饭,要留客了。

晚宴丰盛,王太守请来几位幕僚作陪,宾主尽欢。

宴罢,众人在厅中品茶;那王太守叫韩暮靠近着坐在旁边,聊着聊着话题又到书法上了。王太守道:“韩贤侄对于书法可谓是品鉴到位,造诣看来是有点的。”

韩暮道:“哪里,在下也就是嘴巴上的功夫,若要我来写字的话,那比螃蟹爬也差不多。”

众人大笑,王太守道:“贤侄过谦,那日端午题诗,我看你的字相当的有风骨。你必然是没有多练,在技巧上确是不足啊。”

“大人说的是,我性子浮躁,练书法确实不适合我。”

“贤侄的性格确实是直爽,不过,日后还需改改,你以为今日我和你父亲在厅上叙话甚是无聊;但是,在这人世间,各种场合,无聊归无聊,这样的场面还是要这样做。你可知为何?”

韩暮想了想道:“这便是处世之道了。”

“对了,这便是为人处事之道。人有时候是被推着走,而不是你想怎么走便怎么走。”

韩暮玩味着这句话,心里若有所思。那玉润小姐也低头,好像在沉思。

“韩贤侄可有意跟我学书法么?”王献之笑眯眯的看着韩暮。

韩暮头大如斗,忙道:“不敢,我如果当您的弟子,简直是辱没大人的名声。其实我不在意我写的如何,我有一双会欣赏的眼睛就可以了。我有我自己的书法观”

“哦?愿闻其祥”王大人饶有趣味。

“唐突大人莫怪”韩暮先告个罪,王太守听了这句话便知后面又有厥词了。

“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自身修养的完善,在此基础上方能兼顾其他。比如绘画,书法,琴艺,文采等等,便如衣服上修饰的彩带,而自身的品德修养才是衣服本身。衣衫不整何以谈修饰呢?光着身子还在脖子上挂玉佩,这不是在修饰,反而是在出丑。在下便是处在把衣裳穿整洁,穿完整的阶段,对于其他方面我还没到那个地步,这与大人不同。大人乃天下名士,德才兼修早已闻名于世。您的修饰越多便越增添了风度和威仪,何乐而不为呢。”

一席话听得众人目瞪口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